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1篇
  51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猪伪狂犬病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参考GenBank中收录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序列,应用Prim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为632 bp.进行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及符合性试验,建立了PRV的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疑似发病样品进行了检测,PRV检出率为14.6%.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PRV的临床发病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等.  相似文献   
82.
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年的不同耕作措施处理的长期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颗粒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等不同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壤有机碳有显著影响,而对40 cm以下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较小.免耕覆盖处理可以提高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但10~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秸秆还田和常规耕作处理.与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相比,连续5年秸秆还田和免耕覆盖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同时,不同耕作措施也影响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5 cm土层中,免耕覆盖处理的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最高,其次为秸秆还田、浅旋耕和常规耕作处理.与常规耕作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 20~40 cm土层的颗粒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分别提高了7.3%~121.8%、31.8%~49.3%和44.2%~84.6%.  相似文献   
83.
浅析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在矿山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赵伟韬 《北方园艺》2010,(9):133-135
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为例,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在露天矿类矿山公园规划设计的应用,并总结出在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4.
己烯雌酚完全抗原的合成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合酸酐法,将己烯雌酚与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偶联形成完全抗原.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鉴定,并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实验,推算出牛血清白蛋白与DES-HS的结合比是1:25~1:30.以己烯雌酚-牛血清白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进行鉴定,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效价测定,抗血清效价均超过了1:10 000.  相似文献   
85.
利用前期从大庆地区盐碱土中分离得到的3株耐盐碱促生菌(Zobellella、Serratia和Bacillus)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单株菌和复合菌在盐碱胁迫下对绿豆植株生长的影响,并通过Biolog-Eco板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施用耐盐碱促生菌后绿豆根际土壤细菌代谢功能和细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菌株S29处理后,绿豆根...  相似文献   
86.
根据啤酒生产项目的特点,归纳并阐述了该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关注的问题,从而为这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也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提供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87.
以灵芝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结合相关性分析及正交优化法,设计出灵芝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发酵过程中,p H的变化与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相关,但与灵芝多糖得率不相关。而灵芝菌丝球数、菌丝体生物量与灵芝多糖得率都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分别是0.789和0.829。以蛋白胨为基础培养基,黄豆粉、酵母泥可获得最高的灵芝多糖喷雾干燥粉,分别为2.24 g/L和1.89 g/L,玉米粉、麸皮表现一般,中药渣(黄芪、甘草、金银花)效果较差。经正交优化,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黄豆粉10 g/L,酵母泥5 g/L,葡萄糖10 g/L,添加KH2PO4 1 g/L,Mg SO4·7H2O 0.5 g/L。100 L发酵罐验证试验(26℃、发酵72 h),最终收获灵芝多糖喷雾干燥粉130 g(得率4.9%)。  相似文献   
88.
刘爽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84-85
近年来长春市每年绿化面积都以300多hm2的速度攀升,生态园区、居民小区如雨后的春笋不断涌现,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其绿化建设经验主要是:保护并提高原有绿化水平,把绿化融入到城市建筑之中,加大对城市绿化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等。  相似文献   
89.
90.
我国部分省份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摸清我国猪群流行性腹泻的感染状况,[方法]从2011年底到2014年3月,对云南、广西等29个省份开展了猪群腹泻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收集了发生腹泻症状的发病猪群样品(新鲜粪便、肠道组织等),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多种病原检测。[结果]在7021个调查猪场中,出现腹泻的阳性猪场4060个(57.83%)。在收集的1383份腹泻样品中,利用RT-PCR方法检测到PEDV阳性样本686份(49.58%),其中腹泻发病猪样品中PEDV的检出率为67.82%,675份组织样品共检测出PEDV阳性样本86份(12.75%)。[结论]这表明我国猪场PEDV的感染十分普遍。对S基因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我国PEDV流行毒株与已有PEDV毒株可以分为2个完全不同的进化分支G1和G2,G1以CV777和DR13等疫苗株和早期毒株为主,G2则以2011-2013年流行毒株为主,流行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8%-100%,与疫苗株CV777之间的同源性为94.3%-9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