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散养牛冷冻精液的保存和解冻、发情鉴定、输精器械、人工授精、配种登记、妊娠诊断全过程等方面规定了散养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规程适用于细管冻精和性控冻精的牛人工授精操作。  相似文献   
72.
做大做强中国林产工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 《木材工业》2007,21(1):1-4,8
根据我国"十一五"林业产业发展的主线,作者探讨了由林产工业大国迈向强国的途径.首先要实现原料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产品品牌化;其次要以提高林地生产率为核心,做强林业第一产业,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为核心,做强林业第二产业;第三要发挥比较优势效益,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推进林产工业聚集和产业带的形成.作者最后进一步强调,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加强规划,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强化宏观调控,实施分类指导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相似文献   
73.
396头适繁母牦牛和226头围产期牦牛按体况评分方法进行体况评分,并在发情季节进行了发情率的跟踪观察;对446头围产期牦牛按体况评分2.0组和2.0以下组在进行不同量补饲对比试验,旨在探讨体况基础上的营养调控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发情牦牛的体况评分为4.16±0.44,未发情牦牛的体况评分为3.49±0.45,差异极显著;妊娠母牦牛产前体况评分在2.63,产后体况评分下降到0.34的母牦牛产后发情率达到45.46%,而产前体况低于2.0,产后体况下降0.5以上的母牦牛产后发情周期不能恢复;围产期牦牛体况评分低于2.0,补饲1kg/d,围产期体况高于2.0,补饲0.5kg/d,能使17%~30%的产后母牦牛当年进入发情配种状态。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旨在考察断乳及短期断乳后对产后母牦牛发情周期恢复及怀孕率的影响。18头初产母牦牛和24头经产母牦牛进行单纯的断乳后发现卵巢周期的恢复率分别达到55.56%和87.5%,怀孕率分别达到55.56%和66.67%;对照组仅为6.67%和0%。12头母牦牛在同期排卵处理方案的第7~9天中进行短期断乳,24头母牦牛作对照,发现短期断乳组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分别为41.67%,高于对照组37.5%,但是二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表明,产后母牦牛在发情配种期进行犊牛断乳,可以极大的提高产后母牦牛产后发情周期的恢复,提高其怀孕率。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湘村黑猪的肉质特性,测定了湘村黑猪肌肉肉质常规性状及其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36项指标。结果表明,湘村黑猪肉色鲜红,肌肉纤维纤细,纹理间脂肪分布丰富均匀,肌内脂肪含量4.20%,失水率为14.9%,剪切力3.29 kg。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在1.93~42.42 mg/g之间,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风味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风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235.22 mg/g、90.94 mg/g、191.24 mg/g、38.66%和81.30%。肌肉10种脂肪酸含量在0.46%~46.62%之间,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7.82%、62.18%。总体表现出了湘村黑猪肌肉保水力强、烹煮损失小、肉质较嫩、营养成分含量高且全面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76.
全世界有90%以上的牦牛饲养在我国,有1 300余万头,而大多数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及青海省、甘肃省及四川省西北部。由于牦牛长期生存在3 0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生产性能普遍较低,当年产犊的母牦牛在妊娠阶段体内能量储备消耗过多,产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  相似文献   
77.
为了对不同繁殖体况的母牦牛采取不同程度的补饲方案,研究补饲对母牦牛同期发情处理后发情和受胎的影响,从而探讨环湖地区牦牛繁殖率低下的形成机理及解决方案。试验选用青海省环湖地区3~10岁营养体况相近的受体母牦牛352头,按试验要求随机将青年牛、经产牛分为3组,分别补饲0,0.5,1.0 kg饲料,补饲时间为3个月,补饲结束后实施同期发情试验和定时授精,授精后40~60 d采用直肠检查法检查受胎情况。结果表明:补饲前与补饲后相比青年牛、经产牛营养状况差异显著(P<0.05),不同卵巢机能状态对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补饲Ⅱ组和补饲Ⅰ组青年牛、经产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补饲Ⅱ组与补饲Ⅰ组青年牛、经产牛同期发情处理后的发情率和受胎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牦牛体内营养储备状况是制约牦牛繁殖率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放牧条件下通过适度补饲能够改善母牦牛的繁殖体况和卵巢机能状态,可明显提高母牦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78.
把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经营和林业发展的目标,大大推进了林业科学的飞跃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对森林的利用由单纯地索取向人与自然的协调、由单目标利用向多目标利用、由专项经营向系统经营、由工业利用向发挥森林多种效益转变。本文就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浅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9.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生长的绒面ZnO透明导电(ZnO-TCO)薄膜应用于Si基薄膜太阳电池上能够形成"陷光结构",以提高薄膜太阳电池效率和稳定性。本文将电子束反应蒸发技术生长的掺W的In2O3(In2O3:W,(IWO)薄膜作为缓冲层,应用于MOCVD-ZnO:B薄膜与玻璃之间,可促进ZnO:B薄膜的生长,并且有效提升薄膜的光散射特性。当IWO缓冲层厚度为20nm时,获得的IWO/ZnO:B薄膜的电阻率为2.07×10-3Ω.cm,迁移率为20.9cm2.V-1.s-1,载流子浓度为1.44×1020 cm-3;同时,薄膜具有的透过率大于85%,且在550nm处绒度较ZnO:B薄膜提高了约9.5%,在800nm处绒度较ZnO:B薄膜提高了约4.5%。  相似文献   
80.
随着乳用动物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加强乳用动物运输的监督管理,是防止由于运输染疫动物造成疫情传播的重要措施。1 产地检疫产地检疫是控制染疫动物流动的一个最有效手段。动物在运输前必须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动物检疫员申报检疫,动物检疫员必须到饲养场(户)实施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