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陆早32号(原代号垦1014)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引进国外品种拉玛干77,经筛选天然变异单株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06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为新陆早32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5d左右,属早熟陆地棉。植株筒型,Ⅰ式果枝,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坚硬、茸毛多。普通叶型,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果枝叶量小,植株清秀,通透性好。中后期生长势较强,不早衰。棉铃卵园形,结铃性强,铃中等偏大,吐絮畅,絮色洁白,含絮力适中,易摘拾。株高65cm左右,第1果枝节位5.1台,始节高度15~20cm,其…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对早熟陆地棉新陆早8号3年单株定点观察结果的分析,探索其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新陆早8号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所需≥10℃有效积温1691.2~1801.4℃,4月中旬播种,6月初现蕾,6月下旬开花,花铃期60.1~67.0天,单株成铃率35%,第1果节成铃率65%,内围中下部第1果节为优质结铃部位,8月下旬吐絮,吐絮杨快集中,生殖器官生育节奏表现为同位快于邻位,内围快于外围,吐絮快于开花。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选择品质优良的早熟陆地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信息。【方法】采用Excel 2003、SPSS19.0软件,对2015—2017年参加新疆自治区早熟组区域试验的陆地棉品系的纤维品质性状及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数据统计,采取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纤维品质性状与生育期间的相互关系,明确重要影响因子,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通过通径分析表明,棉花出苗-开花阶段对棉纤维的整齐度具有很强的间接作用,对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具有很强的直接作用;开花-吐絮阶段对棉纤维的纤维长度、伸长率具有很强的间接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出苗-开花期天数对陆地棉纤维长度、伸长率存在极显著正效应,对断裂比强度存在显著正效应,与马克隆值存在显著负效应,且可构建逐步回归模型,且t检验显著。【结论】出苗-开花期天数对陆地棉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断裂伸长率等纤维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直接作用及间接作用;开花-吐絮天数对陆地棉纤维长度、断裂伸长率存在显著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新陆早42号(原代号垦6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97-6-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的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地棉品系。  相似文献   
96.
在北疆生态条件下,研究了超高产与高产棉花叶片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叶片含水量、含氮量有一定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超高产棉花的重要特征是到了吐絮期仍维持相对较高的单叶光合速率。虽然超高产田吐絮期生殖器官重占总重的比例不如高产棉田,但是总干物质量远高于高产田,所以,最终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早熟陆地棉6个重要性状:皮棉产量、生育期、衣分、绒长、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之间及其与品种所需积温、光合速率的一元线性回归及相关性.结果显示,皮棉产量与盛铃期净光合速率,绒长与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3和0.90(r0.05=0.71为显著,r0.01=0.83为极显著,自由度f=6);皮棉产量与绒长,比强度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和-0.83.进一步分析了性状相关性变化趋势:由于现代育种水平的提高和育种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一些性状间相关性大小在发生改变,如本研究中皮棉产量与绒长、比强度的r负值有所增加,说明目前早熟棉育种中产量提高速度较快,但品质提高较慢;生育期与绒长、比强度的r正值有所增加,说明目前早熟棉育种中生育期与品质性状的正向相关程度有微小增加,适当延长生育期将能得到更优品质的品种.  相似文献   
98.
新陆早42号(代号垦62)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协作,以新陆早10号为母本,自育品系97-6-9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病地定向选择、抗性鉴定、南繁加代、品质检测、品比试验、多点试验,选育出的综合性状良好的早熟陆地棉品种.  相似文献   
99.
新陆早 8号是适应北疆等特早熟棉区种植的早熟、丰产、优质、耐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出苗快而整齐 ,前期生长稳健 ,中期发育快 ,后期不早衰 ,株型紧凑 ,开花结铃集中 ,结铃性强 ,铃较大 ,铃壳薄 ,吐絮集中畅快 ,易检摘 ,适宜机械采收。其丰产性指标一般定为每公顷 1 80 0~ 2 2 50 kg。但由于北疆气候条件特殊 ,无霜期短且不稳定 ,春季气温回升慢且多有倒春寒 ,秋季气温下降快且常有早霜出现 ,限制了棉花的生长发育。为充分发挥品种优势 ,达到丰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现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情况提出丰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1 播…  相似文献   
100.
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蕾铃脱落动态规律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蕾铃脱落动态规律。2种不同密度下,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蕾铃脱落规律存在共同点:在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的6、7、8三个月内,棉田蕾铃总脱落率随时间的推移呈现S型曲线变化,终期脱落率为65%~75%;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株距20.0cm、平均行距42.5cm(117645株/hm^2)的棉田蕾铃脱落量动态变化曲线在同期出现了二个波峰,且峰值与其它值差较大,其它多数时期的脱落量处在相对较低水平,而株距12.0cm、平均行距42.5cm(196080株/hm^2)的棉田蕾铃脱落量的动态变化曲线在不同期出现了3个波峰,峰值与其它值差较小,其它多数时间脱落量处在相对较高水平,首次脱落时间较前者提前5d左右。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田蕾铃总脱落率在7月20日前后有个快速增加期,但终期脱落率较前人研究的祼地、沟灌棉田有所下降;因密度不同而产生的栽培环境的改变可对蕾铃脱落率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