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植物激素在园林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梅  常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38-138,140
以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为例,介绍了植物激素在园林植物中的调控作用,为植物激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超级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目的】倒伏是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综合生产目标的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种植方式超级稻的抗倒伏能力,为合理选用种植方式,实现“十字”综合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超级稻品种淮稻9号和Ⅲ优98为材料,设置旱育中苗壮秧精量手栽、小苗机插、直播3种种植方式,以倒伏指数作为衡量植株抗倒伏能力的指标,在齐穗后25 d,研究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基部第1节间(N1)、第2节间(N2)、第3节间(N3)、第4节间(N4)抗倒伏能力和主要物理性状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种植方式水稻抗倒伏能力差异极显著,手栽稻倒伏指数最小,抗倒伏能力最强,直播稻倒伏指数最大,抗倒伏能力最差,机插稻居于二者之间。抗折力的大小是不同种植方式水稻倒伏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N1、N2、N3、N4节间的抗折力与株高、重心高度、茎秆粗度、茎壁厚度、茎秆干重、叶鞘干重、单位节间干重、节间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和鲜重及弯曲力矩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机插稻和直播稻相比,手栽稻基部节间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的主要原因是:(1)株高的增加是节间数增多、穗长及穗下2个节间变长所致,而茎秆基部易于发生倒伏的2—3个节间长度反而比机插稻和直播稻短;(2)基部各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均有明显增加,且茎、鞘干重大,单位节间干重极显著增加,茎秆的充实度好。【结论】不同种植方式水稻茎秆主要物理性状优化组合不同,基部节间短而粗,茎壁厚度大,茎秆充实程度好,是手栽稻抗折力大、倒伏指数小、抗倒伏能力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置空白、无氮、配方施肥、常规施肥4个水平,选用淮稻5号、南粳44、淮稻10号3个品种,分析配方施肥在里下河地区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15.4%~21.3%,南粳44产量表现最高,淮稻10号产量增幅变大;配方施肥处理单株成穗数、穗数均显著并多于常规施肥,每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但结实率稍低于常规施肥,而两者千粒重差异不明显;配方施肥处理的群体最适宜,前期具有早发优势,中期无效分蘖少,后期穗数适宜且量足,保证良好的源库结构;配方施肥的施氮量少,却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具有更高的氮素产出比,达36.155 82~37.455 43,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南粳44的氮素产出比最高.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极显著地增高产量、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改善水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旨在阐明“籼改粳”的生产优势,并从栽培角度系统研究其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方法】2010—2011年,在长江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江苏扬州、兴化、东海),以当地代表性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徐稻3号、连粳7号、徐优733等)和籼稻品种(两优培九、Ⅱ优084、新两优6380、扬两优6号等)为材料,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群体生长发育动态、株型和倒伏性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机插和摆栽两种轻简栽培条件下,粳稻生育安全性优于籼稻,后期耐低温,灌浆持续时间长。两年粳稻的平均产量,扬州分别为10.90和10.87 t•hm-2,兴化分别为10.93和10.65 t•hm-2,东海分别为10.49和10.41 t•h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籼稻。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少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性状优于籼稻,这也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著或极显著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稍逊于籼稻。“籼改粳”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全生育期较籼稻明显延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温凉天气,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粳稻能够安全成熟;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根系和较高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与支撑。【结论】在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条件下,粳稻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优势,不仅能够安全成熟,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综合生产力高。  相似文献   
15.
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最小尺寸的完全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最小尺寸综合问题,迄今未获得圆满解决.基于类速度图原理,通过引入“辅助平行直线族”,求解其与限制凸轮轴心位置若干直线族的交点族中的最左端、最右端者,理论上严格保证其集合为限制凸轮轴心位置的边界点、边界线,进而给出限制凸轮轴心位置的边界点、边界线的精确解析解和离散数值解法,据此直接求解凸轮的最小基圆半径、摆杆长度和直观显示凸轮轴心的容许选取区域,从而解决了按许用压力角设计最小尺寸的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问题.通过机构设计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从榆林风沙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历程着手,阐明了农业科技进步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风沙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同时,也揭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如何与农民自身利益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红枣GSTU类基因在红枣抗逆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以狗头枣枣树叶片的DNA为模板,根据枣GSTU基因的序列(HM345954.1)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GSTU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所对应蛋白的结构域、功能域、理化特性、跨膜区、二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DNA序列全长838 bp,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内含子在292~460 bp碱基处,该序列与GenBank中枣的GSTU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5%和100%,表明成功的克隆了狗头枣的GSTU基因。该序列编码22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268 kD,理论等电点(pI)为6.10;亲水性的平均数为-0.242,表明该蛋白是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其次是无规则卷曲,不存在信号肽,表明该蛋白可能为非分泌性蛋白,该蛋白可能位于内质网(膜)和质膜上。本研究获得的狗头枣GSTU基因在基因结构上含有1个内含子,在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上与GenBank中枣的GSTU基因同源性高,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等进行了预测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红枣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红枣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19.
20.
奶牛繁殖疾病是造成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奶牛群的繁殖力和生产力的正常发挥.给奶牛场(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2年3月。2006年2月根据笔者在陕西重点养奶牛大县(泾阳、临潼、陇县、礼泉、神木等地)对不孕症的调查.卵巢疾病和子宫疾病分别占奶牛不孕症的42%和46%.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奶牛子宫、卵巢疾病是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和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奶牛繁殖疾病的诊治和综合防控措施的应用.总结出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和有效恢复卵巢功能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