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几年在一些农牧企业的帮助和参与下规模化鸡场发展迅速,使养殖条件和养殖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些新建厂由于刚刚踏人此行业在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多的弊病,以下是规模化鸡场普遍存在的弊病,仅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42.
南美白对虾(Litopendeus vannamei Boone 1931)可以适应多种养殖环境。因其适应能力强、耐盐性广、生长迅速、繁殖期长、抗病力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等优点,自1988年引入我国后迅速遍及全国。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成熟,其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在我国北方内陆地区由于南美白对虾属海虾淡养,  相似文献   
43.
2.2.4特别注意:①饮水免疫前要用脱脂奶粉冲洗水线,可以在控水前操作,可以让鸡只把水线中的水喝干后直接控水;②在配制疫苗时要在水中加入脱脂奶粉(0.2%~0.3%),增强免疫效果;③盛放疫苗时不能用金属器具,不可在太阳直射下(太阳直射角超过45°时对疫苗有杀害作用);④为了保证鸡群全部饮完可以在饮疫苗前3d连续记录鸡的饮水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饮水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44.
池塘面积1067m^2,放规格0.6cm虾苗6万尾。放苗时水体盐度降到2‰。经132d养殖,产商品虾1089.1kg,平均规格12.8cm,回捕率90.8%,饵料系数1.25,利润40555元,投入产出比1:2.64。  相似文献   
45.
日本对虾(Penaens Japonicus Bate)亲虾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的海捕对虾,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北方地区进行工厂化人工培育日本对虾苗种,亲虾的长途运输极为重要,没有亲虾或亲虾质量不好,苗种生产即无从谈起.近几年,我们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运输日本对虾亲虾,成活率平均达到89.8%.现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46.
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选取7块3年生短周期巨尾桉工业原料人工林样地和7块其原生林对照样地,对其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了调查,依此对其多样性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短周期巨尾桉工业原料人工林林下,共有植物94种,隶属46科,主要以一些阳性和半阳性植物为主,其中菊科和禾本科植物较为普遍。对照样地所反映的原生林林下,共有植物167种,隶属49科。短周期巨尾桉工业原料人工林林下生长的植物在其原生林林下几乎都有分布,但不是优势种。短周期巨尾桉工业原料人工林林下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3个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其原生林。短周期巨尾桉工业原料人工林林下各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分布不均匀,优势物种较突出,而原生林林下各物种株数分布比较均匀,优势物种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云南麦田虉草属2种外来入侵杂草奇异虉草Phalarisparadoxa L.和小子虉草Phalarisminor Retz.的生物学特性、对小麦的竞争性与危害性以及经济阈值,为了解和防控两种外来入侵杂草奠定基础。【方法】温室条件下,以小麦云选2号作为参照和受体植物,采用密度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比较奇异虉草、小子虉草和云选2号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分析两种杂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效应、产量性状影响以及经济阈值。【结果】营养生长阶段云选2号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以及生长发育速度均显著大于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而生殖生长阶段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生长发育速度则快于云选2号,但三者的生育期却无较大差异,分别为:小子虉草(129.33d)云选2号(128.78d)奇异虉草(124.78d)。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作用与密度正相关,随着密度的增加,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对云选2号的竞争能力逐渐增强,其中小子虉草的竞争能力强于奇异虉草。不同密度的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与云选2号混种,云选2号的产量性状受到显著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函数模型y=96.5687×(1-e-[(x+2.1672)/54.5604]^0.8220)和y=96.3346×(1-e-[(x+2.5306)/46.7132]^0.7918)可较好拟合不同密度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与云选2号产量损失间关系。田间人工防除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经济阈值分别为3.07和2.63株/m2,化学药剂精恶唑禾草灵(骠马,Fenoxaprop-ethyl,德国拜耳公司)防除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经济阈值分别为1.71和1.61株/m2。【结论】温室条件下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生物学特性与小麦云选2号存在一定差异;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对云选2号存在较强的竞争作用,与云选2号混种对小麦的产量性状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8.
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非化感栽培稻RD23以及它们的F1代(RD23 × O. longistaminata)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调查相结合方法,研究水肥对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的影响和探讨对野生稻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杂草作用的互作关系。在移栽后20~50 d内设淹水、2种形式的干湿交替和旱种等4种田间管理方式,对每种水分管理方式分别设3个施氮(尿素)水平处理。野生稻叶片的水提液,检测了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在干旱与不施氮水平下最强,对稗草根长与干重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9.3%和74.6%,但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与淹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田间则以干湿交替条件下控制稗草效果最好,旱种管理后进行灌水能显著提高野生稻控制稗草的效果。水分与氮互作效应对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杂草效果极显著,对F1代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杂草效果也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9.
建水县岩溶山地不同造林时间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水县具有代表性的岩溶山地,对马鹿花、苦刺、新银合欢、任豆等树种不同时间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鹿花不同时间造林效果差异显著,以7~8月的造林效果较好;苦刺和新银合欢在不同时间造林效果均较好;新银合欢造林成活率在85.4~94.1%之间,保存率在48.3~61.7%之间;任豆的直播造林效果较差,到第2年基本死亡。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入侵植物水浮莲在稻田生产中的扩散规律和对水稻农业性状的影响,通过田间水稻田实验,按照de Wit 取代试验方法和添加系列设计方法研究水浮莲与水稻(云稻2 号)混种对植株形态和生物量影响、种间竞争效应、水稻产量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条件下水浮莲母株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和开花株数均受到水稻的明显抑制,受到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对水稻的抑制率。水浮莲的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 小于1.0)而水稻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RY 大于1.0),水浮莲混种比例大于和等于1:1 时(RYT大于1.0)与水稻不存在竞争作用,而小于1:1时(RYT 小于1.0)其存在着竞争作用,水浮莲对水稻的竞争力(CB 小于0)小于水稻。混种条件下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有明显提高,增产比例为3.54%-13.38%。生长过程中水浮莲对土壤钾、磷元素消耗大于水稻,而有机质和氮元素消耗小于水稻;混种条件下水稻明显降低水浮莲对土壤养分消耗,且二者在土壤养分上没有竞争关系。所有这些表明,入侵稻田的水浮莲与水稻生长过程中其形态、生物量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且一定的水浮莲密度有利于抑制水浮莲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和促进水稻生长繁殖及其产量的提高,因此为满足饲料利用和环境净化,建议在正常耕作稻田中可对水浮莲进行适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