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农学   4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配合油菜种植机播、机管、机收等全程机械化报务,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关键。2012~2013年遵义市农技站引进8个油菜新品种,在绥阳县洋川镇进行了油菜不同油菜品种适应机械化服务比较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田间综合性状表现,8个品种中,以黔油22号、黔油29号、黔黄油21号、黔油28号表现较好,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多,产量较高,适宜机播。结合油菜品种田间生育期表现及品质分析,以品种黔黄油21号、黔油29号、黔油22号最适宜全程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32.
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芥酸不育系S45A(四川)与双低品种油研2号测交改良育成的双低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黔油4A与双低恢复系品系油研8907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杂交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6007,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4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5.5kg/hm^2,较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10.95%,其最高产量达3120kg/hm^2。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0.8%,含油量39.63%,硫苷含量34.6μmol/g,饼粕蛋白质含量42.1%;具有丰产、稳产,早熟(较对照油研7号早熟1.92d)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贵州省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33.
李德文  魏忠芬  王军  张太平 《种子》2007,26(11):116-117
黔油17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自育的隐性核不育两用系98-116A与恢复系ZW004组配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00~2002年两年的贵州省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4%,最高产量达209kg/667m2;该品种具有低芥酸(0.22%)、低硫甙(21.62μmol/g)、  相似文献   
34.
甘蓝型油菜"凸耳"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着生“凸耳”与未着生“凸耳”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遗传试验,对其F1、F2、BC1及BC2进行性状观察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凸耳”性状对非“凸耳”性状为显性,受两对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5.
黔油11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1号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黔油11号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生产力>单株角果数>分枝部位>千粒重>分枝数>角实粒数>株高;并建立了产量与各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261.15-1.22x^1 0.89x2-21.51x^3 0.22x4-3.85x5 10.40x6 8.72x7,运用产量主效应值,离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分析表明,黔油11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6.
根据2001~2012年贵州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以及2005~2012年的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资料,对参试品种数量、产量、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油菜区试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水平呈波动式增长,参试品种平均产量较对照增产2.61%,双低品种比例不断提高,2012年双低品种比例达到100%.贵州省油菜品种在贵州省区试中的平均含油量达41.33%,在国家区试中的平均含油量达44.0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7.
黔油早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2108A与早熟优质恢复系ZW3255杂交,鉴选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5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早1号平均产量162.41 kg/667m2,最高产量248.79 kg/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78%;含油量41.16%,芥酸含量2.7%,饼粕中硫甙含量16.42 μmol/g饼;平均全生育期190.4 d.丰产性和稳定性好,抗裂角性较好,适宜在贵州省早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8.
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原代号为黔杂ZW99004)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和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系ZW004杂交选育而成。在2000—200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9·6  相似文献   
39.
迷迭香是原产地中海的一种重要天然香料作物,为了鉴定和分析其生长习性及精油组成特点,以生长在贵州的4种迷迭香资源:绿色直立型、灰色直立型、宽叶半直立型和匍匐型迷迭香为材料,首先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考察,进而利用气相-质谱仪分析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4种迷迭香的生长习性、叶片颜色和形状以及花色等差异显著。4种迷迭香精油主要成分包括α-蒎烯、莰烯、β-蒎烯、桉叶素、樟脑、龙脑和马鞭草烯酮。其中绿色直立和灰色直立型迷迭香α-蒎烯含量较高(依次为17.28%和18.96%),樟脑含量较低(依次为4.29%和7.87%),为近西班牙香型;而宽叶半直立型和匍匐型迷迭香α-蒎烯含量较低(依次为5.82%和8.97%),樟脑含量较高(依次为16.80%和18.64%),为突尼斯/摩洛哥香型。  相似文献   
40.
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张太平  魏忠芬  李德文 《种子》2006,25(8):94-95
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系98-116A与抗逆性强的双低恢复材料ZW 20-4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测交筛选鉴定出强优势组合黔杂2002-4,于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9号。该组合在2003~2005年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产量为150.42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两年平均142、18kg/667m^2)平均增产5.8%。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1.4%,含油量39.93%,硫苷含量37.29μmol/g。黔油19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