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58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2篇
  51篇
综合类   538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96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丰田118是以优良自交系RDS106-15-7-3-3-4为母本,以丰选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籽用西葫芦一代杂种。短蔓型,植株健壮,不宜早衰,坐瓜性强,单株坐瓜2~3个。老瓜浅黄色,瓜长圆筒形。籽腔大,单瓜籽粒350粒左右,千粒重210 g左右,籽粒洁白、饱满,整齐均匀。籽仁深绿,商品性好,每667 m2产籽量180 kg左右。田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瑞丰9号,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2.
为对秸秆覆盖混埋还田耕整地技术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需要研发配套圆盘耙联合整地机具,机具研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受秸秆影响的堵塞问题。通过进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索独立连接圆盘耙单体排列参数对秸秆堵塞问题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对应机具通过性评分为3分的三个因素临界值:耙片间距为275 mm,横梁间距为900 mm,错位间距取值全部满足试验要求。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耙片排列参数对机具堵塞影响主次顺序为耙片间距B,横梁间距L,错位间距S;机具通过性的较优组合为耙片间距325 mm,横梁间距1 100 mm,错位间距0 mm。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机具排列参数耙片间距和横梁间距对机具堵塞影响显著,错位间距对机具堵塞影响不显著。正交试验回归分析结果得到拟合度较高的机具通过性回归方程:T=0.833B+0.667L。本文试验结果为圆盘耙联合整地机的开发与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3.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交联微球制备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为包埋剂,选取交联时间、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用量比(SA ∶ PVA)以及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总浓度为影响因素设计L49(52×7)正交实验,探讨包埋的最佳理化条件。以包埋材料的成球效果,包埋小球的硬度、弹性及微观结构为考察指标,比较包埋小球性能,探讨包埋条件。结果发现当SA ∶ PVA为7 ∶ 3,总浓度为4%,交联时间为24 h时包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4.
先对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误区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兽医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期望能够为兽医防治动物疾病做出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边界病(border disease,BD)是由边界病毒(BDV)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羊不孕、流产和死胎,以及羔羊体型异常,多毛,震颤,因此又称"多毛震颤病","茸毛症"。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持续性感染的羔羊是该疾病在绵羊中传播的潜在主要传染源。山羊相对绵羊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流产。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BD疫苗,做好生物安全防控,严格饲养管理,及时对疑似染病动物特别是持续性病毒血症绵羊的检测和淘汰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现对该病的流行现状、病原学、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人员及养殖户加强对BD的认识,做好疾病的相关预防工作,减少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同步鉴别高致病性PRRSV毒株(HPPRRSV),根据PRRSV囊膜蛋白GP2基因保守序列和HP-PRRSV特有的Nsp2基因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通过双重一步法RT-PCR不对称扩增和双重微球杂交反应,建立了双重液相基因芯片方法。对12株PRRSV以及其他12种猪病原体的检测显示,该法能特异性检测12株PRRSV毒株并准确鉴别其中7株HP-PRRSV,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对PRRSV、HP-PRRSV病毒液的检测低限均小于每个反应0.5TCID_(50);其组内、组间检测变异系数均10%;检测55份疑似临床样品并与商品化荧光RTPCR试剂盒比较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8.2%(54/55)。研究结果为适应临床快速检测PRRSV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丰富米尔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iricola,EMI)的防治方法,筛选对伊丽莎白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采用稀释涂布法对蚓粪中的EMI拮抗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了分离菌株LM-7的分类地位;研究拮抗菌株LM-7对EMI的最佳抑菌条件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结果显示,LM-7为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在PDA培养基上对EMI的抑菌效果最佳,圈径比为11.13。LM-7胞内含有聚酮合酶基因PKS-Ⅰ、PKS-Ⅱ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基因(NRPS),抑菌活性成分与非核糖体多肽和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有关,其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外分泌物中。研究表明,LM-7菌株可作为防治EMI的备选菌株,其发酵液具有开发为新颖结构活性化合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8.
<正>本报讯日前,第二届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及联合会三届四次理事会议在北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联合表彰了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29.
合作社作为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有效形式,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合作社仍然存在诸多的限制性因素,基于上述现象,从合作社参与者的角度剖析了影响合作社社员利益实现的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社员的资源禀赋、数字化生产能力,以及合作社参与程度三个角度筛选显著影响变量,并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表明,合作社中的约束机制、社员数字化能力等显著影响了社员的利益实现.未来应当加大合作社社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数字化生产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高社员的复合生产能力;引导青壮年劳动力的加入,改善合作社的内部结构;健全合作社内部的利益约束机制,健全劳动合同,保障社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30.
水闸的闸室、两岸连接建筑物、上下游连接建筑物等大都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砌石结构,在运用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混凝土表层损坏、裂缝、渗漏和下游冲刷破坏等.下面就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养护与修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