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120株优良川西云杉进行扦插无性系化,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对无性系苗培育4年后,调查观测各个无性系苗高、新梢长、一级侧枝数及主梢上的芽数,达到筛选优良无性系的目的。最后,利用标准差法,从该批无性系中选择筛选出优良无性系14个。结果表明,川西云杉扦插无性系间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一级侧枝数和主梢上芽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与生长相关最强,进行无性系早期选择最有潜力。同时,一级侧枝数和主梢上芽数的变异系数也可能是多阶段选择的重要指标。因此,芽和侧枝数的数量是影响扦插苗生长的重要因子,是川西云杉无性系早期选择应考虑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利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营造的29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4次抚育间伐利用和获得的木材经济效益为依据,计算得出,在小陇山林区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下营造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效益巨大,29龄林分4次抚育间伐及保留林木的木材效益达到89500.30元/hm^2,利润52301.78元/hm^2。以造林投入为基数,依产值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73.32;依利润计算,投入产出比为1:38.84;每公顷林木的木材年纯收益达到1803.51元。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小陇山林区为对象,分析论述了该林区工业用材林基地建设的优势和前景,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培育技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日本落叶松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种子苗1~2年生长过程观测,分析了苗木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进程,总结提出了该树种实生苗生长规律。为指导生产、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36个落叶松家系苗生长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36个家系落叶松苗期(2年生)进行变异分析各家系间存在变异,变异系数在3.0%~29.0%,平均为13.6%。各家系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191号家系苗高生长量最快,为51.5cm,64号家系苗高生长量最慢,为35.2cm,生长最快的191号苗高比生长最慢的苗高快64.3%;通过家系间的选择方法,能够实现落叶松生长的遗传优良选育。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落叶松播种生长为指标,通过对小陇山林区主要苗圃土壤养分测定和培肥试验,土壤养分主分量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的含量,可看作土壤肥沃程度和氮、磷、有效钾供应水平的高低,其贡献率为84.67%,分析提出了高肥、中肥区苗圃地土壤有机质为>5%、3%~5%,全N>0.25%、0.15%~0.25%,全P>0.20%、0.10%~0.20%,有效N>15 mg/100g、10~15 mg/100g,有效P2O5>15 mg/kg、7~15 mg/kg,有效K2O>150 mg/kg、100~150 mg/kg。对新建苗圃和低肥区采用客土改良培肥,在小陇山林区最佳配比为栎林土∶松林土∶牛粪=25%~40%∶10%∶10%~15%。  相似文献   
17.
对6年生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采穗母树采用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2种摘芽处理,研究了摘芽处理对其生长、穗条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摘芽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川西云杉顶端优势,促进保留芽萌发新梢及其伸长生长和粗生长,从而增加采穗母树冬芽数。摘除主干及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和只摘除Ⅰ级侧枝顶端中心的1个芽比对照冬芽数分别增加22.4%和21.3%。摘芽处理能刺激川西云杉节间处簇生隐芽,冬芽数和隐芽数增加提高了下年度采穗母树的产穗量。2种摘芽处理与对照当年可采穗条数(>6 cm的新梢)无显著差异,但显著提高了当年可采穗条长度、基径。摘芽后母树当年可采穗条长和基径的变异系数小于对照,穗条均匀,提高了母树当年可采穗条的质量,有利于当年扦插。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苗期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种的51个青海云杉自由授粉子代为研究对象,对3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地径、新稍长、分枝角度、侧枝数、侧枝长、侧根数、侧根长、主根长、径根比、高径比和质量指标12个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家系间生长性状变异和苗期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苗高等12个生长性状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均在0.80以上,相关系数在0.50以上,径根比与生长指标均呈负相关。利用苗高为主要参考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的311#、312#4、05#1、09#、408#、410#3、05#3、06#8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51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9.
云杉引种及种和种源早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引进的欧洲云杉、西加云杉、白云杉、黑云杉以及国内的川西云杉和青海云杉的24个不同种和种源生长及分枝性状进行早期(8年生)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5年生长期内生长及形态性状在不同的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差异多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且种和种源的方差分量分别占总方差分量的32.47%和23.97%,证明不同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发现,国外的云杉种较国内种在生长表现和适应性上均有明显的优势.经性状相关分析得知:各个生长及形态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苗高与各分枝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为0.825 9.最后利用苗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6个优良种源,人选的种源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中苗高、侧枝总数以及当年侧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7 cm、57.75、12.46,均分别比对照种源的总平均值高48.54%、56.46%和63.30%.  相似文献   
20.
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的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肃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的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陇山林区的锐齿栎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测设面积为100m×100m的样地,运用样地每木定位调查和小样方调查方法,统计分析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和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并调查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及数量,计算各林层的多样性指数。【结果】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主要伴生树种有鹅耳枥、地锦槭、光叶泡花树、鄂椴等;林分直径结构为典型的倒J型分布,锐齿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呈典型的正态分布;该群落乔木层容纳物种数53种,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130,0.955和0.063;灌木层有物种数46种,Shannon-Wiener指数1.395,优势度指数0.547,Pielou均匀度指数0.462;草本层共有物种数58种,Shannon-Wiener指数1.899,优势度指数0.358,Pielou均匀度指数0.653。【结论】小陇山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径级结构呈典型异龄林特征,群落中乔木层树种多样性较高,树种分布均匀且优势树种集中性低;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低,物种分布不均匀且优势树种集中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