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13℃~15℃、18℃~21℃和28℃~31℃的土层温度下,将体质量7.0g和3.0g的活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放养到湿度35%~45%、底铺水稻田土的体积为580mm×380mm×60mm的80目网箱中,网箱置于同等大的聚乙烯塑料箱中,密度变化在2~5kg之间,观察其越冬情况。150d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8℃~21℃时,菲牛蛭的越冬存活率最高,大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大个体的成活率最高(68.8±2.8%);小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为61.0±1.9%。各试验组菲牛蛭的相对失重率随越冬温度升高而增大,28℃~31℃下大个体组的相对失重率最大(9.4±2.0%和10.2±2.2%);18℃~21℃下,小个体组相对失重率最大(9.6±2.8%和10.6±2.6%)。  相似文献   
62.
采用批平衡实验,研究绿麦隆在单一及复合污染体系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体系还是复合体系,吸附等温线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良好的拟合.随着阿特拉津浓度的增加,土壤对绿麦隆的吸附作用降低,表明绿麦隆和阿特拉津之间存在竞争吸附,这可能与土壤的有机质类型和绿麦隆、阿特拉津的性质、结构有关.解吸实验表明,随着阿特拉津的浓度增加,绿麦隆的解吸作用增加.吸附过程的拟合指数n值大于解吸过程的对应值,即绿麦隆在不同体系中的解吸作用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应用Freundlich解吸等温线参数对吸附-解吸等温线的滞后作用进行量化,CT、(CT+0.5AT)、(CT+1AT)和(CT+2AT)处理解吸等温线的滞后系数ω分别为165.200,146.132,94.534和85.945,即随阿特拉津浓度增加,绿麦隆解吸等温线的滞后性降低.  相似文献   
63.
五种植物免疫增强剂对草鱼非特异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0~26℃下,用网箱饲养法研究了绿原酸(A组)、枸杞多糖(B组)、金丝桃素(C组)、黄芪多糖(D组)、植物血凝素(E组)对平均体重43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饲料中添加0.165、0.33、0.66g·kg-1的枸杞多糖;0.165、0.33、0.66g·kg-1的金丝桃素;0.165、0.66g·kg-1黄芪多糖;0.1、0.2g·kg-1绿原酸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比对照(O组)显著增强(P0.05)。但在含免疫增强剂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当饲料中添加0.4g·kg-1绿原酸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极显著提高(P0.01)。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只是金丝桃素、绿原酸使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增强的趋势;植物血凝素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升高的程度。60d的饲养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枸杞多糖、金丝桃素、绿原酸及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增强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采用奈氏试剂比色法、磷钼酸比色法等,对山东裕隆煤矿周边农田脲酶、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煤矿周边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Cr、Hg、Pb、Zn污染,从矿区中心到外围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减轻,而土壤酶活性则不断提高,其中以脲酶活性增加最明显。多元回归模型显著性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对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的作用。可见,采用酶活性构筑的土壤信息系统的总体酶活性来表征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复合微生物在高密度主养鲫池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以芽胞杆菌为主体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对高密度主养鲫(Carassius auratus)池塘中生态因子进行调控。菌剂含活菌数为10^9/g,首次施放1.5mg/L,之后每隔15d施放0.75mg/L。养成期与鱼种期两个阶段的试验表明:鲫池投放菌剂后,能有效改善水质条件,在降低总氨氮及分子氨方面效果显著;对增加溶氧,降低亚硝酸盐也有一定作用。能营造清新的黄绿色藻相,硅藻,裸藻易成为优势种群,对减少蓝藻丝状藻类繁殖有明显效果,能促进鲫生长,增加其产量。  相似文献   
66.
体质量20~25g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鱼种饲养在辽宁省灯塔市忠信集团面积0.53~1hm2,水深1.5~3m的池塘中,密度为52500尾/hm2,搭养全长10cm的鲢200尾、鳙80尾,投喂以人工饲料。2012年5月和6月的8、18、28日,采病鱼样品63尾,正常鱼样品23尾,监测了5个患黄颡鱼腹水病和3个未发病池塘的水温、DO、p H、NH4+-N和NO2--N含量,以探讨水环境与黄颡鱼腹水病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氨氮、亚硝酸盐超出正常养殖水体指标并升高时,鱼体鳃、肾、肝组织细胞发生肿胀、增生、空泡变性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67.
在水温(25±2)℃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硬葡聚糖(0.2%,G1组;0.4%,G2组)绿原酸(0.04%,G3组;0.08%,G4组)和金丝桃素(0.066%,G5组;0.132%,G6组),连续投喂放在1.0m×0.5m×1.0m网箱内、体质量11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  相似文献   
68.
几种免疫增强剂对草鱼SOD、CAT及AKP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草鱼放入网箱中,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枸杞多糖和金丝桃素的饲料,研究其对草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中药免疫增强剂的饲料60d后,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CAT和AKP活性变化不明显(P0.05);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免疫增强剂对增强草鱼免疫活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在水温(25±2)℃下,给饲养在网箱(1.0m×0.5m×1.0m)中体质量(11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投喂添加了金丝桃素(0、0.066%、0.132%)、绿原酸(0、0.04%、0.08%)和硬葡聚糖(0、0.2%、0.4%)饲料,以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探讨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率和血清补体C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2%硬葡聚糖组草鱼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35d后溶菌酶活性达到峰值,而金丝桃素和绿原酸对草鱼幼鱼血清溶菌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饲料中添加0.08%绿原酸组草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率和血清补体C3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添加0.2%和0.4%硬葡聚糖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0.132%金丝桃素组的血清中补体C3含量在最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0.08%绿原酸和0.2%硬葡聚糖可有效增强草鱼幼鱼非特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0.
利用新生犊牛大网膜的脂肪组织原代培养脂肪细胞,待细胞贴满培养平皿底部90%时,进行细胞传代。观察细胞的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脂肪含量变化曲线;对细胞进行冻存与复苏,并计算复苏后的存活率。结果显示,细胞传代培养后,仍保持脂肪细胞蓄积脂肪的特性,细胞生长曲线与原代脂肪细胞的生长曲线依然一致,细胞冻存复苏后保持87%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