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屠宰及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DH基因的3种基因型对京海黄鸡母鸡的初生重,4、8、12、16周龄体重,和成年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母鸡的AA基因型个体和BB型个体的腹脂重差异显著(P<0.05);BB型个体的腿肌重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的个体(P<0.05).公鸡的AB型和BB型个体的腹脂重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AA型和AB型个体的胸肌重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母鸡BB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极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个体(P<0.01).说明MDH基因可能是影响鸡屠宰性状和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42.
旨在根据GenBank 上公布的原鸡GnRHR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京海黄鸡肌肉组织中克隆GnRH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软件和在线工具对目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GnRHR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序列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亲水性、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同时为GnRHR基因和β-actin基因各设计1对引物,采用RT-qPCR的方法研究GnRHR基因在京海黄鸡12个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最终成功克隆了京海黄鸡GnRHR基因完整的编码区序列和部分侧翼序列,Blast结果显示,京海黄鸡GnRHR基因与原鸡、番鸭、藏羚羊、野猪、马、小鼠、大鼠、家兔、绵羊、人、牛、黑猩猩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9.7%,86.7%,55.7%,54.6%,52%,51.6%,50.8%,50%,49.9%,49.6%,49.4%,47.4%和39.3%,并成功构建系统发育树。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GnRHR蛋白分子量为45.432 kDa,理论等电点为9.55,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占13.8%,赖氨酸含量最低,占0.7%;不稳定系数为65.35,显示该蛋白不稳定;脂溶指数为95.54,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312,为非水溶性蛋白;该蛋白不属于分泌型蛋白,主要存在于胞膜上,没有信号肽结构,存在16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和11个糖基化位点;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存在2个低复杂度序列和7段跨膜结构,跨膜分析显示该蛋白为7次跨膜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在GnRHR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9.83%,β-折叠占17.18%,无规则卷曲占52.98%,GnRHR蛋白三级结构为复杂的7次跨膜螺旋结构,且为单链蛋白。组织表达分析显示,GnRHR基因主要在垂体中高表达,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其他11个组织和器官中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多态性与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以378只京海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MyoG基因外显子的多态性。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这些突变位点形成的基因型与京海黄鸡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1个G102A突变,外显子3上存在1个T36C突变,分别形成基因型AA、AB、BB和CC、CD、DD。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AA、AB和BB在京海黄鸡繁殖性状上无显著差异(P>0.05);基因型CC和DD在京海黄鸡开产体重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其余性状上各基因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推测MyoG基因对京海黄鸡的繁殖性状无显著影响,为探索鸡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4.
试验旨在寻找影响京海黄鸡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京海黄鸡核心群母鸡为基础,测定了血清中INF-γ的浓度,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检测与INF-γ浓度相关的SNPs位点。结果共检测到1个在基因组水平上与其潜在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该SNP位于2号染色体上MYOM1基因内部。使用GO数据库对该基因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参与的生物进程进行分析,由结果推断MYOM1基因可能为影响京海黄鸡细胞因子INF-γ水平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5.
以7、8、9世代京海黄鸡母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IGF-Ⅰ基因外显子3多态位点进行研究,并计算基因型、基因频率、卡方值和部分遗传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A等位基因随着世代数的增加不断减少;3个世代之间基因型分布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遗传杂合度随世代数的增加而升高;该位点3个世代均为中度多态。初步推断选留的确对IGF-Ⅰ基因31位点造成了影响,该位点可应用于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46.
MSTN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性及其与边鸡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及2个对照鸡群体(京海黄鸡和尤溪麻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基因外显子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生长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MSTN基因外显子3的8527—8528 bp处检测到一个TC的插入。在边鸡和京海黄鸡中只检测到2种基因型(AA和AB基因型),在尤溪麻鸡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基因型)。在3个鸡品种中都以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边鸡2种基因型个体的6~16周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7.
边鸡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边鸡及2个对照品种(京海黄鸡和尤溪麻鸡)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边鸡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387)和平均期望杂合度(0.5934)最高;京海黄鸡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041)和平均期望杂合度(0.5671)最低。边鸡中有9个位点为高度多态位点,其余6个为中度多态位点;京海黄鸡中有11个为高度多态位点;尤溪麻鸡中有7个为高度多态位点。3个鸡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28.1%,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22.7%,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7%,3个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3个鸡群体中,边鸡内近交系数(Fis)最高(0.242),尤溪麻鸡最低(0.166)。总之,3个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48.
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来促进我国家禽产品的生产销售量,是当前农业信息化研究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建设家禽产品网络营销平台,探索家禽产品的销售新方法,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禽行业产销模式的变革,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针对当前家禽行业在电子商务方向的应用前景做了比较完善的分析,并据此展开B2C模式家禽产品网络营销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以期建立标准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现代家禽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同时提出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9.
[目的]为京海黄鸡的肉品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研究不同日粮蛋白和能量水平对京海黄鸡肌肉中IMP和IMF沉积规律的影响。[结果]试验4组公鸡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在腿肌中IM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IMP含量随着蛋能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在相同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4组公鸡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1),在胸肌中的IM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在同一部位、不同组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公、母混合后,试验2组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结论]不同蛋能水平与京海黄鸡肌肉中IMP的沉积呈正相关,与IMF沉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0.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的序列针对外显子2和外显子3分别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边鸡(Gallus gallus)及2个对照群体(京海黄鸡(Gallus gallus)和尤溪麻鸡(Gallus gallu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与边鸡的繁殖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IGF-1外显子2中未检测到多态,而在外显子3中都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在边鸡和京海黄鸡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在尤溪麻鸡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克隆测序表明,AA型与BB型相比有两处突变(93A→G和148G→A),其中148 bp处的突变导致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赖氨酸,通过与Gen-Bank中的鸡IGF-1基因序列比对,发现两处突变分别位于IGF-1基因外显子3的62 bp和117 bp.最小二乘分析表明,AA与BB基因型个体300日龄的产蛋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