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5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695篇
林业   1024篇
农学   1195篇
基础科学   693篇
  781篇
综合类   6562篇
农作物   968篇
水产渔业   515篇
畜牧兽医   3556篇
园艺   1601篇
植物保护   638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598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1019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近年来,我国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辅助系统已经渐入人们的视野,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辅助系统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网络技术、数据库、计算机技术等,通过提升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来实现承担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2.
163.
对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诊断技术、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使用贝尼尔等不同药物治疗该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4.
为揭示肝片吸虫感染对和田羊与中国美利奴羊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质量浓度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以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组经口感染250个肝片吸虫囊蚴。在感染后第0、4、7、16周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的质量浓度,并检测感染16周后肝脏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感染肝片吸虫7周后,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血清IL-2、IFN-γ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田羊感染组血清TNF-α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16周后,和田羊感染组血清TNF-α、IFN-γ质量浓度及其肝脏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血清TNF-α质量浓度及其肝脏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揭示和田羊与中国美利奴羊对肝片吸虫的细胞免疫反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5.
郭莹莹  袁超  于芳  张林  赵静  司可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326-33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农产品品牌逐渐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转变。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居民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品牌价值的响应情况,明晰不同品牌要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的差异性影响,并更准确地判断不同品牌的消费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农产品居民消费市场调研。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产品居民消费市场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农贸市场、商超等传统流通渠道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居民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渠道体系、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为大众提供更立体的农产品消费场景和更快捷、便利、放心的消费体验;另外,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品牌价值因素已有了较为清晰、理性和明确的认知,针对各种农产品的品牌外延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年龄结构、文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会受到农产品的质量、品牌和营销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6.
耕地是宝贵资源,也是重要生产资料。耕地培肥是维持农业耕地的肥力水平、提高生产力的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笔者通过从当地耕地培肥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分析,并针对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完善相关机制,深入研究配套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有提升耕地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7.
运用定性评价法对塞罕坝森林旅游资源自身和开发条件进行评价,可见其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品位高,功能全,开发条件良好,极具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8.
分析中职涉农专业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展示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1 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的选择 农网新建或改造时,配电变压器应依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定位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0.
为了合理选择高原粳稻的育秧时间和育秧方式,降低低温寒潮对幼苗的影响,通过对常规粳稻合系22-2和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幼苗在日温12℃/夜温8℃和日温14℃/夜温10℃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处理,分析测定在处理0、3、6 d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存活率、株高、≥1 cm的根数、叶片凋萎程度、地上部干物质量。结果表明:处理一定时间后,低温可导致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部分低温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株高、≥1 cm的根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都在缓慢增加,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常温对照;随着温度的降低及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凋萎程度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出,2个粳稻品种在同一低温下生长时,随着低温持续时间的增加,植株幼苗的生长越来越缓慢,可能由于处理温度越低,对植株造成的伤害越大,试验中西巨胚1号的耐冷性弱于合系22-2。因此,在生产上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气温稳定通过日温14℃/夜温10℃后才能播种并采取覆膜等保温措施,取膜前应日揭夜盖进行炼苗,取膜后若遇倒春寒,应灌深水护苗,或再次覆膜保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