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缓释技术:变性淀粉的两种包埋工艺和硅胶垫缓释及其在不同的诱捕器中对储粮书虱混合引诱剂在实仓中对书虱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变性淀粉与琼脂混合后的混合引诱剂不仅引诱的时间延长,最长时间达到5个多月,而且引诱的数量和其它缓释技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另一方面,变性淀粉包埋的引诱剂结合自制的粮堆专用的诱捕器中诱捕效果显著高于硅胶垫包埋的诱芯。说明了变性淀粉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性的缓释剂用于储粮书虱混合引诱剂产品中。  相似文献   
22.
谷蠹的趋光行为及部分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昆虫的趋光性和灯光诱捕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了光源波长、光强、虫龄、虫口密度和饥饿处理对谷蠹成虫趋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谷蠹趋光性较强的波长范围在530nm和575nm,在紫外光区,谷蠹趋光性较强的波长为365、385和395nm。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谷蠹的趋光性随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随着日龄的增加,趋光性先增强后逐渐减弱,10~15日龄成虫的趋光性最强。随着成虫饥饿处理时间的延长,谷蠹的趋光性先增强后减弱,饥饿处理2d的趋光性最强。随着释放虫口密度的增加,谷蠹的趋光性增强。研究结果为谷蠹灯光诱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河南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滩区丰富的滩涂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对滩区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缓解河南省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在阐述河南省黄河滩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黄河滩区开发利用的前景、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目前我国库存粮食中不耐储存粮食的数量巨大,客观上已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粮食新鲜度指标的研究能为储备粮的轮换提供依据,从而减少粮食陈化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目前测定粮食新鲜度的指标如发芽率、脂肪酸值、脂肪氧化酶、淀粉酶、挥发物质等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5.
针对储粮害虫的磷化氢抗性问题,采用电子加速器对磷化氢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米象成虫及大米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0~1000Gy的电子束辐照对两品系米象的致死效应,分析了二者对辐照的敏感性,并研究了0~5000Gy剂量辐照下大米的蒸煮品质。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对两品系米象的致死规律大致相同,二者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电子束辐照对大米的蒸煮品质影响显著,随辐照剂量的升高,大米的胶稠度升高,吸水率、膨胀率和感官评分降低,5000Gy时蒸煮米饭出现明显的褐变。因此,100Gy~3000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不同品系米象的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合区域历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情况,采用数据对比分析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明显,耕地、林地等土地利用方式向城镇、工业园区等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区域固体废弃物、水环境和生态景观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7.
影响粮食生产因素的贡献率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粮食生产贡献率测算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对南宁市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辐照处理在防治储粮害虫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了缓解储粮害虫的磷化氢抗性问题,采用电子加速器对磷化氢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赤拟谷盗成虫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0~1 000Gy电子束辐照对两品系赤拟谷盗的生物效应,并分析了二者对辐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对赤拟谷盗的致死效应与辐照剂量有关,两品系赤拟谷盗的致死规律大致相同。两品系赤拟谷盗成虫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两品系赤拟谷盗成虫经200Gy剂量辐照后不能产生下一代,因此,200Gy可以作为辐照防治赤拟谷盗的参考剂量。本试验为电子束防治储粮害虫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促进辐照技术在绿色储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李天阁  潘元庆  张雷  王争艳  王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49-353,334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入手,分析了平顶山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在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等方法评价平顶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集约利用发展趋势,并结合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如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