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退化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收集的方法,研究各种围封条件下,退化草原在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凋落物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典型草原在封育演替过程中,凋落物呈增加的趋势,以封育10年的凋落物量最高;凋落物的养分,不同年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碳素含量以封育1年的最高,封育10年的最低,氮素则是以封育4年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10种轻基质材料为原料配置16种配方,并在全光照间歇喷雾条件下研究这16个配方对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轻基质对油茶扦插生根有明显的影响,生根率从6.67%到100%不等,含有椰糠的轻基质配方生根情况明显优于不加入椰糠的配方。在含有椰糠的5种配方中,配方12(椰糠∶菌渣∶泥碳土体积比为4∶2∶1)的生根率最高,达100%,且成本在5个配方中从高到低位列第4,成本较低,最适合作油茶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广西荔浦河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为其鱼类多样性保护、河流生态健康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分别对广西荔浦河11个采样点进行鱼样采集,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优势物种,并采用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对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4次采样共渔获鱼类21192尾,隶属于6目17科62属94种,其中鲤科、鳅科、虾虎鱼科、平鳍鳅科和鲿科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0.00%、9.57%、6.38%、5.32%和5.32%,但低于50 g/尾的鱼类占总渔获物数量的98.06%。广西荔浦河鱼类全年优势种有宽鳍鱲(Zacco platyp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伍氏半?(Hemiculterella wui)和鲤(Cyprinus carpio),不同季节存在不同的优势种,春季的优势种为宽鳍鱲、马口鱼和美丽小条鳅(Traccatichthys pulcher),夏季为宽鳍鱲、伍氏半?和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冬季为宽鳍鱲和鲤,其中宽鳍鱲为四季的优势种。广西荔浦河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但空间变化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自支流到干流鱼类群落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结论】广西荔浦河鱼类小型化趋势加重,且鱼类群落结构在空间尺度上变化明显,主要与鱼类自身生物学特征、区域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有关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人类活动对河流鱼类的影响,通过加大保护宣传力度、设置禁渔期、恢复鱼类生境等,更好地保护广西荔浦河的鱼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圆叶双面红为材料,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全光照和半光照)下红花檵木叶色及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月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红花檵木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值均不同程度地下降,而花色素苷的含量明显上升;而11月温度、湿度均较低时,遮光处理的红花檵木叶片中色素比例的变化与8月截然相反。在广西温度较高的季节通过荫网遮挡和适当喷水等措施,能有效延缓植物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RNase 1在鱼类食性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对不同食性的9种鲤科鱼类,包括草食性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杂食性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斑马鱼(Danio rerio)以及肉食性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鳡(Elopichthys bambusa)的RNase 1基因进行鉴定、序列特征分析、进化规律及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哺乳动物不同,9种鲤科鱼类基因组中只存在1个RNase 1基因,序列同源性高,且具有RNase A超家族的序列特征,包括N端信号肽序列,6个间隔的半胱氨酸残基,3个催化碱基形成的催化三联体和"CKXXNTF"序列;系统发育树显示,硬骨鱼和哺乳动物的RNase 1聚为不同分支,鲤科鱼类单独聚为一支;qRT-PCR结果显示,植食性的团头鲂和草鱼、杂食性的鳙和肉食性的翘嘴鲌的RNase 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4种鱼类在肝脏中相对表达量高,在团头鲂和翘嘴鲌的脾脏中表达量也高。以上结果表明,鲤科鱼类的RNase 1的进化与物种食性的关联性不大,但符合物种进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研究其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A_3(200mg/L)和TDZ(0.02mg/L)的处理下毛萼紫薇的种子萌发率较高,分别达31.1%和27.3%;与对照相比较,IAA、6-BA和NAA对毛萼紫薇种子并没有起到催芽作用。  相似文献   
17.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并可造成菜豆严重减产。菜豆是BCMV的主要寄主,不同遗传背景的菜豆对BCMV侵染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目前菜豆抗性基因功能及BCMV的致病机制鲜有报道。为了为菜豆抗性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分子抗病育种提供相关依据,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技术对BCMV(C54株系)侵染感性及不同抗性的菜豆品种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所得数据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ene Ontology(GO)、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以及进行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菜豆品种中病毒的积累量、差异表达基因的定位及一些关键通路对病毒侵染的响应存在共性和差异(如昼夜节律、光合作用、植物-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和一些代谢途径相关通路等)。在接种叶上,Dubbele witte品种(DW,对BCMV侵染易感)与Redland’s greenleaf C品种(RGLC,对BCMV侵染具有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类型上更为相...  相似文献   
18.
刘宁  黄欣  刘寒  王卫民 《水产学报》2021,45(2):161-169
Hox基因家族在调控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组织和器官生长起重要作用,因此这类基因家族被广泛应用到物种进化和发育调控的研究中。为了探究Hox基因在团头鲂中分布,进化及表达调控作用,同时为了探究Hox基因与团头鲂肌间刺发育的关系,研究基于团头鲂全基因组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其Ho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染色体分布、系统进化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在团头鲂基因组中共鉴定出49个Hox基因,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分为5个亚类;其中49个Hox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并分为7个基因连锁群(HoxAa、HoxAb、HoxBa、HoxBb、HoxCa、HoxCb和HoxDa);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Hox基因家族成员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团头鲂和斑马鱼所有Hox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团头鲂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组织转录组结果显示,HoxA基因群集中,HoxA2a、HoxA3a在幼鱼阶段高表达,其他基因在肌肉、肌间刺及结缔组织中表达量低甚至不表达;HoxB基因群集中,HoxB9a、HoxB3a、HoxB8a、HoxB1b、HoxB5a、HoxB5b在幼鱼阶段高表达;HoxB7a、HoxB10a、HoxB9a在成鱼肌肉、结缔组织及肌间刺中高表达;HoxC基因群集中,HoxC3a、HoxC4a在幼鱼阶段高表达,HoxC3a、HoxC8a在成鱼的3个组织都有表达;HoxD基因群集中,HoxD9a、HoxD10a和HoxD11a在胚胎S2期表达量较高。研究表明,Hox基因在团头鲂早期胚胎时期和肌间刺的形成中有表达,提示团头鲂肌间刺的形成可能受Hox基因家族调控。  相似文献   
19.
浅议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符合转变的要求,转变的关键在于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定位的服务职能结构调整的目标取向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主导地位,激化社会与农村互动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职能.  相似文献   
20.
杆状病毒被视为安全和可供选择的生物杀虫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多类害虫。限制杆状病毒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杀虫谱狭窄,杀虫速度缓慢,在试验商品生产中存在技术和经济困难,频繁监测其应用效果比较耗时,气候变化导致其田间药效变化不定等。科学家针对杆状病毒的缺点,尤其是其缓慢的作用速度,正在研究一系列策略,包括增加化学或生物物质的表达量及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其毒素或荷尔蒙。此类策略能提高病毒的活动量和增加其作用速度,并且能够减少幼虫的进食量和进食速度。杆状病毒用于控制鳞翅目昆虫的功效正在接受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