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1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壤侵蚀量随着坡度增大而升高,但不成比例增长,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坡度增大到26°时,土壤侵蚀量显著地高于10°,14°,18°和22°小区。坡面覆盖植被后,上述情况明显改变,且能使26°坡面侵蚀量降到允许范围。因此,提高植被覆盖度是控制土壤侵蚀最有效的措施。植被类型不同,其生效也有快慢之差,以草类最快,中耕作物次之,灌丛最慢。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一我省土壤侵蚀的概况与危害性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福建省林多,土壤侵蚀轻。但1958年以后,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时期的破坏以后,我省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福建省土壤侵蚀主要为水蚀与风蚀。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侵蚀坡地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25°以下的未开垦利用的侵蚀坡地,通过多年的开发与整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且建立了水果生产基地。然而,在侵蚀坡地,尤其是在中、强度侵蚀坡地上开垦的果园,土壤肥力尚未得到改善,坡地生态系统仍然较脆弱。因此,在侵蚀坡地果园上必须通过套种绿肥(牧草),以增加园面覆盖和生物归还量,促使土壤肥力的提高和环境条件的改善。研究证明,这是保证侵蚀坡地持续利用的一条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闽南次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结果表明 :下垫面不同 ,次降雨量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也不同。 1顺坡抛荒区的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为线性关系模型 ;2采取了一定工程和植物措施后低坡度区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没有显著关系 ;3采取了工程和植物措施后 14°~ 2 2°各小区的土壤侵蚀量随降雨量的变化遵守 y =axb,且 a >0 ,b >1或 y =aebx,且 a >0 ,b >0的函数规律。这两种函数特征都是一曲率凹向上的图象 ,它表明随着降雨量的增大 ,单位降雨量所引起的土壤侵蚀量在逐步增大。4当坡度达到 2 6°时 ,各工程和植物措施区的土壤侵蚀量随降雨量的变化遵守 y =axb,且 a>0 ,0 相似文献   
17.
闽南侵蚀面积达5000多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20%强,人口密度约450人/km2。水土流失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口密集,由于生产、生活和建设的需要,严重地破坏了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致土壤浅化、沙化与瘠瘦化。治理经验证明:开发性治理,变水土流失区为经济作物区,不但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扩大耕地面积并恢复提高地力,创造土地永续利用的条件。治理原则和方法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成商品化的果林基地;长短结合,提高坡地利用率;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生产后劲。  相似文献   
18.
<正> 前文对河田土壤侵蚀因素进行了探讨,阐明了河田土壤侵蚀严重性的起因,实由于人为对植被的破环而引起。本文就土壤侵蚀与侵蚀土壤的类型、特点及其治理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在我国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是一个多山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80%,所以开发山区发展山区经济是本省当前发展农业主要任务之一,而开垦山区荒地,增加农业生产又是发展山区的有效措施。但是开荒并不是简单的事,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要充分而持久的利用土壤,这里还须要进一步研究。近年来广大农民也曾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积极进行开垦荒山,只因缺乏垦荒的经验,垦了荒地流失了水土,不但得不偿失,还造成严重的灾害。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广大农民中间一点都没有垦荒的成功经验,长乐石屏乡农民就是百年来积累了垦荒的成功经验的好例子。我们亲眼看到了部分地区垦荒的失败教训,也曾到石屏乡实地调查与访问农民的成功的垦荒经验,虽然各地区自然条件、农业技术措施有所不同,但是某些有现成的成功的经验,总可以作为改进的参考。因此,谨将石屏乡垦殖荒山与甘薯生产的调查材料,加以整理,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