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1.
京甜紫花糯2号甜玉米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品质优、口感好,种皮薄,具有很强的糯性且略带甜味,鲜食及加工皆宜,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年试种,总结出建立高效群体、塑盘乳苗移栽和地膜覆盖适期早播、适播期内分期分批播种、有机肥基施为主辅以穗粒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适期采收等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太平洋公海7~9月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2003~2005年7~9月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数据和水温遥感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和上层水温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7~9月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重心有从西南向东北变动的趋势;各月产量重心处水温结构有较大差异,9月混合层深度较7月和8月有所加深,渔场也较后者向北移动;各月高产渔区0~15m温度梯度都在0.25℃/m以下,0~40m温度梯度在0.1℃/m左右,40~60m温度梯度在0.25~0.42℃/m之间。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渔区月产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捕捞努力量、渔区平均日产量和表温是其主要影响因子,对渔区平均日产量影响较大的有表温、0~15m温度梯度、0~40m温度梯度和月份,其关联度都在0.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许巍 《长江蔬菜》2014,(10):48-49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四团地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位于塔城地区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境内,是北疆地区重要的加工型辣椒种植基地。受独特的沙漠气候影响,该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非常有利于加工型辣椒养分和色素的积累。这里生产的加工型辣椒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特点,辣椒产业已成为引领团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本文总结了一八四团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对加工型辣椒种  相似文献   
14.
秘鲁外海茎柔鱼眼睛晶体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从秘鲁外海采集的113尾茎柔鱼(Dosidicus gigas)眼睛晶体的微结构,并对其生长纹的周期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眼睛晶体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直径最大处所处的平面为赤道面,记录了晶体中所有的生长纹,生长带周期性明显,每条生长带由明、暗相间的两条同心的生长纹组成。由晶体核心至边缘,相邻生长纹间隔逐渐变小,没有明显的过渡区。晶体平均直径为7 mm,且平均每天生长7条生长纹。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眼睛晶体生长纹与耳石日龄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性(P0.05)。样本晶体生长纹A与晶体直径D呈指数关系(D=6.88e~(0.000 09A),n=113,R~2=0.578 1),与胴长ML也呈指数关系(L_(ML)=216.25e~(0.000 2A),n=113,R~2=0.463 2)。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眼睛晶体生长纹不具有日周期性,但可将其作为个体生长分析的指标,为我国学者开展头足类年龄生长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文献。  相似文献   
15.
渔船监控系统(VMS)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渔船监控系统(VMS)的功能分析,给出了渔船监控系统的总体思路与设计方案。从船载终端、岸上监控中心、船岸通讯三个方面对VMS的软硬件开发做出了说明。选用高性价比的ARM控制器作为船载终端的主控制器,采用Inmarsat-C卫星系统,近海与内河采用公众无线通讯作为补充,能够达到监控要求,降低了通讯成本,有利于渔船监控系统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2015年和2017年我国远洋鱿钓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专属经济区外海生产调查时所采集的茎柔鱼眼睛晶体为研究材料,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测定了眼睛晶体核心的微量元素,并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法研究了基于微量元素的茎柔鱼地理种群划分。结果显示,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外海三海区之间的茎柔鱼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除Al~(27)和Si~(29)以外)。眼睛晶体核心的微量元素可以用来判别茎柔鱼不同地理种群,总体判别成功率为69.2%,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外海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7.0%、70.0%和52.0%。若将秘鲁与智利外海两海区样本合并后再与厄瓜多尔进行判别,则总体判别成功率上升至89.7%,厄瓜多尔、秘鲁与智利外海分别为95.70%和87.30%。Mg~(25)可将厄瓜多尔与秘鲁和智利的茎柔鱼分开,而Cu~(63)又可将秘鲁与智利的茎柔鱼分开。分析认为,秘鲁和智利外海相互之间较高的误判率说明二者可能共同属于"南半球"种群,而厄瓜多尔由于受不同的海洋环境影响可能属于独立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种群之外的另一个种群。研究认为,茎柔鱼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的差异是判定其地理种群的一种新方法,为其他头足类种群划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又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mm;雌性的又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舷提网捕捞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3年我国大陆成功开发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场之后,秋刀鱼已逐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对于秋刀鱼捕捞技术,在历经刺网、围网等渔具后,现基本以舷提网捕捞作业为主。根据2004年6—10月大连“国际903”号生产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进行探捕调查的生产情况,对秋刀鱼舷提网的捕捞技术,从渔捞设备至捕捞具体操作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拖网阻力计算是拖网研究与设计中重要内容,对于二片式拖网,通常将网身部分简化为圆锥形以计算其阻力,误差较大.本研究提出了二片式拖网水下运行的动态模型,将拖网各部截面近似以椭圆形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对计算模型的分析并借助计算机迭加计算网具阻力,旨为能有效地应用于底拖网的理论研究和设计.经过理论分析,通过FT=FN×sinα+FT×cosα分别求出网片和网囊的阻力后,再加上纲索和主要属具的阻力,就可以得到拖网在水下运行的总阻力.  相似文献   
20.
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7~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叉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mm;雌性的叉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2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