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4篇
  1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母羊的产羔率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性状,其产羔率的高低与品种、个体、营养和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绵羊的产羔率不仅能反映羊只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水平,同时也反映了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因此,提高绵羊的产羔率和多胎性能对发展养羊业十分重要。要想提高绵羊的产羔率和多胎性能,应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2.
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15尾(体重71~139 g、体长13.4~18.9 cm)、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3尾(体重90~147 g、体长14.8~20.4 cm)、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0尾(体重578~639 g、体长31.3~36.7 cm)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68.07%,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分别高出了32.3%、20.6%(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则为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1龄和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P0.05),各样本间肌肉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样本的肝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粗蛋白质含量按照野生1龄、养殖1龄、养殖2龄的顺序依次显著降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则呈现与粗蛋白质相反的变化。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而且在含量上养殖红鳍东方鲀大多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红鳍东方鲀肌肉中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为丰富,且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其次为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最后为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且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相似,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差异不大(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以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51.54%,但是各样本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均较丰富,其中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DHA的含量分别比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高出了24.7%、27.2%(P0.05),而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EPA+DHA的含量也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由此可知,红鳍东方鲀营养组成合理,且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  相似文献   
53.
试验研究饲料中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和缬氨酸(Valine,Val)的交互作用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设2个异亮氨酸(Ile)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0%和2%),并将其分别与3个缬氨酸(Val)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0%、0.83%和2.27%)制成6组试验饲料(LI-LV、LI-MV、LI-HV、HI-LV、HI-MV、HI-HV)。以初始体重为(3.57±0.05)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20尾鱼,分别投喂上述6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低Ile水平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随Val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脂肪酶活性随之显著降低(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随Val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则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磷酸酶(AKP)则先降低而后升高;但在高Ile水平时,脂肪酶、SOD活力随饲料Val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Ile和Val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且在Ile 2%与Val 2.27%水平下,牙鲆幼鱼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均达到最高值。故Ile与Val对牙鲆体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有显著交互作用,并且Ile 2%与Val 2.27%交互作用时显著提高牙鲆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丁(鳄)(Tinca tinca)消化生理,研究了其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变化和分布以及温度变化(10、20、30、40、50、60℃)对丁够幼鱼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鱼苗、鱼种、幼鱼、成鱼4个生长阶段,蛋白酶比活力从鱼苗到鱼种逐渐增强,幼鱼和成鱼阶段有所减弱;脂肪酶比活力从鱼苗到鱼种阶段...  相似文献   
55.
观察了泰国斗鱼Betta splendens受精卵的形态和胚胎发育的过程,研究了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温度组(20、23、26、29、32℃),记录各温度下胚胎发育历时、孵化率和畸形率,共重复5次.结果表明:水温为20 ~32℃时,泰国斗鱼受精卵均能孵化,最适孵化温度为26~29℃.孵化温度r与孵化时间t呈...  相似文献   
56.
利用试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4种体质量丁桂幼鱼的呼吸及排泄规律,体质量分别为(4.31±0.44)、(14.81±0.58)、(41.40±1.56)和(81.28±1.60)g.结果表明:体质量对丁桂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丁桂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体质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R0=0.583 2W-04235 (R2=0.956 3),RN=22.406W-0.3486(R2=0.933).O/N比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而降低,各体质量组差异不显著,不同规格丁桂幼鱼平均O/N比为21.20.说明在试验体质量范围内,丁桂幼鱼的代谢物质以蛋白质为主,在鱼种培育时应注意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7.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对红鳍东方鲀4个家系进行形态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提取了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945%。通过对8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家系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率为64.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家系3与家系4形态差异最小,可取其一。3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4个家系群体在形态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选取家系1、家系2、家系3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相似文献   
58.
新宾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旱田耕地面积29 106 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0 406 hm2,大豆面积2 891 hm2.全县人均土地少、地块小、坡耕地多、耕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气温变化大、自然灾害多,对耕地风蚀、水蚀严重.此外,由于多年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难以实现粮食作物的长期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9.
1993年新宾县开始利用本地气候和资源优势发展地栽香菇生产,经过十几年的推广普及,使食用菌年产值不到500万元的山区小县发展成为全国菌业20强县之一,地栽香菇产量居辽宁省首位,累计栽  相似文献   
60.
“猪-沼-草”生态养猪工程技术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生态猪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生产全过程.该技术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为宗旨,采用生态学理论指导生态猪生产,运用优质高产牧草作为主要青饲料,结合中草药进行防疫灭病,使用沼液灌溉牧草,改变了传统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猪-沼-草"工程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治理和可循环经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