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牛副流感病毒3型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parainfluenzavirus3,BPIV-3)全基因序列,针对BPIV-3特异性NP蛋白保守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建立了BPIV-3的RT—PCR诊断方法。其最佳扩增退火温度为58.1℃,引物浓度为1.0μmol/L。采用该方法扩增BPIV-3参考病毒.能扩增出425bp预期大小的特异性片段,而扩增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合胞体病毒、猪瘟病毒以及牛支原体、大肠埃希氏菌、牛巴氏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常见病毒和细菌均呈阴性结果。对参考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结果证明该法检测BPIV-3的灵敏度可达10^-3FCID50/0.1mL。  相似文献   
22.
磷钾调控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冷浸田是典型低产稻田,其施肥结构和模式与普通稻田应存在差异。本研究拟在普通稻田施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肥料结构,探索冷浸田最佳施肥模式,为提高冷浸田水稻产量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连续3年的定位试验,以水稻产量为目标,通过测定产量构成因素、水稻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变化,分析冷浸田施肥模式,提出冷浸田最佳施肥用量。【结果】土壤速效磷含量介于2.7~7.3 mg/kg之间,速效钾含量介于20~80 mg/kg,明显低于普通稻田(平均速效磷11.5 mg/kg,平均速效钾95.8 mg/kg),是冷浸田主要养分障碍因子;施肥可以极大提高水稻产量,其中NPK、NP2K、NPK1、NPK+Zn和NPK2处理的产量比不施肥(CK)或习惯(FP)高20%~30%左右。在氮磷钾基础上增施锌肥、硅肥和钾肥增产达到显著水平,降低磷肥和钾肥用量则有降低产量的趋势。连续三年种植水稻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呈现平稳,速效磷有增加趋势。施肥处理水稻籽粒和茎部钾含量明显高于CK,籽粒氮累积量显著高于CK和习惯施肥处理。相对于NPK、CK、FP处理,增施磷、钾肥,添加微肥可显著提高籽粒氮、磷、钾累积量。【结论】鄂东南低丘区冷浸田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低,是主要营养限制因子,需要长期加大磷、钾肥施用量;该地区冷浸田适宜施肥量为N 180、P2O5 90~108、K2O 120~144 kg/hm2,同时配施锌肥和硅肥,连年施用可保证冷浸田水稻的稳步增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丹参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常温晾干、晒干、热风干燥(40、60、80℃)和真空冷冻干燥的方式处理丹参,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分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在干燥后的丹参中鉴别出了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有9种醇类化合物、7种醛类化合物、4种酮类化合物,高温热风干燥(60、80℃)的丹参中部分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较低,80℃热风干燥丹参中醇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的种类比40℃烘干时减少。采用主成分分析真空冷冻干燥的丹参与其他方法干燥的丹参可以实现较好的分类,40℃热风干燥、晒干与晾干的丹参样品中成分相近。[结论]建立了一种丹参挥发性成分的GC-IMS检测分析方法,具有高效无损、样品处理简单的特点,可实现不同干燥方式丹参的判别区分,40℃热风干燥可以有效保留丹参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实现与晒干和晾干相似的风味。  相似文献   
24.
目前水貂肺炎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为主,常于水貂换毛期时暴发性流行,且多呈混合感染。本文针对水貂肺炎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内外肺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市面疫苗对水貂的保护情况,探索克雷伯荚膜多糖作为佐剂及其与铜绿假单胞菌制备二联苗对水貂保护。通过免疫小鼠产生抗体水平与特异性分泌细胞评价结果表明,荚膜多糖对铜绿假单胞菌抗原具有良好佐剂效用,但效果低于氢氧化铝佐剂。荚膜多糖是肺炎克雷伯良好抗原,能产生较高抗体。铜绿假单胞菌菌体疫苗与铜绿假单胞菌上清液疫苗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5.
将产甘草酸的甘草内生真菌G11在甘草提取物中培养,观察了其生长及次级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2.0%甘草提取液可提高菌株产甘草酸的能力;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3.0%甘草提取液时,该菌株菌丝体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6.
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PCR技术,既能快速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能区分同属病毒牛疱疹病毒5型和伪狂犬病病毒。根据基因库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G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参考毒株和阳性样本进行扩增,结果均能扩增出一条463 bp的特异性条带;对同属的牛疱疹病毒5型进行扩增,获得651 bp和431 bp两条带;对同属伪狂犬病病毒进行扩增,获得493 bp的条带;而非相关病毒(如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等),不能扩增出条带。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2×10-3 PFU/mL。鉴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将在牛疱疹病毒感染诊断和标记疫苗免疫后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28.
秸秆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秸秆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农业利用(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工业利用(燃料化、原料化)两大类。在国家层面上,目前的原则为“多元利用、农用优先”,但对于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这三化并没有设立优先原则。本文在比较秸秆农业利用的历史、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自然适应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后,认为在当前农业形势下,秸秆还田是最优、最现实的农用模式。此外,还从秸秆腐解规律及其调控的角度证明了秸秆还田是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建议在国家层面上树立“多元利用、农用优先、还田为主”的秸秆资源化利用原则,并从秸秆还田补贴、农机农艺配套、病虫草害控制及新型秸秆腐熟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当前的秸秆还田政策及技术。  相似文献   
29.
2012年淮海工学院举全校之力申报的"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培育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之一。本文旨在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过程中,探索机制体制创新,力求为江苏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种子市场也非常活跃。如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值得深思。 1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种子市场放开后,种子经营队伍逐渐扩大,各行各业的人开始进入种子行业,由于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