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为明确"南天黄"香蕉果实的催熟浓度、温度等条件,为生产上催熟提供技术参考.以"南天黄"香蕉果实为试材,比较1、0.8、0.5g/L乙烯利处理后,14、18、22℃贮藏对果实后熟进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利浓度及贮藏温度提高,香蕉果实色差H值和硬度下降速度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香蕉MaWRKY1转录因子在抗冷诱导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外源过氧化氢(H2O2)、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丙烯(propylene)等处理香蕉果实,同时采用外源H2O2、MeJA和脱落酸(ABA)等处理香蕉幼苗,处理结束后,将实验材料放置于7 ℃下贮藏,通过Northern blot技术分析实验材料中MaWRKY1基因表达变化。H2O2、MeJA、SA和propylene等处理均使果实冷害症状推迟2 d出现;处理组果实中MaWRKY1 mRNA积累均早且高于对照组。H2O2、MeJA和ABA等处理也均使幼苗推迟18 h显现冷害症状;处理组幼苗中MaWRKY1基因表达提前且表达量相对较高。相比较这几种外源性调节剂,MeJA和H2O2处理的香蕉果实和幼苗所获得的抗冷效果优于其他生长调节剂,同时MaWRKY1基因表达水平也比其他处理组提前或表达量更高,推测MaWRKY1可能更加积极响应MeJA或H2O2诱导香蕉耐冷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无氧条件对采后菠萝果实黑心病的影响,在三个贮藏温度(15℃,20℃和25℃)下,使用三种CO2和N2充气比例对菠萝进行包装处理,对菠萝果实中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以及菠萝黑心病的发病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三种CO2和N2气调包装在三个温度下均能降低菠萝果肉中总酚含量、PAL活性及PPO活性,抑制菠萝黑心病的发生。另外15℃,10%CO2和90%N2充气比例为抑制菠萝果实黑心病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4.
Dof蛋白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许多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菠萝AcDo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果实诱导抗黑心病中的作用。以菠萝果实为试材,采用延缓菠萝黑心病发生的外源己醛处理果实,处理结束后放置在25℃下贮藏8天,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菠萝AcDofs转录因子在果实抗黑心病诱导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基于菠萝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并克隆到25个Dof转录因子,被命名为AcDof1-AcDof25;0.1%(v/v)己醛处理显著延缓了菠萝果实黑心指数的上升;qRT-PCR分析表明,20个AcDo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中,有18个AcDof转录因子被己醛处理所激活,其中AcDof4、AcDof8、AcDof14、AcDof16和AcDof18等5个转录因子在处理组和对照组果实中表达趋势有较大差异;AcDof13被己醛处理显著抑制。推测这6个AcDof转录因子以不同方式响应了己醛延缓菠萝果实黑心病发生过程,它们可能是黑心病发生的关联基因。  相似文献   
15.
霍山石斛叶转录组中SSR位点信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霍山石斛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为霍山石斛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鉴定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利用Illumina HiSeq X10平台对霍山石斛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Microsatellite(MISA)软件分析霍山石斛转录组SSR的分布频率和重复基元的类型特征,软件Primer 5设计引物。从202080条Unigene中搜到43291个SSR位点,分布在36382条Unigene序列中,发生频率为18.00%,平均每6.08 kb含1个SSR位点,共有463种重复基元,单核苷酸重复占主要地位,发生频率为47.62%,在所有重复基元中,A/T出现频率最高(47.06%)。试验共获得13960条SSR引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柠檬酸处理对鲜切粉葛护色效果的影响,将鲜切粉葛分别放入0.5%、1.0%、1.5%柠檬酸溶液浸泡15 min后沥干,放置塑料托盘中,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5℃恒温恒湿箱中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能有效减轻鲜切粉葛的褐变程度,以0.5%柠檬酸处理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PAL活性和总酚含量,抑制PPO和POD活性,减少丙二醛积累,保持较低的LOX活性,从而延缓鲜切粉葛的褐变,同时提高了总黄酮含量,减少淀粉、可溶性蛋白等营养物质的损失,有助于保持粉葛的良好品质。适宜浓度柠檬酸预处理可显著减轻鲜切粉葛褐变程度,维持较好的营养品质。研究结果为鲜切粉葛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干包类型菠萝蜜“75”株系果实为试材,研究0、500、1 000、1 500、2 000 mg/L 乙烯利(CEPA)处理对菠 萝蜜果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乙烯利处理加速了菠萝蜜果实中淀粉、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促进了菠萝蜜果实 总糖、还原糖、蔗糖含量的升高,提早了有机酸和Vc 含量高峰的出现,显著地降低了菠萝蜜果实在贮藏前期的蛋白 质含量,并提高了贮藏后期蛋白质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1 000 mg/L 乙烯利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主栽品种巴厘的夏季果为试材,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菠萝黑心病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02 mm聚乙烯、0.03 mm聚氯乙烯、0.05 mm聚氯乙烯包装均可降低贮藏菠萝的失重率,减少黑心病的发生率。贮藏15 d时,不同包装菠萝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但0.05 mm聚氯乙烯薄膜包装可维持可溶性总糖含量,因此,0.05 mm聚氯乙烯包装菠萝能更好地保持其品质。  相似文献   
19.
探明低温贮藏期对‘台农1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果实病害、抗氧化水平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采后芒果果实的低温贮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广西百色地区的‘台农1号’芒果为试材,采用10 °低温贮藏果实,分别在贮藏期第0、5、10、15、20、25和30 d时,测定果实中抗氧化能力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总抗氧化能力、多酚氧化酶、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丙二醛、总酚,和果实品质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以及果实发病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贮藏期第15 d,芒果病害开始出现,而且,随贮藏期越长,果实腐烂率越高。贮藏前期(15d以前)果实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和总酚等维持了较高的含量;贮藏后期(20 d以后)果实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开始下降,可滴定酸含量进一步降低。综合以上结果表明,采用10 °低温贮藏‘台农1号’芒果果实,中短期(20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抗坏血酸对采后菠萝果实黑心病发生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巴厘’菠萝为材料,分别用清水和0.2%(m/v)抗坏血酸浸泡处理,研究采后贮藏过程中黑心病发病情况及H2O2含量变化,分析抗氧化物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并结合转录组数据探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抗坏血酸处理有效延缓了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降低了菠萝果实黑心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了菠萝果实H2O2含量,抑制了内源抗坏血酸(As A)含量的减少,增强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在黑心病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防御系统关键酶基因显著响应抗坏血酸的处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基因(GR)均显著上调。【结论】菠萝果实采后贮藏前外源As A处理能够延缓贮藏过程中菠萝果肉As A含量的下降,降低果肉H2O2含量,提高内源GSH抗氧化物含量,同时增加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关键酶的活性,增强菠萝果实的抗氧化性能,延缓采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延长采后菠萝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