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466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10篇
  114篇
综合类   1073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542篇
园艺   21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改良的3×CTAB法提取荷花品种笛女、国庆红、红苔莲的叶片、叶柄和花不同部位的DNA,并对提取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纯度检测和ISSR分析.结果表明,除叶柄中提取的DNA效果不理想外,其余从叶片、花中提取的DNA纯度高、得率高,OD260/280比值在1.80左右,OD260/230比值在2.01左右.以红苔莲的花为试材,对改良的3×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的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选出提取DNA的最优组合.通过荷花基因组DNA的ISSR分析,完全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选取了浙江省安吉县6个不同处理规模的厌氧 潜流型人工湿地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水水质进行全年监测,探讨运行多年后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由于其污水来源不同,水质有较大差异。6个供试人工湿地经多年运行后,对生活污水仍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6391%~8898%,出水CODCr平均浓度低于60 mg·L-1;对总磷(TP)的去除率为6093%~9591%;对氨氮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3444%~7403%和3108%~7139%。秋、冬季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率有轻微下降,但TP与CODCr未受明显影响。进水面积负荷对出水污染浓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氨氮和总氮,面积负荷越大,出水氨氮和总氮浓度越高;水力负荷与出水污染物浓度关联不大,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污染物面积负荷。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验证牛支原体P48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并为后续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Overlap PCR扩增获得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武威分离株P48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P48,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在IPTG诱导下成功获得融合蛋白表达产物rMbP48,大小约为51ku.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在分离牛支原体膜蛋白的基础上应用Western-blot及间接ELISA对P48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P48蛋白主要存在于牛支原体的膜分离相.全菌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实脂蛋白P48位于牛支原体的膜表面.【结论】牛支原体P48蛋白是存在于牛支原体表面的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脂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48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建立高效的牛支原体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75份蕨麻过氧化物同工酶,结果与形态学标记、细胞水平、分子标记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蕨麻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证实蕨麻具有丰富遗传变异,为合理保护与科学利用蕨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检测显示,蕨麻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共出现14条酶带;酶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NTSYSpc 2.1软件计算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14~1.000,平均值为0.681;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基础,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67时分为2大类,第1类为蕨麻,第2类为鹅绒委陵菜。蕨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均较丰富。说明,蕨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在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以金优527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机插、手栽和直播探究播种方式对黔东南地区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有效穗数、高峰苗数依次表现为:直播机插手栽,单位面积成穗率依次表现为:机插手栽直播;(2)直播水稻全育期天数较短(139d),分别比手栽(159d)和机插(154d)全育天数少20d和15d,而手栽和机插水稻生育期天数差异并不大,说明直播水稻比手栽和机插生育期天数显著缩短;(3)有效穗粒数依次表现为:直播机插手栽,每粒穗数依次表现为:手栽机插直播,结实率依次表现为:机插手栽直播,3者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千粒质量依次表现为:机插手栽直播,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依次表现为:直播手栽机插;(4)不同播种方式水稻经济成本以直播水稻最低(8 198元/hm~2),手栽水稻最高(9 860元/hm~2),与手栽和机插方式相比,直播水稻分别比手栽和机插下降了20.27%和4.17%;水稻收益依次表现为:机插直播手栽,直播和机插水稻收益分别高出手栽795,1 416元/hm~2。综上可知,机械的介入一方面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使产量有所提高,为水稻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甜菜与黑麦草、苜蓿、苏丹草分别间作及4种植物各自单作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植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种植植物的修复效果更好;苜蓿单作与间作都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其中甜菜/苜蓿间作PAEs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6.48%;植物单作与间作相比,间作的修复效果高于单作,间作增强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根际微生物对PAEs的降解;就单一污染物来说,DBP和DEHP在污染土壤和植物茎叶中的浓度较其他两种污染物高,两者在土壤中的去除率也较高,其中DEHP为最高,均可达50%以上,DBP的去除率也在40%以上;DEHP在植物茎叶中的生物富集系数明显较低,且单作低于间作,而DBP和BBP的生物富集系数较高。可选择苜蓿作为土壤中PAEs修复的一种高效修复植物,植物间作相对于单作有更好的修复效率,也可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可优先选择作为植物修复的一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97.
为深度开发利用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以60只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番茄红素结晶低剂量组(11 mg·kg-1BW)、番茄红素结晶高剂量组(22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183 mg·kg-1BW)对照组、番茄红素结晶低剂量(11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组(183 mg·kg-1BW)、番茄红素结晶高剂量(22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组(183 mg·kg-1BW),灌胃30 d,测定分析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番茄红素结晶及番茄红素油树脂对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都能显著提升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T-AOC,显著降低MDA含量。说明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都具有抗氧化功能,且番茄红素结晶的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  相似文献   
998.
番茄转录因子LeMADS-MC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阐明转录因子家族MADS-Box对番茄果实成熟的调控途径,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cDNA中克隆LeMADS-MC基因和LeMADS-antiMC基因核心片段,将这2个基因通过酶切分别正向连接到pCAMBIA1300-221载体和反向连接到pCXSN载体中,并用冻融法将重组载体导入农杆菌中。获得的重组载体分别通过PCR及酶切鉴定符合预期结果且测序结果与NCBI同源性高达100%。结果成功构建了适合于番茄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植物表达载体,为下一步通过LeMADS-MC基因研究果实成熟衰老机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以辣椒品种''平椒7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4个水分处理(对照CK、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辣椒开花坐果期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辣椒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及单株产量逐渐降低,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卓梅琴  谭肖英  黄超  胡伟  朱庆玲 《水产学报》2014,38(10):1705-1713
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 Sepharose离子交换、Sephadex G-25凝胶过滤等方法对黄颡鱼肝脏胞质中NADP依赖性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Pc)进行纯化,并研究其相关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IDPc的比活力为7.94 U/mg,亚基分子量为36.7 ku。IDPc活性最大时的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65℃,活化能为81.33 kJ/mol,底物米氏常数KmNADP和KmIC分别为0.056和0.175 mmol/L,底物最大反应速率VmNADP和VmIC分别为9.04和10.51U/mg,催化效率KcatNADP和KcatIC分别为0.16和0.06 min/mg,产物NADPH对IDPc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NADPH为0.034 mmol/L。IDPc的催化作用强烈依赖于金属离子Mn2+、Mg2+,没有金属离子存在时反应几乎不进行,二价金属离子激活IDPc的顺序为Mn2+Mg2+Zn2+Ca2+Cu2+,Cu2+几乎不能激活IDPc的活性。Ca2+和Zn2+既是激活剂也是抑制剂,与其作用浓度有关,Cu2+基本上对其无影响。通过对IDPc系统的酶学性质探讨,能够为深入研究IDPc催化与调节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