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01.
402.
CpG DNA重组质粒对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含CpG基序序列的重组质粒(即CpG DNA)作为免疫佐剂,评价其对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结果表明:CpG DNA重组质粒与猪口蹄疫灭活病毒抗原疫苗配伍免疫小鼠,CpG DNA重组质粒对小鼠具有较强的免疫佐剂效应,能促进口蹄疫病毒抗原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其抗体滴度是空载体疫苗对照的2倍.CpG DNA重组质粒与商品化猪口蹄疫灭活疫苗配伍免疫试验猪,其增强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滴度最高可达标准疫苗的4倍以上,也显著高于空载体疫苗对照;与病毒纯化抗原配伍免疫动物,攻毒后其免疫保护效力的PD50高达13.00,远高于标准疫苗对照(PD50> 4.69).在CpG DNA重组质粒剂量选择试验中,含低剂量的CpG DNA疫苗(50、200μg·头份-1)都比高剂量组(500 μg·头份-1)诱导的抗体滴度高,其中50和200μg·头份-1的CpG DNA剂量,在接种后14~32 d诱导的抗体滴度高达1:1 500,是标准疫苗的4~5倍,而500μg·头份-1剂量诱导的抗体仅是标准疫苗的2倍,说明CpG DNA重组质粒在低剂量时即可发挥强烈的佐剂效应.研究表明CpG DNA对猪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疫苗有较强的免疫佐剂效应,且使用剂量低,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03.
为筛选牦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差异性基因,以刀豆素A(ConA)和脂多糖(LPS)联合刺激的PBMC cDNA为实验组,未经诱导刺激的PBMC cDNA为驱动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丝裂原诱导刺激PBMC的消减文库并对其部分阳性克隆进行了EST序列分析.从消减文库中随机挑取16个阳性克隆,进行PCR鉴定,显示克隆的重组率大于93%,插入片段大小大部分集中在200 bp~1 000 bp之间.随机挑取100个克隆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初步获得27条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其中24个为已知基因,3个为新ESTs序列;随机选择非重复的6个差异表达的序列设计引物,以半定量PCR方法验证其消减效率.结果显示,均从构建的消减文库中扩增到目的片段,其中5个为诱导性差异表达分子,1个为诱导特异性表达分子,说明该文库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牦牛PBMC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并高通量克隆鉴定了相关功能基因片段,表明该技术手段有助于快速发现牦牛新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404.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中一种对小型害虫极具控害潜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天敌南方小花蝽对云南小春作物上常见蚜虫的捕食能力和喜好性,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雌雄成虫对不同组猎物的捕食喜好性.选取云南小春作物上3种主要蚜虫种类:烟蚜Myzus persicae...  相似文献   
405.
陈国华 《种子世界》2000,(11):45-45
1 种株选留。茭白依靠分蘖和分株进行无性繁殖,常采用两种留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把品质优良的秋茭老墩在12月份割去上部残株枯叶,整墩或劈半墩连泥挖起,寄植于秧田,待新茭苗长到20cm以上时,把茭墩挖起用快刀顺着分蘖纵切分开,每小墩分蘖苗1—3株,可直接种于大田,该方法多应用于茭白春栽。第二种方法,在夏茭采收旺期时将品质优良的茭白选定留下,待茭白老青后,当老茭上产生的蘖芽有2~5cm时连根拔起,割去上部叶鞘直接种植大田。该方法多应用于茭白夏栽。  相似文献   
406.
在"宁波大学3#培养液"配方的基础上,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维生素B1和B12等主要营养元素对翼茧形藻(Amphiprora alata)生长繁殖的影响。获得了以天然海水为基础的翼茧形藻优化培养基:40 mg·L-1Na NO3-N、8 mg·L-1KH2PO4-P、0.5 mg·L-1Fe SO4-Fe、20 mg·L-1Na2Si O3-Si、0.1mg·L-1Vitamin B1和0.05 mg·L-1Vitamin B12。用优化培养基与"宁波大学3#培养液"对比培养翼茧形藻,结果表明,培养第2~7天,优化培养基比"宁波大学3#培养液"收获翼茧形藻的生物量(细胞密度)每天分别提高了1.45、1.83、2.12、2.26、2.32和2.40倍。  相似文献   
407.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是世界著名的濒危礁栖鱼类,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波纹唇鱼的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将其全过程划分为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6个阶段,共26个发育时期。波纹唇鱼的受精卵为无色透明的浮性卵,圆球形,卵径为(635.6±50.0) μm,具油球1个,其卵径显著小于多数海水鱼类。在水温27.7–29.0℃、盐度30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15 h 30 min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305.5±50.0) µm,卵黄囊前部长于仔鱼头部,且油球位于卵黄囊的最前端。结果显示,波纹唇鱼卵子较小,胚胎发育较快,其较快的胚胎发育与较小的初孵仔鱼可能是导致胚后发育阶段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8.
蚧壳虫天敌昆虫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蚧壳虫危害严重和防治现状,从蚧壳虫构造特点、天敌资源、生物防治成功事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了蚧壳虫化学防治的效果及产生的副作用,生物防治在蚧壳虫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物防治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对蚧壳虫生物防治作了客观的评价和展望,认为蚧壳虫生物防治将成为研究热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9.
罗非鱼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针对我国罗非鱼加工产品品种单一、加工水平不高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罗非鱼鱼肉的加工新技术,同时简要介绍了罗非鱼加工的下脚料如内脏、鱼骨等的加工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