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油菜生态型不育系373S小孢子败育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明确油菜生态型不育系373S的败育时期和特点,利用透射电镜对373S不育系及其正常可育系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373S小孢子发育从花粉母细胞时期就开始出现异常。其特点是花粉母细胞时期,细胞质发生皱缩,核膜不明显;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内出现大量小液泡,亚细胞结构不能区分。内质网遍布绒毡层细胞内;花粉发育到单核期时,花粉外壁加厚正常,但细胞质明显浓缩,细胞内质网分布广泛,但是高尔基体稀疏或基本上全部消失。小孢子发育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细胞核核膜的降解;在单核晚期未发现大液泡的形成;绒毡层细胞中高尔基体显著减少,内质网逐渐增多,但线粒体未观察到异常,到成熟花粉期,花粉粒只剩下花粉空壳。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化学杀雄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型油菜1109及0607为材料,对6种药剂进行化学杀雄效果的筛选,结果表明,每株用药量10ml,喷药2次,1109用Trim的0.25-0.5ug/ml与药剂Pyrm的0.25-3ug/ml浓度处理,1607用Trim的0.25-1.5ug/ml与Pyrm的1.5-3ug/ml的浓度处理,对其有较好的杀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为揭示高油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确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加快陕南地区高油育种进程,利用20对甘蓝型油菜首选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核心引物,对陕南地区65份含油量达40.58%~53.52%的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pc1.10e计算材料间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并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20对SSR核心引物中共筛选出7对最佳引物,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7个条带。供试材料的PIC值分布在0.33~0.86范围内,平均值0.5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4处将65份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群。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利于陕南地区高油甘蓝型油菜的育种工作。加强种质创新,引进外来优良种质资源并加以改造利用是提高陕南地区高油甘蓝型油菜育种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双低自交系312为父本作为保持材料,通过与陕2A杂交,育成了一个新的不育系312A。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在正常气温条件下不育性败育彻底。以312A配制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强,制种产量高、纯度好,用其配置的汉油8号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和陕西省的审定,目前正在西南五省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双低油菜新品种秦油10号在陕西汉中市试种表现,分析出其特征特性、产量水平,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探讨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汉油10号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汉11A 与恢复系116R进行组配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适宜机收、抗病抗倒性强、含油量高的特点。2021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610112。本文介绍了汉油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及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汉油28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14-2016年在陕西南部冬油菜区进行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水平高、适应性广、植株较矮、抗倒、熟期较早、含油量高、适应机械化收获等优点。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本文作者介绍了汉油2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汉油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栽培因子对汉油9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施钾量>播期>磷肥>密度.用降维法分析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氮167.85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磷96.6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钾75.6 kg产量最高;播期为9月11日产量最高,密度为12.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经过计算机模拟寻优,产量大于3 150 kg· hm^-2栽培方案有93套,相应的农艺措施为播期9月9-11日,密度11.70~12.30万株·hm^-2,纯氮量174 ~186 kg· hm^-2,纯磷量为85.95 ~94.05 kg· hm^-2,纯钾量为84.90 ~95.10 kg·hm^-2.  相似文献   
20.
汉油6号是利用甘蓝型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1003-2AB与恢复系06-862杂交选育而成的两系核不育油菜杂交种,杂种优势强,植株繁茂,根系发达,早熟,适应性广,高产稳产。适宜在陕西省汉中、安康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