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29篇
  40篇
综合类   251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本试验探讨氨基多糖纳米微粒(Chitosan nanoparticle,CNP)对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以巨噬细胞株RAW264.7为腹腔巨噬细胞模型,分别作用RAW264.7细胞12、18 h及24 h后,运用RT-PCR半定量法分析TNF-α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NP有明显的提高TNF-α mRNA表达量的作用.CNP组TNF-α mRNA表达量12、18 h及24 h分别为91%、63.2%和152.5%;对照组TNF-α mRNA表达量12、18 h及24 h分别为78.9%、51.2%及109.3%.CNP组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段mRNA表达量相比均有所提高,提高了15.3%、23.4%及39.5%.其中CNP组24 h TNF-αmRNA表达量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CNP能提高巨噬细胞株RAW264.7 TNF-α mRNA的表达,因此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02.
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是潍坊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前沿,是当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提供农业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农综区")是乡村振兴的试验区、先行区,是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的"样板间".文章阐述了区域农业科研机构与农综区建设对接具备的优势、对接的主要内容,并从加强对接交流、深...  相似文献   
503.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氮、磷收支研究及养殖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氮(N)和磷(P)收支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放养季节、虾苗品系以及是否进行分段养殖引起养殖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饲料是最主要的N和P输入源,分别占池塘N和P总输入的91.76%~93.68%和94.55%~96.97%。收获对虾输出N和P分别占总输入的29.46%~40.46%和12.64%~17.41%,随养殖废水排出的N和P分别占24.63%~54.52%和23.03%~59.02%,沉积在池塘底部的N和P分别占14.10%~44.59%和27.59%~62.25%。放养季节和虾苗品系对养殖效果有显著影响。夏季组(ZS)对虾平均生长速度达到0.175g.d-1,分别比秋季组(ZF)和冬季普通组(ZW)高73.0%和139.3%。ZW成活率77.70%~87.75%,显著高于ZS和ZF。与相同养殖季节放养一代苗的ZW相比,放养本地苗的冬季组(BW)养殖成活率62.10%~72.30%,单位面积产量8821~9878kg.hm-2,均显著较低。采用分段养殖的冬季标粗组(ZWb)养成池塘单造使用周期缩短56.13%。  相似文献   
504.
LrrG蛋白是无乳链球菌较保守的表面蛋白之一。为获得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LrrG蛋白并探讨其在罗非鱼体内的免疫原性,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人源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LrrG基因。分析表明,其ORF为2 361 bp,编码786个氨基酸,与人源无乳链球菌LrrG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8.48%。LrrG蛋白含有3个保守的LRR结构域,并可形成多个抗原表位。将LrrG基因片段克隆转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LrrG,E.coli BL21(DE3)22℃诱导表达6 h。SDS-PAGE显示,诱导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108.9 ku,并且该重组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2种形式存在。经His Bind亲和柱纯化及超滤管浓缩后,LrrG可溶蛋白浓度达3.40 mg/mL。鱼体注射免疫实验表明,LrrG可溶蛋白对罗非鱼的相对免疫保护率达69.28%,且免疫后4周的血清抗体滴度为1∶800。该研究为深入探讨无乳链球菌LrrG蛋白作为罗非鱼基因工程疫苗的潜在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5.
从蛋鸡养殖场采集疑似"心包积水-肝炎综合症"蛋鸡的肝脏,分离病毒,处理后接种于SPF鸡胚。应用PCR方法扩增Ⅰ群腺病毒hexo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将分离的病毒感染30日龄健康雏鸡,观察感染后鸡群临床症状和病死鸡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分离的3株禽腺病毒病毒基因同源性为100%;与Ⅰ群腺病毒血清4型同源性为99.8%;与Ⅱ群禽腺病毒和Ⅲ群禽腺病毒同源性为43.1%~78.6%;病毒感染雏鸡后,第3 d出现鸡只死亡,第5 d达到死亡高峰期,整个试验阶段鸡只死亡率达到60%,解剖、死亡鸡可见典型心包积液-包涵体肝炎症状,肾细胞中出现空泡和坏死。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1株Ⅰ群腺病毒,命名为Ⅰ群腺病毒湖北株。  相似文献   
506.
【目的】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地方品种以及利用它们创制的育种原始种质,具有大量未被育种利用的遗传变异。但是,由于普遍具有明显缺陷、产量潜力低,育种家不愿意用,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育种原始种质的利用效率不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根据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和以地方品种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工程材料的育种实践,总结建立原始种质的高效育种利用技术体系。【结果】建立了“育种原始种质-顶交-两段选择”育种体系,利用小群体选育出7个新品种,同时利用6RS.6AL易位系选育的含黑麦抗白粉病基因Pm56的新品系参加了四川省区域试验。【结论】顶交可以导入原始种质的有利位点、同时改良综合性状,有利于重组累积不同品种亲本中的有利位点、赶上育种家的遗传改良步伐,也有利于原始种质与其他亲本间不同遗传变异的协调匹配。两段选择降低了选择难度、提高了选择效率,尤其是第一段选择聚焦于淘汰遗传上相对简单的关键缺陷性状,选择标准简单、易操作,而且符合中选标准的植株少,从而选择难度小、工作量小。育种实践表明,基于原始种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07.
陈雪  龙芳  姚南 《食用菌》2023,(4):25-27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的香菇品种,进行10个香菇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香菇0912适宜中高温出菇,出菇效果好,生物学效率、产量最高,抗杂性强,品质优;香菇808、香菇130、庆元212适宜中温出菇,生物学效率较高,抗杂性较好,品质较好;香菇135适宜中低温出菇,生物学效率较高,抗杂性较好,品质良好。上述5个香菇品种均适宜在贵阳市栽培。  相似文献   
508.
杂合子的鉴别是香菇杂交育种中的关键步骤,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别香菇双单杂交后代,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区分供体亲本双核的新型I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该技术对香菇野生双核菌株YX7为供体和菌株808孢子单核体为受体杂交获得的40个杂交菌株进行鉴别,并以传统的显微观察与拮抗试验和传统ISSR分子标记技术为对照。新型ISSR分析结果表明:仅拥有供体菌株YX7一个核的特异性条带的菌株有27个,可判定为杂合子;其余13个菌株均判定为非杂合子,其中有11个菌株同时拥有供体菌株YX7两个核的特异性条带,是菌株YX7自身;有2个菌株不含供体菌株YX7两个核的任何特异性条带,属于菌株808的孢子单核体。与传统显微观察和拮抗试验方法相比,新型ISSR技术鉴定出的杂合子菌株更全面,不仅包含前者鉴定出的全部19个杂合子,还包括其无法判断的菌株6个和错判为非杂合子的菌株2个。新型ISSR技术采用单个引物就可确定全部27个杂合子菌株和13个非杂合子菌株,并能根据导入的供体细胞核类别将杂合子归为2类,而传统ISSR技术需采用4个引物才能鉴别出27个杂合子,并且不能确定剩余13个菌株为非杂合子,也不能对杂合子进行分类。综上...  相似文献   
509.
陈雪  胡海波  王灿 《土壤》2023,55(4):779-786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掌握其含量与分布特征可为改善立地条件、建设高效农田防护林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以盐城市阜宁县和淮安市涟水县黄河故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物元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研究区内有林地和无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7个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随着远离河堤,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全磷含量呈减少趋势;有效磷在有林地呈减少趋势,在无林地呈增加趋势。②有林地土壤有机质(2~3级)、全氮(1~2级)含量显著高于无林地,而其余指标与无林地基本一致。③在距黄河故道<0.5、0.5~1.0和1.0~1.5 km 3个区域内,有林地土壤养分等级分别为较丰富Ⅱ、丰富Ⅰ、丰富Ⅰ,无林地土壤养分等级分别为贫乏Ⅳ、适量Ⅲ、适量Ⅲ。可见,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能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氮素的积累,提升土壤养分等级,若在此基础上合理追施磷肥,能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10.
本研究旨在探究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对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及肺损伤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6组,包括对照组(Con)、低剂量唾液乳杆菌组(L)、高剂量唾液乳杆菌组(H)、MG感染组(MG)、MG感染+低剂量唾液乳杆菌组(MG+L)和MG感染+高剂量唾液乳杆菌组(MG+H)。Con组、MG组饲喂基础饲料,L组、MG+L组饲喂添加108 CFU·kg-1唾液乳杆菌的基础饲料,H组、MG+H组饲喂添加109 CFU·kg-1唾液乳杆菌的基础饲料,7日龄时给与MG组、MG+L组和MG+H组进行MG感染攻毒,饲养42 d后,通过分析各组鸡的体重、饲料转化率、肺部MG定植量、肺部病理损伤、肺部炎性损伤相关蛋白表达量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来评价唾液乳杆菌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及肺损伤效果。结果表明,MG感染极显著降低肉鸡体重(P<0.01),并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1),而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唾液乳杆菌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均能极显著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体重降低(P<0.01),并极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P<0.01)。饲料中添加低剂量唾液乳杆菌和高剂量唾液乳杆菌均能极显著降低MG肺部定植量(P<0.01);明显改善MG感染所致肺部病理损伤;极显著降低MG感染所致炎性损伤相关蛋白(TLR2、HMGB1、p-p65/p65、NLRP3、Pro-Caspase-1/Caspase-1)表达(P<0.01);极显著降低MG感染所致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含量(P<0.01)。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唾液乳杆菌可以显著缓解MG感染所致肉鸡生长性能下降及肺损伤,该株唾液乳杆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预防肉鸡感染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