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多量蔬菜种子50℃超干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豇豆、笋玉米、黄瓜、萝卜和油菜(小白菜)等5种蔬菜多量(10kg)种子为材料,经50℃加热超干燥后,先后都可以达到低水分或超干的含水量。超干后种子活力指数等的比较测定显示,除豇豆种子超干应控制在2~4d外,其余种子对高温和低水分都有较强的承受力。适度超干后种子活力与对照相似甚至比对照高,未出现受伤害的症状。我们另一研究也证明,10种经50℃加热干燥的蔬菜种子在20℃恒温、密封贮存98个月后,其发芽率与贮初相似,50℃加热超干方法与低温冷冻干燥方法和硅胶干燥方法相比,相互之间也无显著差异,这些都表明50℃超干方法对供试种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2.
姬松茸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平板法和比浊法,测定了姬松茸片及水提取液的抑制作用及水提液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姬松茸子实体片剂及水提取液对于3种受试菌均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8h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mg.mL-1、50 mg.mL-1、50 mg.mL-1;18h最低抑菌浓度为50mg.mL-1、100mg.mL-1。  相似文献   
63.
金属盒包装贮存品种资源种子,是一传统方法,它虽然不如近年来流行的复盒铝箔塑料袋那么轻巧方便;但它也有铝箔塑料袋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安全可靠,能防止鼠咬虫蛀,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金属盒  相似文献   
64.
陶嘉龄博士曾于1981年暑期归国在杭州北京讲学一个月,陶先生在种子生理研究上卓有成就,曾被选载入“美国当代科技名人选”中,目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任职。他此次应北京蔬菜研究中心聘请以顾问身份来京对该所种子库和种子生理研究工作进  相似文献   
65.
六株黑木耳两种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黑龙江省常用六株黑木耳菌种的胞内、胞外酯酶 (EST)及过氧化物酶 (POD)同工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黑木耳菌株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酶谱存在明显差异 ,同一菌株的胞内、胞外同工酶在酶含量和酶带数也存在差异。此差异性可以用来进行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66.
以5个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栽培菌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黑木耳栽培过程中4种胞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不同,但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随着黑木耳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纤维素酶(FPase)的活性逐渐增强,并在子实体成熟时最高,子实体采收后活性迅速下降;漆酶(LAC)、多酚氧化酶(POD)活性在菌丝生长阶段较高,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酶活下降.  相似文献   
67.
沙棘果渣栽培木耳生产工艺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废弃的沙棘果渣得到再利用,解决木耳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将沙棘果渣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木耳栽培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棘果渣最佳添加量(20%沙棘果渣)和最佳配方,并研究了该配方对不同木耳品种(黑29、黑威1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出耳试验确定了栽培工艺,测定了所生产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添加20%的沙棘...  相似文献   
68.
黑木耳代料地栽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全国黑木耳总产量1441047t,居世界首位。黑龙江省占全国总产量的37.73%,年栽培量至少20亿袋,给黑龙江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省黑木耳栽培以代料地栽为主,现将代料地栽黑木耳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9.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确定黑木耳培养最适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高温胁迫后菌丝恢复生长情况,以确定黑木耳高温胁迫最适条件.结果发现,黑木耳最适培养温度为30℃,高温胁迫最适条件为44℃处理2 h;在此最适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黑木耳菌丝恢复生...  相似文献   
70.
以强碱处理的稻草(生料)栽培18个草菇菌株,考察草菇菌株菌丝生长、出菇能力和子实体性状。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2号、5号、11号和23号菌株的子实体鼠黑色,产量较高,可在寒区推广试用;6号、13号和18号菌株子实体颜色浅,商品性好,可以需求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