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鉴定了67份山东省高粱地方品种对A_2细胞质不育系的育性反应,筛选出一批保持类型品种,并发现山东高粱地方品种中A_2不育系的保持品种多于A_1不育系的保持品种。  相似文献   
32.
利用32个高粱(Sorghum bicolor L.)核基因组多态性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以69份国外品种为对照,对12个地区的184份中国高粱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粱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国外高粱。中国高粱和国外高粱的等位基因丰度(Rs)和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9.81、0.629和11.52、0.745。中国高粱的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东非(He=0.732)、北美(He=0.707)和南亚(He=0.712)高粱,与南非高粱相当(He=0.609)。不同地区中国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变异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2个地区高粱种质等位基因丰度在3.64~4.88之间,基因多样性值在0.517~0.714之间。吉林高粱地方品种遗传变异最为丰富(He=0.714),与北美、南亚高粱相当。中国高粱与国外高粱之间遗传分化明显,而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地区间和类型间分化极弱。主成分分析(PCA)能够明显区分中外高粱种质但不能将中国高粱按地区或类型分开。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中外高粱间的遗传变异占全部参试材料遗传变异的20.43%。中国高粱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地区内材料间(占总变异91.94%)或生态区内材料间(占总变异94.97%)。在品种类型方面,中国高粱绝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穗型内材料间(占总变异97.93%)。本研究支持中国高粱外来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33.
利用SSR标记技术检测玉米杂交种纯度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玉米子粒DNA提取、SSR扩增片段检测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以4个利用常规种子贮藏蛋白质电泳技术难以鉴定纯度的玉米杂交种及相应自交系和9对玉米SSR位点引物为材料,分别筛选出适合这些不同杂交种纯度鉴定的SSR位点引物,建立了一套利用SSR标记进行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技术规程.该程序包括从粉碎干种子提取DNA和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SSR扩增片段,对仪器设备要求较低、简单、快速,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4.
利用SSR标记进行品种权有争议品种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涉及作物品种权争议的事例逐年增加,仅根据形态学性状进行鉴定不易作出明确的结论。本文提出利用SSR标记的多等位基因、共显性遗传特性和SSR分析技术重复性好的特点,通过比较争议品种之间和争议品种与亲本间SSR位点上等位基因的异同,进行品种权有争议品种的鉴定,并就具体鉴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正>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简称DUS测试)以形态标记为基础,实现对品种的描述、三性判定和定义品种,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确定的授予品种权的依据。DNA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又称DNA指纹鉴定,是以一组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基础,实现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指纹信息的检测。旨在探讨DNA分子标记技术在DUS测试中应用的"是"与"非",提出优化DNA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