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农学   40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55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杂交优势组合模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中国农业生产上利用的4大玉米类群的各1个代表自交系为测验种,对14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配合力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ob43,Pob501和Pob502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掖478×Pob21,丹340×Pob501,掖478×Pob43,黄早四×Pob70和掖478×Pob502的特殊配合力较高.参试56个组合中,21个组合与单交种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丹340×Pob501和掖478×Pob43比对照增产,对照优势为9.12%和4.32%.根据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和对照优势初步构建了旅大红骨系×群体Pob501,Reid系×群体Pob43,Reid系×群体Pob502和唐四平头系×群体Pob49这4个杂优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32.
优质蛋白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应用于优质蛋白玉米种质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提出了优质蛋白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策略;通过对回交家系赖氨酸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对该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考虑到成本核算和可操作性,认为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是非常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33.
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了解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挖掘耐旱玉米种质。【方法】采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保水力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合水分胁迫下的幼苗存活率,评价了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筛选出耐旱系13份、中等耐旱系16份和旱敏感系24份。【结果】在水分胁迫下,耐旱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叶片保水力强、丙二醛含量低,胁迫解除后,植株能恢复生长。随着胁迫强度增大,旱敏感系的叶片保水力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迅速降低,复水后植株不能恢复生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是玉米耐旱性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价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利用63对SSR引物分析了53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24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596。结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将53份自交系划分为Lancaster、BSSS、旅大红骨、PA、四平头和PB共6个亚群。除Lancaster外,其余5个亚群均含有耐旱系。根据自交系的耐旱性反应,发现BSSS、PB和四平头亚群的幼苗存活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较高,为重要的耐旱种质类群。采用t测验,在8份耐旱系和10份旱敏感系间检测出21个具有显著频率差异的等位基因,可用于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评价。【结论】BSSS、PB和四平头亚群为重要的耐旱种质类群。检测出的21个具有显著频率差异的等位基因,可用于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评价。  相似文献   
34.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2个抗病自交系(黄早四、Pa405)与2个感病自交系(掖107、Mo17)配制4套杂交组合,通过对双亲、F1、F2及回交群体苗期植株叶片危害度和成株期植株病级的调查分析,研究了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苗期和成株期玉米杂交组合F1的抗感程度与遗传背景有关,抗性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掖107组配的两个组  相似文献   
35.
玉米抗矮花叶病QTL定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玉米自交系X178(抗)和B73(感)组配的F2群体(234个单株),构建了包含249个SSR和AFLP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全长1 659.3 cM,平均图距6.58 cM。采用人工接种法对216个F3家系在苗期、拔节期和抽雄期分别进行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应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抗病QTL与基因效应。结果表明,在3个发育阶段检测到的  相似文献   
36.
Mn污染对木荷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广西桂林市未受污染土壤(对照)及贺州市某锰矿的未开采区、探矿区、恢复区、采矿区土壤和尾砂对Mn富集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生长、Mn吸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植物络合素(PCs)、巯基(-SH)、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Mn含量的增加,木荷根、茎、叶中Mn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株高及株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一定程度的Mn能促进木荷的生长。土壤Mn含量的增加,使得叶片中O-2·的产生速率及H2O2的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采矿区土壤栽培的木荷叶片中O-2·的产生速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开采区土壤和尾砂栽培的木荷叶片中H2O2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5.7%、96.3%,矿区土壤栽培的木荷叶片中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表明叶片受到一定的胁迫。木荷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与非酶物质变化不尽相同,SOD、POD酶活性、AsA、GSH含量均随着土壤M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AT、APX酶的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其中尾砂栽培的木荷POD酶的活性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62倍,采矿区土壤和尾砂栽培的木荷GSH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6和1.79倍。  相似文献   
37.
分子标记在优质蛋白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与opaque-2(o2)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phi057对X178和CA335回交群体回交一代BC1F1和回交二代BC2F1 o2基因的前景选择,发现可以在苗期对回交群体进行o2基因的检测和追踪,可提高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利用AFLP分子标记进行轮回亲本的背景选择,表明利用AFLP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使回交二代与轮回亲本的相似性比回交一代与轮回亲本的相似性显著增加,使位点进一步纯合,选择出与轮回亲本具有较高相似性单株个体,从而加快优质蛋白玉米育种进程, 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QPM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东北地区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7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标记研究了6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7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7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3.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121~0.814之间,平均0.584。66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70~0.9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6份供试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杂交种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类群。  相似文献   
39.
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在水分胁迫下,研究了18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植株性状表现.9份耐旱系(313、旱23、中自01、C8065、52106、自330、X178、P138和HC)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强,耐旱系数较大,胁迫解除后植株恢复生长.9份耐旱性较差的自交系(魯原92、豫12、中黄204、B73、金黄96B、S7913、S37、郑22和综31)随着胁迫强度增大,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相对含水量迅速降低,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减少,复水后植株不能恢复生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耐旱系数是玉米苗期耐旱性的重要特征.随胁迫增强,耐旱性强的自交系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耐旱系数明显大于耐旱性弱的自交系.研究结果为苗期玉米耐旱种质筛选和改良提供了初步信息。  相似文献   
40.
基于玉米胚乳中赖氨酸含量与EF-1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ELISA技术定量检测胚乳中EF-1α含量,进而估测胚乳中赖氨酸含量,建立了辅助选择优质蛋白玉米种质的ELISA技术体系.通过对653份QPM家系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有效辅助选择优质蛋白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