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5篇
  3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1发病情况 病例1。2008年11月8日,隆化县李某家的1头7胎龄本地母牛难产,主要是胎儿过大,母牛产力不足。采用强拉硬拽的方法把犊牛接下,造成母牛骨盆损伤,母牛失血较多,导致产后站不起来。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索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苑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充分合理利用紫苑资源。[方法]以紫苑提取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苑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65%,超声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5,超声次数为3次。[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苑总黄酮的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适用于紫苑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3.
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berhart-Russell的分析方法,对2007年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品种中,有3个喜肥水类型,4个耐瘠薄型,2个能适应于各种生产水平:产量表现稳定、适应性广的品种有4个,产量稳定性差、适应性差的品种有5个;建议开农53、豫花9916-7-2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94.
为探索刺玫果总黄酮的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添加氯化钠)萃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刺玫果总黄酮的双水相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测试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亚硝酸盐、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自由基阳离子(·ABTS+)的清除率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27%、硫酸铵质量浓度0.21 g/m L、刺玫果提取液体积分数22%、氯化钠加入量为2.0 g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平均萃取率为91.81%。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对·ABTS+、·OH和O-2·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当总黄酮质量浓度分别为0.12、0.30和0.60 g/L时,对·ABTS+、·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90.27、89.60%和96.73%,其清除能力均强于Vc;对DPPH·、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弱于Vc;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95.
刺玫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吉林产刺玫果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性质对照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α-D-(6-O-白芥子酰基)-吡喃葡萄糖基-β-D-(3-O-白芥子酰基)-呋喃果糖(1)、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2)、金丝桃苷(3)、槲皮素(4)、异甘草素(5)、β-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其中化合物1、2、5为首次从刺玫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6.
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及统计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许多作物已构建了较为饱和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这些图谱已定位了很多重要性状的 QTL。综述了近年来花生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以及重要性状的 QTL定位研究进展,包括花生野生种、栽培种、栽培野生种间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抗病性、产量、品质、形态和生理等性状的 QTL定位,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7.
落叶松树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84株人工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为例,研究胸径处树皮厚度(BT)与胸径(D)、树高(H)、树冠宽度(CD)、冠长率(CR)、冠长(CL)和相对高度(RH)的关系。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落叶松人工林树皮厚度模型。结果表明,人工落叶松树皮厚度最优模型为BT=0.4221+0.0583D-0.046H。模型检验(F=32.46,P〈0.0001)及拟合统计量(R2=0.5155,RMSE=0.1507)都表明该模型较好的描述落叶松树皮厚度的变化。这对于合理的经营和管理落叶松人工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8.
设计5种种植密度和4种施肥水平下,对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对远杂9102产量和叶面积指数影响不同,远杂9102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0万株/hm2,最佳施肥水平187.5kg/hm2施磷酸二氢氨。  相似文献   
199.
为了打造优质晚稻,便于其加工储运,平湖市当湖街道积极宣传和推广统一订单晚稻品种。经过前期调研,确定“秀水121”为订单粮食的水稻推广品种。为了确保“秀水121”的优质高产,以“绿色、高产、优质”为目标,栽培上严格实行“科学严谨,肥药双减”的措施,形成平湖市优质晚稻栽培集成技术。与常规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秀水121”平均产量为9402.35 kg/hm2,常规稻品种平均产量为8649.39 kg/hm2,增产752.96 kg/hm2,增产率8.7%,且五优联动订单价比常规稻价格高0.4元/kg,增收930元/hm2。“秀水121”品种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益,值得在平湖市进行大范围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0.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重要技术。为提高黑土冷凉地区大豆产量及品质,采用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黑土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0%有机肥与80%化肥配施效果最优,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株高、主茎节数、根瘤数、单株鲜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其产量为2 429.90 kg·hm-2,与单一施用化肥处理相比,大豆株高、主茎节数、根瘤数、单株鲜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豆百粒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34.5%,与单一施用化肥处理相比,产量提高10.4%。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提高粗蛋白的含量,但对脂肪含量的影响较小。单一施用化肥成本最低,为544.6元·hm-2,其次为20%有机肥与80%化肥混合配施,为651.7元·hm-2;去除肥料成本后,20%有机肥与80%化肥混合配施经济效益最高,达到13 927.7元·hm-2,较单一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