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水产养殖业中的主要病原菌,严重危害该产业的发展。为探究单宁酸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及其转录组的影响,本实验将单宁酸2倍倍比稀释(8μg/mL~8 192μg/mL)后,测定单宁酸对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嗜水气单胞菌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共培养,根据所测细菌OD600nm值(共测24 h),绘制细菌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单宁酸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为2 048μg/mL;浓度低于64μg/mL (临界值)单宁酸处理后不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的生长。因此本实验采用64μg/mL的单宁酸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株共培养,每组重复4次,12 h后提取各组嗜水气单胞菌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构建cDNA文库,再利用随机引物,经PCR扩增、定量后,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通过计算每个样品中r RNA的占比(rRNA%)及碱基的错误率对测序数据质控;采用Bowtie2将获得的各组嗜水气单胞菌测序数据与GenBank中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株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结果...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疫情对企业在交通运输、经营成本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疫情下各类企业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运用Python爬虫方法搜集各类企业数据,基于多准则决策模型,通过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利用G1序列模型以及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主观性、客观性,并通过建立变权理论模型进一步优化指标权重,最终利用优劣解距离法计算评价对象得分,依据评分大小评估疫情对不同类型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并根据混淆矩阵及其一系列评估指标对模型结果进行检验。通过分析得出:建立的模型为经济指标与经济效益评价建立了良好的量化桥梁,具有解决企业经济评价问题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3.
利用吉林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9年日平均气温、水稻发育日期及产量、历史灾情等数据,识别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两种类型冷害事件,并对关键生育期不同类型冷害的致灾强度和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变暖背景下吉林省各测站水稻发育期变化显著,其中移栽日期以提前为主,成熟日期以推迟为主,80%的站点移栽−成熟期间隔天数的气候倾向率为正值,且一半站点增加趋势通过了0.05水平显著性检验。(2)延迟型冷害发生次数在不同年代呈明显减少趋势,主要与移栽−抽穗期温度条件的改善有关;移栽−抽穗期延迟型冷害致灾强度更大。(3)障碍型冷害发生次数在不同年代之间无明显变化趋势,开花期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孕穗期,但孕穗期障碍型冷害致灾强度更大。(4)在空间分布上,延迟型冷害在全区发生频率差异不大,仅严重延迟型冷害在东部地区略高;障碍型冷害在吉林省东部区域发生频率明显较其他地区严重。综上,在全球变暖、农民调整水稻移栽日期和品种更换的共同作用下,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冷害的发生明显减少,障碍型冷害主要在吉林省的东部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4.
吸血性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多以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不仅给畜禽造成贫血和发育不良等危害,同时也会传播多种病原体,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发展。吸血性节肢动物(如蚊子、蜱)体内栖息着大量微生物,经过长期共同进化,这些微生物已经和节肢动物建立起了各种共生关系,在宿主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获取、血液消化、免疫反应、适应环境和病原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吸血性节肢动物与共生菌的关系可揭示吸血性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征,也可为通过调控共生菌的感染模式来防控吸血性节肢动物提供科学依据,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吸血性节肢动物共生菌的种类、研究方法、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本试验旨在对患病小鼠感染的螨进行鉴别诊断,首先,使用透明胶纸法和被毛采集法在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初步确定螨的种类;随后,选定螨18S rRNA基因,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方法,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确认螨的种类。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小鼠感染的螨呈白色,长椭圆形,中央稍宽,前后两端稍窄,有4对足;在螨体后3对足之间有特征性的突起;尾端的尾乳突有2根特征性的后端毛,初步鉴定为鼷鼠肉螨。PCR扩增虫体18S rRNA基因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螨与鼷鼠肉螨的18S rRNA基因序列核苷酸相似性达98.68%。直接镜检结合PCR检测结果,表明患病小鼠感染了鼷鼠肉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