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种抗生素对3种常见鱼类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酸恩诺沙星、乳酸恩诺沙星和乳酸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的体外抑菌活性,本实验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研究3种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对3种水产病原菌的体外药效学特性.结果表明:乳酸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和哈维氏弧菌抑菌效果最好,MIC分别为0.244μg/mL和1.954μg/mL:盐酸恩诺沙星对鳗弧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0.122μg/mL;8 MIC的乳酸诺氟沙星药液在12 h内完全杀灭嗜水气单胞菌,在24 h内也能全部杀灭哈维氏弧菌,8 MIC的盐酸恩诺沙星药液在24 h内全部杀灭鳗弧菌.本研究为3种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阿米卡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试验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了阿米卡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从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阿米卡星抗嗜水气单胞菌活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阿米卡星的杀菌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阿米卡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为1.6μg/mL,MBC为6.4μg/mL,MBC与MIC的比值为4;随着培养基pH值的升高,阿米卡星抗菌活性升高;随着Mg2+浓度的增加,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逐渐减弱;随着血清浓度的增高,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逐渐减弱;随着细菌接种量的增加,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降低;阿米卡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菌曲线表现为2倍MIC、5倍MIC和8倍MIC阿米卡星在1h内的杀菌活性基本相同,随着时间的增加,2倍MIC阿米卡星的杀菌活性开始降低,而5倍MIC和8倍MIC阿米卡星仍然保持着高效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21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体外建立其生物被膜(BF),采用结晶紫法和扫描电镜的方法研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结构,并观察喹诺酮类药物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抑菌率分别为90.5%,95.25%和85.7%,其中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最强,对21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在0.7813μg/mL以下。21株嗜水气单胞菌均可在24~48 h内体外形成较为稳定的BF,但不同菌株之间形成BF的能力有所不同。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环丙沙星浓度在1倍MIC以上即可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早期形成,但细菌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后,较高浓度药物对生物被膜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研究4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产生速率与耐药性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以37℃条件下培养48h为1代,HSY02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06 3μg/m L,HSY01、HSY03、HSY04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953 1μg/m L。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连续传代8代后,氟苯尼考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HSY01、HSY03、HSY0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1.953 1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32倍。HSY0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3.906 3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16倍;且耐药性获得后保持稳定,其消失速率为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大黄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大黄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其对试验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检测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分析大黄素对试验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检测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DNA含量,以探究大黄素对试验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大黄素对试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检测大黄素对外毒素溶血活性和内毒素分泌量的影响及其对感染鲫鱼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大黄素MIC为32μg/mL,可明显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生长。与二甲亚砜(DMSO)对照相比,大黄素浓度≥32μg/mL时,培养液中AKP活性、β-D-半乳糖苷酶活性和DN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大黄素浓度为4~16μg/mL时,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5);大黄素浓度为32~128μg/mL时,培养液中外毒素的溶血百分比为(36.97±3.60)%~(75.15±7.29)%(P<0.05),内毒素的分泌量无显著变化(P>0.05)。鲫鱼注射大黄素[≥64 mg/(kg·bw)]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2×106...  相似文献   

6.
冷楠楠  任强  陈伟  罗万和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7):122-127+133+141
为了探索新疆南疆地区表皮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敏感性,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注射液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测定了氟苯尼考注射液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注射液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的MIC值分别为4,2μg/mL,MBC值分别为16,8μg/mL。与未加氟苯尼考注射液的菌液相比,0.5μg/mL氟苯尼考注射液可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长,0.25μg/mL氟苯尼考可显著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浓度>2μg/mL时抑制效果极显著(P<0.01),呈浓度依赖性;氟苯尼考注射液可降低表皮葡萄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呈浓度依赖性。当氟苯尼考注射液浓度为1/2 MIC时,可在体外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生长(P<0.05);当浓度高于1 MIC时,可极显著抑制表皮葡萄球菌ATCC 35984和临床分离株生长(P<0.01)。当...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采用醇提法提取库拉索芦荟得到芦荟提取物,使用二倍稀释法和K-B法测定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两种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再用嗜水气单胞菌回感鲫鱼,并用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患病鲫鱼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95 mg/mL,最小灭菌浓度(MBC)为105 mg/mL;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 mg/mL,最小灭菌浓度(MBC)为65 mg/mL。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效力与强力霉素、红霉素、奥复星相当,抑菌环直径均为16 mm。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中,对照组鲫鱼死亡率高达100%,而库拉索芦荟治疗组的鲫鱼死亡率降低至20%。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与维氏气单胞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淡水鱼的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现状,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浓度稀释法分别定性、定量检测了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集的26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利用PCR法检测菌株携带氟苯尼考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为15.38%,氟苯尼考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主要集中在2~4 μg/mL,5株菌对氟苯尼考的MIC超过8 μg/mL,1株分离菌具有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结合以往数据及其他省市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已呈较高的耐药率和耐药浓度,且位于质粒上的floR基因阳性菌株有传递该基因给其他种属鱼类致病菌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科学规范氟苯尼考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25种中草药对鲤鱼、青鱼和草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筛选出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牛津杯打孔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25种中草药对3种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黄柏、丁香、艾叶等9种中草药对鲤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0~22 mm,MIC为3. 2~12. 5 mg/mL,MBC为6. 3~25 mg/mL;赤芍、大青叶、茵陈等12种中草药对青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0~22 mm,MIC为3. 2~12. 5 mg/mL,MBC为6. 3~25 mg/mL;赤芍、丁香、黄柏等12种中草药对草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有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2~28 mm,MIC为3. 2~12. 5 mg/mL,MBC为6. 3~25 mg/mL。说明不同来源的嗜水气单胞菌对不同中草药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几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突变选择窗(MSW)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盐酸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卡那霉素对5株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MSW范围,本研究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MIC,平板稀释法测MIC99,以超过1010 CFU接种于药物平板上的方法测MPC,确定了3种抗菌药物对5株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突变选择窗范围.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和盐酸恩诺沙星对5株嗜水气单胞菌的MIC99相差不大,但MPC之间的差异较大:卡那霉素对4号菌株的MPC明显大于其他几种菌株,恩诺沙星对2号菌株的MPC明显小于其他菌株;氟苯尼考对2号菌株MIC99明显大于其他4种菌株,而MPC值均大于128 μg/mL.因此认为,目前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的给药方案虽可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容易导致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中药单味药及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探讨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中药单味药及中药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大小.采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得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试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黄连、诃子、大黄的水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值分别为7.81 mg/mL、15,63 mg/mL、31.25 mg/mL、62.50 mg/mL.五倍子作为主药,分别与诃子、黄连、大黄接一定比例组成的复方的MIC分别为3.906 mg/mL、7.813 mg/mL、15.625 mg/mL.通过对筛选的复方与市场上销售的3种成品复方的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发现本实验室筛选的复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的体外药效学,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在此基础上探究在温和气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加入乳酸恩诺沙星后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乳酸恩诺沙星不同药物浓度(2×MIC、4×MIC、8×MIC)作用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杀菌动力学和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μg/mL和1.56μg/mL,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PAE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若干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百病消、普杀平、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O2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 μg/mL、2μg/mL、2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新配恩诺沙星溶液和室温放置1月后的恩诺沙星溶液对大肠杆菌O2的MIC分别为2μg/mL、4μg/mL、4μg/mL;MBC为4μg/mL、8μg/mL。同时进行的纸片法测定结果表明:O1株、O2株,敏感性感高。而O78株和乌苏分离株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与gyrA基因突变的关系及中药耐药抑制剂对gyrA基因是否具有回复突变作用,以便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复方中药耐药抑制剂的耐药抑制分子机理。用诺氟沙星逐步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ATCC29213,建立了MIC值为64μg/mL、128μg/mL和256μg/mL的耐药突变株;PCR扩增标准株、耐药株和中药处理的耐药株gyrA基因,产物回收纯化后送测序公司测序。gyrA基因测序结果用DNAsis软件分析表明,细菌的耐药性程度越高,碱基突变率增加;gyrA基因氨基酸序列突变分析表明,84位亲水性丝氨酸被疏水性缬氨酸取代,与细菌的高水平耐药性密切相关。中药耐药抑制剂对84位和99位氨基酸突变具有回复突变的作用。结论:中药耐药抑制剂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基因具有回复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大黄、诃子、五倍子、黄连、黄芩5种中药及其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试验测定了5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棋盘交叉法测定了5种中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大黄和黄芩醇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水提物(P<0.05),诃子和黄连水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醇提物(P<0.05),五倍子水提物和醇提物抑菌圈大小相近。五倍子抗菌作用最强,其水提物和醇提物MIC为7.81~15.63 g/L,大黄醇提物和诃子水提物抗菌作用次之,MIC均为15.63~31.25 g/L。选择抑菌作用更强的提取物两两组合,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组合、大黄醇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协同作用;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相加作用;大黄醇提物与黄芩醇提物、诃子水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无关作用;诃子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5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五倍子作用最强,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两两组合、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均可增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熏香燃烟及其不同的溶剂对5种猪场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熏香燃烟的乙醇-DMSO溶解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尤其是对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程度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54±0.19)mm、(8.78±0.26)mm,熏香MIC也分别为78.1 mg/mL和39.1 mg/mL,其次为水-DMSO溶解物,最次为水溶解物。而直接用熏香燃烟熏10~30 min后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熏灭效果,尤其对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的熏灭效果最佳,烟熏10 min后灭菌率分别为(100±0)%、(97±0)%、(94±4)%。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已报道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了 1对可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 893bp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PCR方法。脱脂奶平板产溶蛋白圈的 10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株以及 ATCC796 6检测均为阳性 ,检测的灵敏度可达 2 .0× 10 - 3g/ L的模板 DNA。表明 PCR法在分子水平快速、特异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并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肉汤法富集了大肠杆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的暂定防突变浓度(MPCPr)及防突变浓度(MPC)。结果显示,头孢喹肟对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的MIC和MIC99分别为0.125μg/mL和0.1μg/mLMPCPr和MPC分别为0.5μg/mL和0.256μg/mL,MPC/MIC99比值为2.56。头孢喹肟对50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90和MPC90分别为0.2μg/mL和0.8μg/mL,MPC90/MIC90比值为4。说明头孢喹肟限制大肠杆菌耐药突变的能力很强,ATCC25922的选择指数(SI)仅为2.56,临床分离株的SI为4。  相似文献   

19.
牛支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牛支原体的体外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鉴定的3株牛支原体,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和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表明,牛支原体对环丙沙星的MIC抑菌范围为64μg/mL~128μg/mL,对恩诺沙星的MIC值为4μg/mL~8μg/mL,对红霉素的MIC值为2μg/mL~4μg/mL,对诺氟沙星的MIC值在8μg/mL~16μg/mL之间。牛支原体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最低,其次是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发表的引物序列合成一对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J-1株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脂酶基因,得到一个保守的383 bp基因片段。进一步应用基因组步移技术扩增其两侧未知序列,分别以DraⅠ,EcoRⅤ,PvuⅡ,ScaⅠ,StuⅠ,SmaⅠ6个内切酶酶切的基因组构建6个不同的基因组步移文库,再以基因组步移文库为模板,设计引物向已获得的保守片段两侧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到的两侧序列与保守片段拼接后得到一个3 476 bp的片段,通过DNA Star软件分析,找到一个2 415 bp的开放阅读框,经Blast软件分析,其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 7966脂酶、嗜水气单胞菌AH-3磷脂酶A1、嗜水气单胞菌H3脂酶、嗜水气单胞菌Mcc-2脂酶、嗜水气单胞菌J MP636磷脂酶C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97%、88%、83%和82%。将DNA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发现其包含一个多肽序列(VHFLGHSLGA),这个序列在脂酶中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