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11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对不同外植体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甜高粱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茎尖和茎为外植体的培养可获得甜高粱再生苗,但分化率较低,褐化较为严重;而以叶和根为外植体的培养不能获得甜高粱再生苗;成熟胚作外植体分化率高达98.7%,且未发生褐化。  相似文献   
12.
1 危害症状 小麦全蚀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是典型的根腐病害。所有地上部分的症状,均是由根和茎的基部腐烂所致,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根和茎基部1-2节,一般不再向上延伸。新发病田块,病株常零星成簇分布,麦子抽穗前不表现症状,抽穗后表现零星白穗;老病田块,由于土壤中菌量积累较多,症状显现较早,田间常点片或大片发生,形成若干发病中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轻病田一般减产10%,重病田减产50%以上,该病已成为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除草剂的施用面积与施用量逐年增加,节省了农民治荒除草的时间.但由于人为原因,除草剂的不当使用,除草剂产生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这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手术局部操作因素的关系,为临床预防感染发生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05—2011-05月4年中开展的61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包括全髋和半髋,1人多关节不做统计),其中23例(均为单关节)发生术后感染,对病例感染情况与手术局部操作因素分析对比.结果手术局部操作情况与术后感染有一定相关性.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手术局部操作情况的因素不可忽视.严格术前患者体质评估,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对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家禽业进入了转型期,传统的家禽养殖和经营模式、质量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发展和消费需要。导致家禽的生产性能不高(如死淘率高、产蛋量低、蛋壳质量不好)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较大(肉、蛋中的微生物污染,药物或非法添加剂残留)。这两个主要问题的原因很多,也是当前我国家禽业发展面临的不能忽视的问题。准确把握这些问题及其根源是解决问题、提升家禽业生产水平的基础。 1家禽养殖场生产设施条件差  相似文献   
18.
由于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并存的几率比较高,本研究以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研究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和呕吐毒素(DON)的叠加细胞毒性。细胞毒性试验选用AFB1、ZEA和DON三种毒素作为响应面Box-Behnke设计的三个因素,以AFB1:10、20、30 μg/L,ZEA:150、300、450 μg/L,DON:500、1000、1500 μg/L作为Box-Behnke设计的三个编码水平。利用响应面设计构建得到17组复合霉菌毒素组合,以其对IPEC-J2细胞活力的影响作为参考指标,得到对细胞损伤程度最高和最低的霉菌毒素添加比例。结果表明:经方程预测后,得到细胞活力最低(霉菌毒素毒性最高)的AFB1、ZEA和DON组合为30、150 μg/L和1500 μg/L,经测定细胞活力为32.32%|得到细胞活力最高(霉菌毒素毒性最低)的AFB1、ZEA和DON组合为10、150 μg/L和600 μg/L,经测定细胞活力为53.01%。该结果为多种霉菌毒素叠加毒性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IPEC-J2细胞|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S)-乙酸苏合香酯是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其在多种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及医药、香料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化学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需要有毒有机溶剂及重金属的参与,对环境及人类具有严重的危害,同时得到的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较低.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酶法选择性拆分消旋体化合物,具有高立体专一性和区域选择性、副反应少、产率高、产物光学纯度好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拆分方法.实验表明,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可拆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然而游离酶不易回收且稳定性差,将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游离酶制备成固定化制剂,克服了游离酶对环境敏感,稳定性不高的缺点,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奠定了基础.[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以吸附法固定酶,酶的构象很少改变,因此,酶的催化活力损失较少;且吸附法固定化操作过程简单,因此吸附法在经济上是最具吸引力的固定化方法.硅藻土由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硅藻土表面的多孔性与负电性使其呈现明显表面吸附性,因而被常用做吸附载体.以硅藻土作为固定化载体,对Bacillus sp.DL-2胞内蛋白酶进行固定化,用以拆分制备高光学纯的(S)-乙酸苏合香酯.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及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并测定了制备的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的敏感度及储存稳定性.[结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度40℃,pH为7,固定化时间10 h,载体添加量100 g/L.在最佳固定化条件下制备了固定化酶,优化确定了制备(S)-乙酸苏合香酯的最佳拆分条件为:固定化酶用量为160 mg/mL,拆分时间7 h,拆分温度30℃,缓冲液pH为7.[结论]在最佳固定化及拆分条件下,制备的(S)-乙酸苏合香酯e.e.值可达到96.8%,转化率为73.9%,且固定化酶对金属离子敏感度较低,对反应环境要求较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固定化酶在4℃条件下储存,随保存周数的增加,e.e.值及转化率均逐渐降低,但4周后e.e.值仍能达到90.1%,转化率保持在66.6%左右,具备较高的储存稳定性,为工业化生产(S)-乙酸苏合香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