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渭北地区18年生油松林生物量为71.410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67.124t/ha。油松林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5.926t/ha·a,现实生产量7.992t/ha·a。  相似文献   
92.
复合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方法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木耳多糖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木耳多糖,以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溶液pH、浸提料液比以及酶解时间对黑木耳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TLC薄层色谱层析法分析提取出的黑木耳多糖的成分.[结果]试验确定了复合酶酶解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料液比1:40 g/ml,酶解溶液pH7.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0h.在此条件下,黑木耳多糖的提取率为4.353%,所含有的单糖为D-葡萄糖.[结论]研究可为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高丛蓝莓品种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丛蓝莓6个品种的果实花青素含量测定发现,花青素平均含量为4.62mgg,其中,品种爱国者花青素含量最高,蓝丰最低。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评价表明,花青素含量较高的蓝莓品种抗氧化能力较强,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莓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无显著相关性。综合评价表明,品种埃利奥克表现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94.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对微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目前"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没有实物操作的情况下学生预习抽象,课堂上很难实现一对一多维度的展示,不利于微生物学知识点之间的贯通、拓展等。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受相关条件限制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要求,提出引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多媒体+虚拟仿真+课堂训练"多元结合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微生物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知识点和主要实验技术多维度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课前课后反复学习巩固知识并拓展应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从教学设备改善、在线资源优化、实验内容交叉融合以及实验考核全面化等方面提出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具体举措。最后,从促进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自主学习的可控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课堂操作与虚拟教学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分析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效果,以期为改革创新本科实践教学策略、加速课程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5.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践应用性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重要实践课程。然而,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仍多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灌输式、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实验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实验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创新型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特点和课程内容,分析了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育人教学目标制定、思政教育资源挖掘、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开放性实验管理和量化式成绩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在课程实验环节进行了具体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步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服务于一流本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