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恢复措施对云南退化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华  毕玉芬  朱栋斌  周禾 《草地学报》2008,16(3):256-261
采用围栏封育、补播、重建等恢复措施,并以围栏外为对照,研究各措施对不同退化梯度的山地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的数量补播显著高于其它措施和对照(P<0.05);各植被恢复措施对山地草甸细菌数量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补播>自然封育>重建,而对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为重建>补播>自然封育;对土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为自然封育>补播>重建;土壤脲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
为比较系统地探讨Cd2 的生物毒性,作者以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 溶液对四季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外部生长指标及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 浓度较低时,Cd2 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毒害作用较小,一定浓度范围内(0.05~0.5mg/L)还有促生作用,高浓度Cd2 (5~100mg/L)能严重抑制四季豆幼苗根及下胚轴的生长;Cd2 胁迫对四季豆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存在低浓度激活和高浓度抑制的效应,且同一浓度的Cd2 对四季豆幼苗POD、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根系大于下胚轴,Cd2 浓度>0.5mg/L时,根系SOD活性大于下胚轴中的活性;Cd2 胁迫下,四季豆下胚轴和根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根部含量大于下胚轴的量。Cd2 对矮生四季豆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因Cd2 浓度及幼苗部位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3.
利用分别来源于窄叶青8号(ZYQ8)和京系17(JX17)及春江06(CJ06)和台中本地1号(TNI)2个组合的DH群体(分别称为DH-1和DH-2群体),采用非条件及发育QTL分析方法研究水稻茎蘖消长的遗传控制.其中,DH-1群体定位到条件与非条件QTL共44个,分布于第3、12染色体以外的其他10条染色体上;DH-2群体定位到条件和非条件QTL共70个,分布于第7染色体外其他11条染色体上.通过全基因组比较QTL定位,在2个群体间共确定了10对26个处于相似物理位置的QTL位点,其中有6对14个位点均在相同时期内被检测到,很可能包含有控制茎蘖数的主效数量基因,这些QTL位点在显著性、效应值和贡献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对其基因本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4.
据17例腹膜炎的病因分析,继发性腹膜炎占首位,腹腔感染次之,腹腔内误入异物占第3位.胆汁性腹膜炎、肝脓肿伴发的腹膜炎以黄疸为主要特征,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所致的以带血的腹腔积液为特征,腹腔感染所致的以腹腔积脓为主要特征,腹腔引流治疗腹膜炎,排液既充分,又持久,可获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两个水稻DH群体发芽期和幼苗前期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两个不同的加倍单倍体群体,在0.15%Na2CO3胁迫下,以发芽期和幼苗前期的发芽势(GE)等10个性状碱害相对值作为耐碱指标,进行耐碱性状QTL定位比较。碱害相对值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的碱害相对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对碱害相对值进行QTL分析。DH-1群体定位到10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DH-2群体定位到14个主效QTL和15个上位性QTL。两群体定位列线比对发现:1个控制相对根长的QTL,qRRL3-1,两群体定位在第3染色体对应的区域(CT339-G62和RM7-RM3280)。其他性状两群体没有定位在相同的区域,但存在多个重要的数量基因座位,如CT158-CT550、RM3755-RM418和RM1349-RM1061等区域。在这些相同基因座位上两群体都检测到控制不同性状的主效QTL或上位性QTL,耐碱性QTL可能存在多效性、连锁性,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可以相互转化。多个QTL不仅与水稻耐碱性有关,还与多种抗逆性有关。这些结果将有利于耐碱性分子机制的剖析和强耐碱性水稻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56.
水稻抽穗期功能叶叶型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典型的籼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F1经花药培养产生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考察了该群体及其双亲抽穗期功能叶的叶长、叶宽和叶倾角。结果表明,相邻功能叶的叶型特征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所考察的有关性状在DH群体中均表现连续分布,且有一定数量的超亲个体,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特征。QTL分析共检测到52个水稻抽穗期功能叶叶型有关的QTL,它们分布于除第5染色体外的其他11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6.27%---23.30%之间。增效等位基因的聚合能明显调节不同叶位功能叶的叶型,并对其在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紫花苜蓿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姜华  毕玉芬 《草业科学》2009,26(9):105-107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农牧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豆科牧草。以昆明地区引进3个苜蓿品种和德钦野生苜蓿为研究材料,对其不同部位的花粉活力、花粉数量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同品种不同部位的花粉活力差异较大,但基本表现为Acrora高于其他苜蓿品种,同品种苜蓿基本表现为中部和下部显著高于上部(P<0.05);花粉数量变化差异也较大,基本表现为CW1351苜蓿高于其他苜蓿品种;柱头可授性变化差异也较大,基本表现为德钦苜蓿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  相似文献   
58.
水稻愈伤组织中脱落酸特异诱导蛋白的纯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DEAE Sepharose和TSK gel)的方法,结合SDS PAGE和2D电泳(two dimension electrophoresis)技术,从水稻愈伤组织中分离并精制了两个分子量相同(24.5 kD), 等电点分别为61和6.9的脱落酸(ABA)特异诱导蛋白。Western blot印迹分析发现,这两个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1(pI 6.1)蛋白在ABA处理的水稻愈伤组织和种子胚中表达,但在未经ABA处理的材料(包括幼芽、愈伤组织)和白色干燥性愈伤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表达;A2(pI 6.9)蛋白在经ABA处理材料、种胚和白色干燥性愈伤组织中检测到表达,在未经ABA处理的材料中没有检测到表达。推测这两个蛋白可能在胚(或不定胚)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脱落酸对水稻愈伤组织糖类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水稻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脱落酸(ABA)对糖类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ABA处理可促进淀粉和非还原糖在愈伤组织中的积累,以10~12 mg/L ABA作用效果最为显著。愈伤组织在处理培养期间,淀粉和非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受ABA影响明显。ABA能降低还原糖水平以及果糖与葡萄糖的比例,抑制磷酸葡萄糖同分异构酶(PGI)和转化酶的活性,增加磷酸葡萄糖变构酶(PGM)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ABA对糖类代谢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效果在处理的1~7 d最为明显。推测非还原糖含量的升高可能是ABA促进其积累和抑制转化酶活性所致,淀粉含量升高的原因可能是ABA增强了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果糖与葡萄糖比值的降低可能是由于ABA对PGI活性抑制和对PGM活性促进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0.
姜华 《植物病理学报》2001,31(2):191-192
 查明辽宁地区近年流行的玉米矮花叶病的毒原种类及主要流行株系,为生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是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本文着重毒原采集、分离纯化、提纯检测、理化特性分析和抗血清制备等生物学特性研究,MDMV-RNA提取、CP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与株系鉴定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玉米对矮花叶病抗性机理,即MDMV对玉米品种防御酶系及生化物质影响的病生理研究,玉米品种资源抗矮花叶病鉴定,及MDMV对玉米植株农艺性状影响研究等,以填补辽宁地区对玉米矮花叶病系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