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39篇
  29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51.
小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是一类受热处理后诱导产生的蛋白家族。从构建的家蚕蛹cDNA文库中获得了一条全长764 bp的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AG30944.1),其开放阅读框(ORF)长561 bp,编码186个氨基酸。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是一条保守性高达85%的家蚕小热休克蛋白20.8(BmHSP20.8),无跨膜结构,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将该序列的ORF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通过亚细胞定位技术研究BmHSP20.8在正常和热激状态下的家蚕卵巢上皮细胞Bm5和BmN中的变化,结果显示热激后BmH-SP20.8蛋白从细胞质往细胞膜方向迁移。有BmHSP20.8表达的大肠杆菌菌株经48℃处理后,其生存率比未表达BmHSP20.8蛋白的菌株高4倍左右,说明BmHSP20.8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能够提高细菌体在高温环境下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52.
为了解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日粮中添加饲料桑粉是否能够促进草鱼生长以及激活草鱼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本试验通过在草鱼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料桑粉以及饲料桑鲜叶饲喂草鱼90 d。称取各组草鱼初始重量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分别于饲喂后0、15、30、45、60、75、90 d尾静脉采血并收集血清检测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在草鱼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料桑粉或投喂饲料桑鲜叶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草鱼生长,但以添加量为6%的试验组效果最好,添加量为9%的试验组次之;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发现,草鱼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补体C3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杀菌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添加量为6%和9%的试验组效果较好。结果说明在草鱼日粮中添加饲料桑粉能够有效地促进草鱼生长,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可用于实际生产,且在生产中建议添加比例为9%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53.
陈健 《江苏蚕业》2007,29(2):51-52
<正>众所周知蚕种是蚕桑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蚕种虽小责任大,它关系到广大蚕农的切身利益,事关蚕桑事业能否健康发展。随着蚕种业竞争加剧,蚕种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及交通的便捷等因素影响,原来邗江区单一的供种状况逐渐被打破。  相似文献   
754.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为冠状病毒,多发于20-80日龄,最早的发生于10日龄,主要表现病鸡生长停滞、消瘦死亡,腺胃肿大出血、胸腺、法氏囊肿大萎缩,本病病程长,有的达20-50天,并发或继发感染其它疾病会加重病情。该病1994年在我县首次报导,并分离鉴定出病原,1996年在周边其它县市也曾发现此病,此后曾一度停息,近年来,该病重又卷土重来,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曾先后接诊数十例,现将诊疗情况总结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5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03S(1/2a型)、681(4b型)主要毒力基因(prfA、plcA、hly、mpl、ac-tA、plcB、inl A、inlB和sigB)的表达水平差异。除应激调控因子σB(sigB)外,H4株主要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0403S与681。膜裂解因子的高表达导致H4更易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而被清除,从而引起毒力下降。本研究为探明这类菌株的弱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6.
Ssu72(suppressor of sua7-1 clone 2)蛋白的命名源于对酵母sua7-1基因突变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在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作用的转录过程中有重要功能。从家蚕蛹cDNA文库中筛选到家蚕Ssu72蛋白基因(BmSsu72)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ORF为579 bp,编码蛋白质含有192个氨基酸残基,具有完整的Ssu72保守结构域,三级结构包含9个α螺旋和4个β折叠,推测α螺旋和β折叠之间可能形成锌指结构。以家蚕蛹cDNA为模板PCR克隆到BmSsu72基因的完整ORF序列,通过构建载体pET-28a(+)-BmSsu72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BmSsu72蛋白,进而利用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到BmSsu72基因随着家蚕的生长发育转录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卵期的转录水平最高,在蛾期的转录水平最低;该基因在5龄幼虫各组织中的转录水平以马氏管最高,卵巢和丝腺次之。Western blotting检测BmSsu72在家蚕5龄幼虫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丝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推测BmSsu72可能与家蚕丝腺的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757.
为了解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于2007年与2009年采集水样、泥样及多种水产品等176份样品。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弧菌,并应用基于编码胶原酶的霍乱弧菌看家基因(vcc)的特异性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霍乱弧菌的总检出率为5.1%(9/176),其中2007年的检出率(5.5%)稍高于2009年(4.5%)。9株霍乱弧菌分离株中,5株来自环境,4株来自水产品。虾类产品中检出3株,而检出这3株霍乱弧菌的虾类产品均为南美白对虾。由此可见,水产品及其养殖加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58.
主要探讨应用Charm Ⅱ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猪肉中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确定制样和控制点设定的方法,评价了免疫反应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验证了青霉素类药物最大残留限量的检测稳定性.90 min即可出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759.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Cap蛋白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能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VP1蛋白是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将这2种病毒蛋白与猪CD40配体(CD40 ligand,CD40L)进行融合表达并展示在杆状病毒表面,构建了rv Ac-Cap、rv Ac-VP1和rv Ac-Cap-VP1 3种重组杆状病毒。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种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总蛋白,证明3种融合蛋白成功表达。纯化的重组杆状病毒颗粒以1×108pfu/只的剂量免疫接种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Cap和VP1的抗体浓度,证明表面展示有Cap和VP1的重组杆状病毒能激发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与PCV2和FMDV商品化疫苗免疫组的抗体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该重组杆状病毒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6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豆腐的品质和需求量越来越高,各种豆腐企业数量也越来越多。黄浆水是豆腐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副产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往往在不加处理的情况下被当作废水排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如何降低黄浆水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如何高效回收利用黄浆水迫在眉睫。根据黄浆水污染的特性,降低黄浆水中蛋白质的含量和减少金属离子的含量是两种减少黄浆水污染的有效手段,可以针对性地控制黄浆水的污染物质,减少黄浆水治理的盲目性,提高处理黄浆水污染的效率。维生素、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乳清蛋白等是黄浆水中含量较高的营养物质,也是目前广泛关注的营养物质,对于这些营养物质利用也是目前黄浆水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概述了黄浆水的来源与污染原因、黄浆水无害化的主要方法、黄浆水的高值化利用,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大豆黄浆水的研究,展望未来黄浆水治理及利用的应用前景,为黄浆水产业化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