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13篇
  20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籽粒苋特性 1.高产 属一年生快速生长的新型高产作物,可迅速绿化裸地。生长旺期一天可生长5—7厘米高。茎叶繁茂,可多次刈割,产量可达10000-20000公斤/亩。作青饲料或晒干作草粉饲料用,可起到以草代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西北、东北地区扩大林草面积的成功模式与导入草地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趋势.所运用的生态学依据有: 运用生态控制论, 促进生态系统耦合; 运用生态工程原理, 提高生产效率; 运用生态技术, 达到节水、节能目标.将社会调控机制与生态系统自身演化机能作良性耦合, 以生态知识资源抢救草地生态资产与草地农业体系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3.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拓广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笔者在黄淮海平原多年实地考察的情况,探讨生态位不平衡常造成成本高、收益低、并牵制整个系统功能正常运转与效率相互抵消导致生态位由实转虚,无形中造成浪费的问题。本文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位概念出发,试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加以拓广与应用,并制定了一些相应指标与计算方法,为调整生态位发挥系统整体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孙鸿良 《作物杂志》1992,8(2):37-38
生态农业建设的规模大小决定着作物产量水平高低与抗灾能力的大小。据此,在讨论作物如何防灾、抗灾及持续提高生产力时,有必要研究生态农业建设与作物防灾的关系。1.按生物多样性原理充实生态位,提高系统防范性的抗灾能力生物多样性是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在内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就是多样性包含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水平(或层次),而不仅仅是指物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5.
籽粒苋的营养成分及其应用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个籽粒苋品种(其中10个引自美国、4个为国内品种)的种子、叶、茎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中的蛋白质、赖氨酸及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一般谷类作物,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为小麦的2倍,小米的3倍,而亮氨酸含量则低于一般谷类作物。故籽粒苋与玉米、小麦等谷类作物的种子相混合时,将在营养成分上起互补作用,使氨基酸配比  相似文献   
46.
从苋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与功能效益等国内外研究的新成果出发,针对我国人群亚健康状态提出了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要求下,苋功能食品在我国多样化发展的趋向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该产业或将发挥强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7.
西北草地农业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希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孙鸿良 《草业科学》2002,19(9):29-33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域内,以各类草地生态系统为特征。农牧业生产应纳入该系统内共同组建草地农业系统,才能兼顾草场整治,抢救生态资产与持久繁荣西北地区经济。近年来,草地农业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实地考察,阐述了几个建设的基本模式,并看到了显著的成效与希望。  相似文献   
48.
49.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种植模式及其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广大农民在长期生态实践中创造的10种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其普遍具有的高产、高效特征和使之得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相似文献   
50.
当前国际持续农业运动中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