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与定位,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教学内容陈旧、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实践课程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首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食品科技前沿知识;其次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案例教学;第三,改革传统的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环节,弱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2.
<正>鸡群出现感冒类症状的诱因极其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因气温变化、季节交替等非传染因素引起鸡群发病;另一类是由禽流感、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咳嗽等感冒类临床症状。其中病毒性因素占据重要比例,特别是一些低致病和温和型禽流感,感染家禽主要表现为低死亡率和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继发细菌感染后会出现病程延长、死亡数量增加。感冒类疾病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危害养禽业健康,笔者对近几年这类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群体支  相似文献   
43.
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整个糊化过程结束。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曲线按形状可分为4种类型,脱脂处理虽不改变淀粉糊化黏度特征曲线的形状,但对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值产生影响,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时间影响不大,对稀懈值和回冷值有显著影响。当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含量为0.96%~4.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淀粉的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44.
优化了两株戊糖乳杆菌菌株Ind-1和Ind-3产生胞外多糖(EPS)的培养条件,探讨了产EPS菌株在发酵乳中的保水能力.结果表明,在MRS基础培养基上,选用葡萄糖+乳糖(1:1)作为碳源,添加量4%;胰蛋白胨+大豆蛋白栋(1:1)作为氮源,添加量2%;初始pH值6.0,30 ℃下培养16 h,菌株Ind-1的EPS合成量达346.86 mg/L.选用葡萄糖+麦芽糖(1:1)作为碳源,添加量4%;选用胰蛋白胨+大豆蛋白栋(1:1)作为氮源,添加量4%;初始pH值7.0,37℃下培养24 h,Ind-3菌株EPS产量达315.86 mg/L.添加菌株Ind-1和Ind-3到发酵乳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乳清的析出量.  相似文献   
45.
开菲尔粒菌相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菲尔乳的风味和特性与开菲尔粒的菌相组成密切相关,对来自波兰的开菲尔粒中的微生物菌相进行分离鉴定表明,该开菲尔粒主要由干酪乳杆菌(9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6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匍聚糖亚种(3株)、酿酒酵母(2株)以及巨大克鲁维氏酵母(5株)构成.  相似文献   
46.
大豆凝集素结构及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凝集素是大豆中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同时也是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之一.自被发现半个世纪以来,大豆凝集素在糖生物化学、血型鉴定、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大豆凝集素结构及其活性测定方法,为研究者进一步了解大豆凝集素不同活性测定方法之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大豆凝集素活性测定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坡面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韩城市西庄生态林业示范区坡面防护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表明,花椒、刺槐、杨树和侧柏4种坡面防护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4种林分的生态效益排序是侧柏林>刺槐林>杨树林>花椒林;经济效益排序是花椒林>刺槐林>杨树林>侧柏林;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排序是花椒林>刺槐林>杨树林>侧柏林。以侧柏林作为基准林分比较,花椒、刺槐和杨树林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分别高出1679.7%、85.1%和66.4%。  相似文献   
48.
子午岭地区辽东栎林生物生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子午岭地区辽东栎林生物生产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为41.456t/ha。其中乔木层、林下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的生物量分别是32.799、1.410和7.247t/ha,或约占林分总生物量79.1、3.4和17.5%。林分乔木层干物质和材积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397t/ha.a和0.879m~3/ha.a;干物质和材积的现实生产量为4.259t/ha.a和1.700m~3/ha.a。阴坡土层厚(>30cm)且湿润同阳坡土层浅薄干燥的生境条件对比表明,前者比后者有较高的林分生物量和生产量。光能利用率(辽东栎林大约为0.29%)评价表明;与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辽东栎林的光合生产力是比较低的。因此,改善辽东栎林的经营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9.
<正>从68到257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食品安全形势,引导蜂农进行标准化养蜂生产,为蜂业生产企业提供优质放心的原料,克服出口贸易技术上的壁垒。2008年4月,由安徽亨吉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等人发起,68户蜂农加入,在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安徽省肥东县,依托安徽亨吉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组织成立了肥东县亨吉得养蜂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50.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