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93篇
  免费   5535篇
  国内免费   4423篇
林业   4550篇
农学   5711篇
基础科学   3011篇
  7390篇
综合类   13405篇
农作物   2510篇
水产渔业   4008篇
畜牧兽医   9786篇
园艺   1687篇
植物保护   3793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1039篇
  2021年   1603篇
  2020年   1787篇
  2019年   2312篇
  2018年   1818篇
  2017年   2333篇
  2016年   2159篇
  2015年   2487篇
  2014年   2526篇
  2013年   3110篇
  2012年   3130篇
  2011年   3210篇
  2010年   3338篇
  2009年   2735篇
  2008年   2655篇
  2007年   2612篇
  2006年   2320篇
  2005年   2012篇
  2004年   1152篇
  2003年   1052篇
  2002年   1191篇
  2001年   1091篇
  2000年   1075篇
  1999年   971篇
  1998年   756篇
  1997年   642篇
  1996年   609篇
  1995年   581篇
  1994年   546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453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189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12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器结构,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可以实现低通,高通,带通,全通和陷波功能,不需要任何严格匹配关系,该结构中使用了6个CC器件,两个接地电阻和两个接地电容,结构十分简单且无源灵敏度很低。  相似文献   
52.
双T-DNA表达载体转化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含有筛选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双T-DNA共转化表达载体pLIN61,经农杆菌EHA101介导,采用子叶节转化法转化大豆,使用除草剂Glufosinate作为筛选剂,获得了一批携带有玻璃苣△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基因大豆,转化效率为2.0%,共转化频率及实际转化率分别为56.25%、1.12%.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玻璃苣D6D已经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玻璃苣△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大豆的转录水平上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53.
上虞市海涂实验农场中心试验区的排水系统,能满足十年一遇的年最大24h降雨,两天内排出的要求。滨海盐土的地下水位高,农田基本建设除用浅、密的排水沟布置外,还应结合平整土地、发展灌溉以及适用的农、林技术等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治盐改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以3个栽培品种的冬芽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茎尖培养生长差异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添加果糖的效果优于蔗糖,而提高蔗糖浓度可以促进茎叶生长;不同品种茎尖的蔗糖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生长良好的品种(剑持)其蔗糖酶活性及酶蛋白含量高于生长较差的湖桑32号和一之濑;茎尖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例差异明显.其中GA、ABA含量及其比值剑持较高,其次为一之濑,湖桑32号最低  相似文献   
55.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菌主要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属II、III、IV。此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高温、高湿、雨水多、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发生较为严重。中国植病工作者对此病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姜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6.
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1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1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184.8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8.3nm,平均长度为403.4nm;2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85.4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046.2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23.3nm,平均长度为549.4nm;3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5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9792.3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9.8nm,平均长度为450.5nm;4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119.3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12586.1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23.6nm,平均长度为520.5nm。  相似文献   
57.
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冻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牛皮肤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得到牛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物,再用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处理,能够纯化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冻存是通过选用6种分别含有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GL)及乙二醇(EG)的保护液,以相同的冻前处理方法,对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缓慢冷冻,冰箱预冷平衡1-2h,逐步投入液氮(-196℃)中保存,再经37℃水浴解冻,Hanks液脱保护剂,以贴壁率评价冻存效果。结果表明,20%DMSO保护液对牛皮肤成纤维细胞表现出较好且稳定的冷冻保护效果,其平均贴壁率达87.9%。  相似文献   
58.
奶牛乳腺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给世界各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炎的致病因素、乳腺的免疫机制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剖析了乳腺特殊的免疫体系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特点,分析阐明了奶牛乳腺炎免疫和治疗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TheApplicationofGIsinSmallWatershedClassificationinLoessPlateauZhuJinzhao,WuBin,BiHuaxing,ZhouChangqingCollegeofSoilandWaterC...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浙江省局部地区国外松纯林受芽流脂病危害较为严重.通过定点现察、分离培养、光镜检查、电镜现察、微量元素测定和用硼砂防治罹病松树等方法,基本查清国外松芽流脂病在浙江省的发生情况,明确了国外松芽流脂病的3种症状顶芽枯死型、丛枝型和枯梢型.国外松芽流脂病是由于松树自身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效硼含量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用喷洒3.0g@kg-1或5.0g@kg-1硼砂溶液防治该病效果显著,防治区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平均下降38.5,松树的年平均高生长量也比对照大14.8cm.表4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