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也是相对高产的作物,每一年水稻的丰收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做好水稻高产栽培工作是重中之重。水稻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种植,先后几代人对其不断的进行培养和钻研,已经研究出了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指导。水稻的种植在河南省罗山县也有了多年的种植经验,对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本文通过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内容和具体操作,结合河南省罗山县水稻种植的现状,对其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的探究。  相似文献   
52.
李建科  张兰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632-2636
 【目的】比较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浆蜂)与原种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原种意大利蜜蜂)工蜂卵期3 d发育阶段蛋白质组。【方法】采用双向电泳的方法比较两个蜂种卵期发育蛋白质组。【结果】结果显示,两个蜂种卵期3 d所得6张胶图检测到的蛋白点均具有相同的分子量与等电点范围,分子量范围为11.00~94.00 kD,等电点范围为3.40~8.60。在工蜂卵3 d的发育过程中,浆蜂分别检测到502、523和516个蛋白点,而原种意大利蜜蜂分别检测到349、361和354个蛋白点。同时,卵期3天发育过程中,两个蜂种分别检测到180、151和197个共有的表达蛋白。此外,浆蜂还检测到322、372和319个特有蛋白,而原种意大利蜜蜂也分别检测到169、210、157个特有蛋白,这些蛋白90%以上都是低表达量蛋白。【结论】在工蜂胚胎发育过程中,浆蜂有更多的基因参与表达调控,特有蛋白可能与调节王浆产量相关的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53.
分别测定了嘧菌酯、3种外源硒 (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 对水体模式生物斑马鱼不同生命阶段的单一急性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急性毒性,并分别采用相加指数 (AI) 法、毒性单位 (TU) 法和混合毒性指数 (MTI) 法对其联合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斑马鱼3个生命阶段对亚硒酸钠的敏感性 (以96 h-LC50 (致死中浓度) mg/L表示,其中mg指硒的质量) 顺序为:仔鱼(1.11 mg/L) >胚胎(1.48 mg/L) >成鱼(13.05 mg/L);对硒代蛋氨酸的敏感性:仔鱼(0.80 mg/L) >胚胎(1.03 mg/L) >成鱼(9.36 mg/L);对纳米硒的敏感性:成鱼(0.48 mg/L) >仔鱼(1.67 mg/L) >胚胎(4.32 mg/L)。除MTI法计算嘧菌酯与硒代蛋氨酸对成鱼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外,采用AI法、TU法和MTI法计算嘧菌酯与亚硒酸钠、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对斑马鱼成鱼、仔鱼和胚胎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4.
畜产品卫生安全工作关系着畜产品的卫生质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着畜牧业的稳定和发展.是打造有竞争实力品牌的核心。为社会提供卫生、安全、营养、保健的肉、蛋、奶等畜产品已成为当今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5.
张兰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251-25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滨彩2号(浅棕色)、99-55(深棕色)和滨绿1号(绿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滨彩2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2m 18sm(2SAT) 12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0L 16M2 14M1 12S;99-55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6m(2SAT) 22sm 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2L 10M2 22M1 8S;滨绿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40m 12sm(2SAT),属于"1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8L 16M2 18M1 10s.  相似文献   
56.
在收集的乌塌菜品种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8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主要营养品质及苗期抗虫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矮塌型黑心乌(W2)、淮南塌地乌6号(W39)和优选黄芽14(W56)的生育期较短(67d左右)、产量和主要营养品质较好、苗期虫害相对较少,可初步确定适合在江淮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57.
在Britton-Robinson(B-R)缓冲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利尿剂乙酰唑胺在玻碳电极(GCE)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pH6.0的B-R缓冲液中,乙酰唑胺在+1.32 V(vs.SCE)电位处产生一个DPV阳极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乙酰唑胺浓度在3.00-54.0μ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450μmol.L-1,从而建立了DPV法定量测定乙酰唑胺的新方法.并初步研究了乙酰唑胺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8.
对中国农药信息网 (http://www.icama.org.cn/) 上登记的21种三唑类杀菌剂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出单剂登记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大、离群高值点数多的8种杀菌剂 (三唑酮、丙环唑、三唑醇、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和氟环唑),分别从登记的农药剂型、作物、防治靶标等方面对其以单剂登记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大、离群高值点数较多的3种有效成分 (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环唑)、4种登记作物 (草坪、香蕉、香蕉树和小麦) 和3种登记防治靶标 (褐斑病、叶斑病和白粉病) 进行组合,并对目前已登记的10种“有效成分-作物-靶标”组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 丙环唑防治草坪褐斑病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最高 (936.00 g/hm2),且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数值最大 (180.00~936.00 g/hm2);2) 氟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离群高值点数最多,且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最大 (62.50~450.00 g/hm2);3) 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上,戊唑醇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值最大 (51.60~262.50 g/hm2),且离群高值点数最多。为减少农药用量,建议在田间防治作物病害时,优先选择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较低的农药品种 (包括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更低的农药剂型和生物活性更高的农药有效成分)。另外,针对同一种农药制剂产品,建议不同厂家能统一确定合理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未来农药登记时将在农药最低有效剂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作物的特定防治靶标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农药的合理减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试验运用原位聚合法,在引发剂诱发作用下聚合了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MA)、带负电的2-丙烯酸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交联能力强的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通过优化致孔剂比例和环己醇比例,结合电镜图观察,当致孔剂含量为70%时,整体柱不仅通透性好,而且不容易坍塌、剥落。当致孔剂中环己醇比例为55%时,整体柱背压最低,通透性最好,同时用毛细管电色谱(CEC)对该整体柱的表征为柱大、中、小孔都具备,且空隙均匀,柱效高,渗透性好,重现性和柱寿命良好。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