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莲膨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上,并能快速缓冲张力,使植物细胞壁松驰的蛋白质。以中国莲幼叶总RNA反转录所得的cDNA为模板,设计简并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expansin部分序列,经克隆测序,得到长度在531-532bp的序列共3个,编码177个氨基酸,而且均存在expansin的保守区域。与其它物种,如杂交杨树、烟草、杂交葡萄、野马铃薯、樱桃等物种的expansin相比,核苷酸相似性为84%-8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6%-99%。莲expansin的成功克隆为研究莲的生长发育以及莲品种的改良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当亲本间的数量性状的差异仅为1对基因时,该数量性状位点(QTL)与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位点连锁值测定的2个无偏估计量及其抽样方差,以及当亲本间数量性状为多基因差异时,分别地数量性状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加性显性混合效应与标记基因的连锁关系进行检验的3个统计量。最后对上述2个估计量和3个统计量的意义、应用范围及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魔芋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茎尖剥取材料是无菌试管苗.刚剥离的茎尖需要预培养30 d,然后将膨大的茎尖四周给予伤口后再转接到MS 6-BA 0.6 mg/L NAA0.1 mg/L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最适培养基是MS 6-BA 2.0 mg/L NAA 0.5 mg/L;切割后的芽在生根培养基1/2 MS NAA 0.1 mg/L上能100%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主要魔芋产区恩施市开展"3414"肥效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产量的影响,并成功拟合建立了产量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魔芋产量,施肥量不足或过量施肥会导致魔芋产量降低;在试验地力土壤条件下,珠芽魔芋最高产量为40 863.4 kg/hm2,此时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5.1、76.5、193.5 kg/hm2;珠芽魔芋最佳经济产量为40 863.0 kg/hm2,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90.1、75.5、189.0 kg/hm2。  相似文献   
15.
对一类在时间或/和空间上划分区段,且设置相同对照的单因素试验资料,提出了相应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并以实例介绍了它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污染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水生植物滤床技术种植水生蔬菜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有效途径,建议让农民成为应用水生蔬菜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主体和受益者,实现治理水体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以PCR技术为基础的RAPD、AFLP、ISSR、S-SAP和SRAP等DNA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对DNA分子标记的应用原理做一简单分析,并主要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分类、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真空包装冷藏生鲜净菜莲藕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去皮去节后切分的生鲜净菜莲藕,经0.03%的强力安杀菌剂杀菌及用0.5%柠檬酸 0.5%氯化钙 0.4%维生素C 0.5%焦磷酸钠组配成的保鲜保色剂处理,用真空袋包装,在0~5℃温度下贮藏,货架期可达60~90d;在5~15℃温度下贮藏,货架期可达30~45d。杀菌剂和保鲜护色剂中均不含有硫。  相似文献   
19.
利用DH群体定位水稻谷粒外观性状的QTL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圭630”和“02428”组合的DH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同时对定位的主效应和上位性进行了环境效应分析。2002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5、4和2个QTLs;2003年对以上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3、4和4个QTLs。其中4个QTLs在2年均检测到,且其贡献率较大。位于第4染色体C22.RG449d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宽,2年内均被检测到。联合2年数据分析分别检测到6个粒长QTLs、6个粒宽QTLs和3个粒形QTLs,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67.7l%、50.08%和29.17%,且影响粒形的3个QTLs同时影响粒长或粒宽。对粒形和粒宽分别检测到4个QTLs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本实验中检测到主效应和上位性对谷粒外观性状均具有重要作用,但上位性贡献率相对主效应较小,环境互作效应更小。  相似文献   
20.
水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籼、粳亚种间杂种F1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水稻穗颈和倒2节间维管束等性状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颈大、小维管束数的遗传力在70%以上, 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的遗传力则在50%以上; 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颈、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这类性状均受多基因控制, 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