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本试验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饲养试验通过96头20kg左右的工白×荣昌F1杂交猪分别喂给8种不同成分的日粮,消化试验通过20kg左右长白×荣昌F1杂交公猪12头分别喂给3种不同成分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在20-60kg生长猪无矿物质磷日粮中添加300mg/kg植酸酶,日增重提高14.5%(P<0.05)。饲料效率无明显影响,总磷和植酸磷的全消化道消化率分别提高39.3%(P<0.05)和38.4%(P<0.05),氮的沉积效率增加14.4%(P<0.05),生长猪日粮添加植酸酶对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成分,无氮浸出物,总能和钙的消化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2.
分别选择体重在20kg左右的杜×长×大及长×荣2个杂交组合的健康去势仔猪48头(公母各半),每个杂交组合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以8头猪起试。分别测试20kg、35kg、50kg、80kg及100kg左右时的肉质性状,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杜×长×大肉色评分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上升趋势;杜×长×大肌肉pH1呈直线下降趋势;肌肉失水率2个杂交组合均有升高趋势;肌肉水分含量杜×长×大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下降趋势;肌内脂肪含量2个杂交组合均呈直线上升趋势。2个杂交组合间肉质差异明显,肉色评分、肌肉水分含量及肌内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不同(P<0.05或P<0.01),综合各指标看,长×荣猪肉质优于杜×长×大,特别是在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杜×长×大达100kg时肌内脂肪为2.84%,长×荣则为5.35%。  相似文献   
53.
选用荣昌(RC)猪和杜&#215;长&#215;大(DLY)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采用相对定量RTPCR测定10~120kg体质量时背最长肌中I、2a、2x和2b4种MyHC的基因表达,以探讨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品种及营养对它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1)10~20始,2个品种的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发生显著改变,MyHCI和2x型纤维比例显著降低,而2b型纤维比例显著提高;(2)20~120kg,背最长肌肌纤维的变化规律因品种和纤维类型而异,除MyHC2b外,2个品种的MyHCI、2a和2x型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存在一定差异;(3)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在10~50kg阶段未见品种间显著差异,但在80kg,RC猪的MyHC2b型纤维比例显著低于DLY猪,而2a型纤维比例则正好相反;(4)饲粮营养水平对2个品种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2个品种的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规律及组成存在差异,且纤维组成差异主要表现在80kg,RC猪的MyHC2b型纤维比例显著低于DLY猪,可能与其优良肉质相关。  相似文献   
54.
生产无公害猪肉不仅仅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猪肉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因此,生产安全猪肉,发展绿色养殖已成为当前养猪生产的首要问题。加强对猪肉生产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和兽药使用方面的管理,尽快解决“安全猪肉”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扩大出口贸易,是我国养猪生产及管理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承担了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生猪全程无害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5.
荣昌猪福利化分娩圈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栏设计和建设必须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本着"以猪为本"、注重猪本身的生理需求和行为福利,力求使猪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好改善,实现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健康养殖这一根本原则。分娩母猪栏是规模化猪场猪栏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重中之重,尽管传统分娩圈栏弥补了分娩限位栏的缺点,但是其仍然具有由于提供了母猪较大空间和其打滚行为所引起的较高的仔猪压死率。为此,开展了荣昌猪福利化分娩圈栏关键构件参数的  相似文献   
56.
温度对Fenton法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实验研究了溶液温度对Fenton法脱色甲基橙溶液的影响,探讨了反应过程的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溶液温度能加速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和COD的去除,并能减少Fenton试剂的用量.取1000mg/L的甲基橙溶液,调节pH为3,加热至353K后,加入Fenton试剂,使溶液中Fe^2+浓度和H2O2初始浓度分别为4mmol/L和60mmol/L,反应2.5min后,甲基橙溶液的COD去除率能达到94.23%.  相似文献   
57.
选用体重、体况和背膘厚相近的健康荣昌猪经产分娩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可消化赖氨酸(DLys)水平为0.70%、0.80%、0.90%和1.0%的等能、等氨基酸模式的玉米-豆粕-麦麸型日粮。通过考察其繁育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确定荣昌猪哺乳母猪适宜的DLys水平。结果表明:①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显著影响哺乳母猪发情间隔和哺乳仔猪的窝增重(P<0.05),而对母猪哺乳期失重和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②饲粮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对哺乳母猪血清尿素氮和甘油三酯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血液指标则不受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影响。由此可知,泌乳母猪饲粮适宜的可消化赖氨酸和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8%和15.2%。  相似文献   
58.
为了系统研究荣昌乳仔猪二糖酶的发育规律,为荣昌乳仔猪饲养工艺研究及产业化示范优化补料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30窝胎次、产仔数一致的荣昌乳仔猪随机分为补饲(A)组和非补饲(B)组,A组从6日龄开始补饲,B组不补饲,分别在第0,2,5,8,11,15,19,23,28,30,35天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前、中、后各段)、回肠测定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补饲对小肠中3种二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补饲组乳糖酶活性在空肠段8,11,15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蔗糖酶活性在空肠前段和中段11,15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非补饲组麦芽糖酶在十二指肠19天、空肠前段19,15,28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乳糖酶活性在十二指肠15天、空肠前段和中段15,11天显著高于其他各天(P<0.05)。说明乳仔猪进行补饲能提前二糖酶发挥高活性的时间;21日龄断奶二糖酶活性对补饲仔猪的影响小于非补饲组;21日龄断奶仔猪比28日龄断奶仔猪酶活性的波动更大;乳仔猪乳糖酶活性在8,11,15日龄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9.
季节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除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几大因素可对猪的生产性能构成巨大影响外,养猪的外部环境因素(季节-温度环境)也制约着生产性能发挥,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影响。优良品种其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不仅需要优质全价饲料、健康的状况,同时还必须有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则优良品种的遗传潜力不能充分发挥,饲料的转化率低,猪的抵抗力、免疫力、繁殖能力下降,发病和死亡率提高,造成生产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0.
用新荣昌猪Ⅰ系选育过程中的核心群及育成后的推广扩繁群所产3254头仔猪的乳头数为材料,研究了乳头数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新荣Ⅰ系乳头数的峰值为14头,大群均数13.59±1.46,比导血亲本荣昌猪多0.95个;无论父母本乳头数如何组合,子代平均乳头数总是向总体平均数回归,而并非表现出双亲的均值;公、母猪对乳头数具有相同遗传能力;乳头数与窝产仔数、活产仔数相关系数为0.0636、0.118,而与木乃伊数表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为-0.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