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农学   28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培育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软米和糯稻新品系,在经共转化法获得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自交后代中筛选获得国不含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纯合体.对这些纯合转基因水稻的分析表明,其未成熟种子胚乳中Wx基因表达水平和成熟种子中Wx蛋白量较未转化对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转基因水稻成熟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较未转化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个转基因系降低至10%左右,相当于软米的直链淀粉含量,1个转基因系降到了2%以下,形成了糯稻新品系。转基因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后,其胶稠度相应变软,而糊化温度未发生明显改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的大部分农艺性状与受体品种武香粳9号无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成功培育了无抗性选择标记且淀粉品质改良的转反义Wx基因水稻新品系。  相似文献   
82.
水稻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野败(WA)型、红莲(HL)型、包台(BT型)3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粳稻广亲和不育系苏秋A与19个籼、粳恢复系测交,筛选出对以上3种细胞质不育系均具正常恢复力的广谱型恢复系6078。通过回交,将广亲和品种Lemont的广亲和基因导入6078,育成广亲和广谱型恢复系SWR78。经测交鉴定,SWR78对WA型、印水(ID)型、HL型、BT型4种细胞质的10个籼、粳不育系均具正常恢复力。  相似文献   
83.
水稻端四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及染色体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品种中籼3037第9染色体短臂端三体的自交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变异株。该植株叶片内卷,株型偏散,结实率差。分子细胞学鉴定表明,该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比正常植株多2条,多出的染色体均比较小。进一步用来源于水稻着丝粒特异DNA序列(RCS2)以及位于水稻第9染色体短臂上的特异性DNA序列为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证明该变异株多出的染色体均为第9染色体短臂,故该变异株为第9染色体短臂端四体。对变异株的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在所观察的25个细胞中,96%的细胞增加的两个端着丝粒染色体可配对形成二价体,一般不与正常的第9染色体配对形成多价体。但额外染色体形成的二价体在中期Ⅰ容易发生提前解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4.
为研究水稻中氮同化与籽粒蛋白质合成可能的关系,本实验通过Northern杂交分析比较了氮同化关键酶一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OsAS)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OsAS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及其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水平不同,以发育种子中的表达量最高,叶鞘和叶片中相对较弱;在籽粒发育过程中OsAS基因的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具不同种子蛋白质含量水稻品种叶片中OsAS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在籼亚种或粳亚种不同品种内OsAS基因表达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5.
扬农粳1030是扬州大学农学院育成的长粒型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潜力较高、稻米品质较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的特点,适宜在我江苏淮北稻区推广种植.阐述了扬农粳1030的选育过程、试验结果、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86.
秋稻品种Aus373广亲和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us373是典型的秋稻广亲和品种,曾有报道指出,Aus373广亲和基因位于第七染色体上,与RFLP标记RZ488,RG511连锁,该基因暂被命名为Sa(t)^n」3「)。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对Aus373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7.
籼稻矮泰引-3矮生性的遗传分析与半矮秆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籼稻特矮生材料矮泰引-3的矮生性遗传,将其与高秆品种南京6号杂交,杂种F1表现为高秆,F2群体中高秆个体、半矮秆个体和矮秆个体的分离比例符合9:6:1的分离比,表明矮泰引-3的矮生性状受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主效半矮秆基因控制。选取F2群体中的半矮秆个体与南京11号测交,根据测交结果将与sd-1不等位的半矮秆株系鉴别出来,并将新的矮秆基因暂命名为sd-t2;将携带sd-t2的半矮秆株系与南京6号回交,BC1F2的分离情况佐证了sd-t2的遗传效应的确表现为半矮秆。对BC1F2中分离出的3个半矮秆株系的种子进行赤霉素(GA3)溶液的苗期处理,幼苗生长状况表明sd-t2对外源GA3处理敏感。  相似文献   
88.
矮源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矮秆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本世纪水稻育种上最主要的成果之一。追溯水稻矮化育种的历史,大致可以看出有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起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日本在粳稻品种上开始着手矮化工作,逐渐育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中矮秆水稻品种。第二个  相似文献   
89.
利用Aus373/IR36//Balila和Aus373/IR36//秋光2个三交F1群体对秋稻品种Aus373的广亲和性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这两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小穗育性有着明显的分离,呈单峰连续分布。小穗育性的高低与稃尖色之间存在连锁关系。用Aus373/IR36//Balila群体构建第6染色体的RFLP框架图,并对亲和性基因进行了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发现有2个来自Aus373区段对小穗育性有直接贡献,其联合效应可以解释总变异的38.4%。其中位于G200和C基因之间的可能就是Sn5,位于G122和G329之间的可能是另一个亲和性基因。  相似文献   
90.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品种的筛选与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 A为母本与不同品种杂交 ,调查了 5 2个组合 F1 的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结果表明 :这些品种对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的恢复类型较为复杂 ,在所研究的品种中 ,只有 5 .77%的品种对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 ,其余则对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这些对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品种在恢复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就对红莲型细胞质不育系具有恢复能力品种的分布而言 ,这些品种的分布范围较广 ,类型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