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脱毒微型种薯繁育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产出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脱毒小薯培芽切段快繁次代种薯不但单株结薯数量多、管理粗放、程序简化,而且对种薯品质影响较小,使脱毒种薯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是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安全防除抗草铵膦转基因马铃薯田间杂草,以转Bar基因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了有效成分1 440 g·hm-2灭草松(T1)、99 g·hm-2 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T2)、1 440 g·hm-2灭草松+ 99 g·hm-2 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复配剂(T3)、1 695 g·hm-2草铵膦(T4)、923 g·hm-2草甘膦(T5)和清水(CK)处理下杂草防效、马铃薯生长指标、块茎产量及品质特性和药剂残留情况。结果表明,草甘膦在杀灭杂草的同时,也杀死了马铃薯植株,受害率达100%;灭草松、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和草铵膦对马铃薯均未产生药害,但因对杂草的防效不同而导致达到的增产效果差异显著。药后45 d时,灭草松和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复配剂(T3)对阔叶杂草的株、鲜重防效较灭草松单独处理(T1)分别提高35.13和38.71个百分点,较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单独处理(T2)分别提高23.88和16.29个百分点,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鲜重防效较T1分别提高78.36和80.92个百分点,较T2分别提高11.85和8.23个百分点,马铃薯单株产量较CK、T1和T2分别增加58.39%、35.52%和11.44%。草铵膦(T4)对阔叶和禾本科杂草的株、鲜重防效都显著高于T1、T2和T3,单株产量较CK、T1、T2和T3分别增加67.40%、43.24%、17.79%和5.6%。因此,用有效成分1 695 g·hm-2的草铵膦可以高效防治转Bar基因马铃薯田间杂草,但为了防止转Bar基因马铃薯连作时,因靶标除草剂草铵膦作用单一而诱导杂草产生草铵膦抗性的风险,建议用有效成分 1 440 g·hm-2 的灭草松和99 g·hm-2 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复配剂与草铵膦轮换防治杂草。本研究为转Bar基因马铃薯大面积种植中田间杂草的科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无膜垫层隔地苗床为对照,研究了全膜垫层苗床和孔膜垫层苗床对冬培马铃薯苗生物量构成、光合效率、渗透调节性能和膜脂过氧化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膜垫层隔离苗床使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匍匐茎和块茎生长加快,总生物量增加;②膜垫层隔地苗床使马铃薯净光合速率、蒸腾效率和脯氨酸增加;③不同模式隔地苗床中,马铃薯叶片丙二醛表现为:无膜>全膜>孔膜;根部丙二醛表现为:全膜>无膜>孔膜。在马铃薯隔地冬培中,孔膜垫层苗床和全膜垫层苗床使马铃薯生长加快,光和效率和渗透调节功能加强,而且,孔膜垫层能有效减少冬培中亚低温、弱光和高湿所诱发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蔬菜基地栽培因子对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秦王川高新技术园区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Pb>As>Cd>Hg.肥料种类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应选择羊粪、牛粪等肥料进行无公害生产;种植的作物种类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可选择红叶小檗等作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栽培环境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14个晚熟马铃薯新品系在榆中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榆中县川水地高垄黑色地膜覆盖灌溉栽培条件下,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自育的14个马铃薯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新品系L1011-15折合产量最高,达48 728.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10号增产8.8%;L08104-13折合产量次之,为48 005.40 kg/hm~2,较对照陇薯10号增产7.2%。综合评价,L1011-15、L08104-12这2个新品系综合性状优良,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折合产量高,抗病性强,且薯块大、丰产性好,可作为榆中县川水地高垄黑色地膜覆盖灌溉栽培的优良马铃薯晚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7.
红砂洋芋(马铃薯)是皋兰县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一大优势产业。红砂洋芋因种植于红绵砂地而得名,比一般水、旱地产量高15%左右,商品率高80%左右,早熟15-20天,一般在8月中下旬收获。红砂洋芋块茎表面为浅土色至浅褐色,大小适中匀称,单个块茎质量175~199g,品质上乘,鲜薯块茎淀粉含量14%~19%,粗蛋白1.52%。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已成为种子品质与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马铃薯种薯薯块大、含水量高、呼吸旺盛,对贮藏及运输中的温湿度要求严格。因此,冷链物流体系下,马铃薯种薯贮运技术必须从收获定袋、入库贮藏和装卸运输等几方面建立较为妥善的管理与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草铵膦对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马铃薯和环境的安全性,本研究在转基因抗草铵膦马铃薯苗期向田间杂草和马铃薯茎叶定向喷施有效成分分别为0(G0)、847.5(G1)、1 271.25(G2)和1 695 g·hm-2(G3)的草铵膦,系统比较了药后1、4、11和20 d时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药后30和45 d时马铃薯植株的平均株高、茎直径、根茎叶鲜干重和杂草株数,以及成熟期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单株产量、土壤和块茎中草铵膦残留在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后不同时期,各处理间的马铃薯叶片MDA和Pro含量、SOD和CA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药后30和45 d时,除各草铵膦处理区的根茎叶鲜干重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外,各处理间的马铃薯株高、茎直径和成熟期块茎营养品质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试验剂量的草铵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品质无显著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剂量的草铵膦对杂草均有明显的防除效果,且可以明显地提高马铃薯的单株产量,杂草的株、鲜重防效和成熟期马铃薯单株产量在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依次表现为G3>G2>G1,但在土壤和块茎中均未检测到草铵膦残留。综上,采用有效成分1 695 g·hm-2草铵膦可以有效防除杂草,对马铃薯安全,且在土壤和马铃薯块茎中未检出草铵膦残留。本研究结果为草铵膦的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陇薯19号’是以‘Favorita’为母本,‘L0116-1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马铃薯(2022)620036]。‘陇薯19号’生育期88 d左右,属中熟鲜食品种。植株半直立,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块茎卵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6.00%以上。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55 kg/667m2,较对照‘LK99’(2 104 kg/667m2)增产16.69%。干物质含量17.48%,粗淀粉含量13.86%,粗蛋白含量1.97%,维生素C含量7.85 mg/kg,还原糖含量0.31%。植株田间晚疫病表现抗病,高抗卷叶病毒病。适宜在甘肃省白银市、天水市、平凉市、陇南市,以及山东省济南市川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