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蓝狐卵母细胞的体内外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蓝狐卵母细胞成熟时间和超数排卵后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了研究。采集间情期 (11~ 12月份 )蓝狐卵巢 ,用切割法回收卵泡中的卵母细胞 ,每个卵巢平均获得 8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s:cumulus oocyte complexes,480个卵 / 6 0个卵巢 )。COCs在成熟液 (TCMI99+10 %FCS+10 μg/ L EGF+10 IU/ m L PMSG+10 IU/ m L h CG)培养 ,并在不同时间将卵母细胞固定、染色观察其成熟阶段。结果表明 ,核网期卵母细胞在培养前的比例为 80 .70 %(P<0 .0 1) ;GV期卵母细胞在培养 2 4h比例最高 (34 .0 4%,P<0 .0 1) ;GVBD期卵母细胞也是在培养 2 4h比例较高(4 4.6 8%,P<0 .0 5 ) ;M 期卵母细胞在培养 48~ 12 0 h比例较高 (P<0 .0 5 ) ,48h最高 (30 .0 0 %) ;M 期卵细胞在培养 72~ 96 h比例较高 (P<0 .0 5 ) ,72 h比例最高 (2 9.41%) ;卵母细胞在培养 12 0 h退化比例最高 (2 2 .2 2 %,P<0 .0 1)。因此 ,间情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 72~ 96 h为最佳。对繁殖季节 (3月份 )蓝狐进行超排处理 ,回收卵巢卵泡中卵母细胞及输卵管、子宫角的卵母细胞 ,固定、染色 ,观察其所处的发育阶段。母狐皮下注射 5 0 0 IU PMSG,48h后皮下注射 2 5 0 IU h CG,一组在 72 h后屠宰 ,结果表明 ,母狐卵巢体积虽然有所增大 ,但没有排卵 ,将卵泡中  相似文献   
62.
为探讨有无初情期和不同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对后备母猪发情及妊娠的影响,随机选择182头有初情期和193头无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其中将182头有初情期后备母猪分为3组,对照组(C1组,62头)、烯丙孕素组(A1组,60头)、烯丙孕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组(APG1组,60头);193头无初情期后备母猪分为对照组(C2组,63头)、烯丙孕素组(A2组,65头)、烯丙孕素+PMSG+GnRH组(APG2组,65头),并且比较不同组间后备母猪的发情集中度、发情率、妊娠率等。结果显示:无初情期A2、APG2组经程序处理后分别于停药后第5~9天、第6天集中发情,有初情期A1组、APG1组母猪于停药后第6~9天、5~6天集中发情;烯丙孕素可显著提高有初情期后备母猪A1组发情率与妊娠率(P0.05),APG1与APG2组的发情率与妊娠率极显著高于C1组、C2组(P0.01),且APG1、APG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隐性发情后备母猪妊娠率APG1、APG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有无初情期显著影响后备母猪定时输精处理的效果,利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可使母猪发情集中度、发情率、妊娠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3.
养猪生产中产(活)仔数和胎儿初生重是影响母猪繁殖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但产仔数和初生重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母猪繁殖生产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如何提高仔猪初生重并降低初生重变异。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饲料原料,其制作原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期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应用于母猪妊娠后期可调控仔猪的胎盘发育和初生重。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能量、功能性添加剂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简述了氨基葡萄糖的性质、来源及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母猪妊娠后期使用氨基葡萄糖在维持胎儿果糖浓度稳定、促进母猪胎盘发育和改善胎盘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分析了氨基葡萄糖通过促进胎盘基质和胎褶双分子层发育、刺激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增强胎盘功能等途径调控胎盘发育、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可能的机理;提出了氨基葡萄糖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4.
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自从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以来,不断改革、探讨和完善牛生产实习的基地设备和课程内容形式,并建立了模块化教学模式,把生产实习分为生产环节、技术环节、科研参与环节、兴趣拓展环节,从而提升了学生参与度,不断克服学生和教师因素对生产实习效果的影响,完善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65.
靓精是一个消毒剂的新产品,可用于精液常温保存过程的微生物污染的预防。为了确认靓精对精子、卵子以及早期胚胎的影响,本实验利用病原抑制实验筛选出的三个靓精浓度,0.5%(v/v)、0.75%和1%,并分别添加至精液稀释液、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液、胚胎的培养液中,观察靓精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胚胎发育、精子活力以及受精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处理浓度的靓精对卵母细胞的成熟质量、体外发育能力,精子的运动和受精能力均无显著影响。因此,靓精作为广谱消毒剂,可以在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中添加,以改善精液保存品质。  相似文献   
66.
产仔数是影响母猪繁殖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遗传力较低的性状,因此通过提高营养手段来增加产仔数是一个最为直接简便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精氨酸、N氨甲酰谷氨酸、叶酸等营养因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DNA甲基化修饰是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调控基因转录、染色体结构稳定、基因印迹、X染色体失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尽管DNA甲基化是一种稳定的修饰,但其在个体发育进程中是动态变化的。目前,人们对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修饰研究还不全面,随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进步,其在早期胚胎中的功能也逐渐揭示。作者主要论述了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发现及其调控作用和DNA甲基化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DNA甲基化修饰是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调控基因转录、染色体结构稳定、基因印迹、X染色体失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尽管DNA甲基化是一种稳定的修饰,但其在个体发育进程中是动态变化的。目前,人们对早期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修饰研究还不全面,随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的进步,其在早期胚胎中的功能也逐渐揭示。作者主要论述了DNA甲基转移酶(DNMTs)的发现及其调控作用和DNA甲基化在早期胚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batch management system)是根据母猪繁殖生产周期和批次间隔,将猪场能繁母猪群体均分成若干批次,对各批次参繁母猪进行繁殖同步化调控,实现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同期配种、同期分娩的高效繁殖生产技术体系.因此,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实质是批次化繁殖.综合考虑母猪群体规模、猪场配种妊娠栏舍、产...  相似文献   
70.
母猪定时输精是通过对母猪发情、排卵过程实施同步化调控,在预定的时间对母猪进行人工输精,最终达到批次化生产目的的一项繁殖新技术,具有降低成本、避免漏配、便于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其中调控母猪发情常用的激素包括烯丙孕素、PMSG/eCG、PG600;调控母猪排卵常用激素包括GnRH及其类似物、hCG、pLH等。本文主要对母猪定时输精中常用激素进行介绍并综述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