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萎凋程度处理对单芽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试材,进行不同程度萎凋处理,即分别失重20%、30%、40%和50%,后经相同的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得到成茶。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及化学组分与PPO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萎凋程度加重,茶叶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茶黄素(Theaflavins,TFs)和茶红素(Thearubigins,TRs)含量先下降再上升,茶褐素(Theabrownins,TBs)含量则先增高后降低,以失重30%最高,失重50%最低。此外,咖啡碱、儿茶素含量及PPO酶活性,以失重40%萎凋处理最高。综合来看,萎凋失重40%的成品茶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2.
驻芝19号(原品系名驻0019)是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以驻975为母本、驻99141优系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多元病圃多年鉴定、高代鉴定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其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2010年全国(江淮片)芝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驻芝19号平均产量1 262.25 kg/hm2,比对照豫芝四号增产7.62%。种子含油量56.20%,蛋白质含量20.96%。2011年8月驻芝19号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此外,研究了驻芝19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3.
黑茶是我国特有茶类,历史悠久。本文论述了黑茶制作技术理论发展的历史,从加工原理、微生物研究以及成分分析方面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从改进工艺、革新设备、安全生产以及多样化产品开发方面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甄志高  赵晓环  王晓林  段莹 《种子》2004,23(9):64-65
应用种衣剂可促进花生生长和发育,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达,提高百果重和荚果产量,使花生增产11.9%以上,对病虫害防治率为78.8%~100%,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5.
芝麻新品种驻芝1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驻芝14号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驻86036为母本,驻7801优系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后代在多元病圃连续鉴定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芝麻新品种,2002-2004年参加了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4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6.
改变源库比对芝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芝麻新品种驻芝八号高产栽培大田为材料,开花初期人工摘除50%叶片,摘除50%幼蒴,以不进行处理的作对照.结果表明:在处理后前期,摘叶处理虽然单叶光合速率上升,LAI增长速率增大,对叶片减少有补偿效应,但是叶绿素降解加快,含量下降,衰老加快而形成早衰现象,物质积累少,单株重,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匀低于对照;摘除幼蒴处理单叶光合速率虽然降低,但叶绿素含量高,降解速度慢,明显延缓植株衰老,LAI一直处于高水平,物质积累大,蒴果结籽好,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对照和摘叶处理。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花生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升高;种子老化后其出苗率降低,出苗速度慢,幼苗的健壮度降低,根数减少,根体积减少,根干重降低;各生育期相差2~5 d,总生育期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8.
赵绍梅  姜鑫  侯文达  段莹  黄正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54-1756,1778
通过实地考察和应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窑洞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地下窑洞的发展实际,系统分析地下窑洞的历史渊源、优缺点、现状成因和发展方式,论证了保留地下窑洞的必要性,并将其与第三产业捆绑,创新性地提出地下窑洞未来发展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29.
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评价了2001—200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种。结果表明:用加权关联度对花生品种进行评价与用传统产量比较结果一致,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饱果率、出米率在影响产量诸因素中占主导地位,主茎高、侧枝长对产量影响较小,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30.
长期定位施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1997~2003年进行长期定位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花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N肥可以提高花生籽粒产量和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施用NK肥,籽粒中粗脂肪含量降低,施用NP肥,降低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施用PK肥,降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施用NPK肥,显著地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说明NPK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和籽粒品质的形成,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