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7篇
  2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农业机器人是21世纪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重点论述了一款面向果林喷雾作业的农用喷雾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总体装配图、车架结构图、传动系统图、转向系统图、升降机构图以及各部分参数。该款农业喷雾机器人提高了农业果林喷雾作业的效率,实现作业的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喷雾作业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棉花分层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棉花现有的施肥模式,存在肥料利用率低,在土壤深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开沟、分层施肥、覆土等连续一体化作业的棉花精准对行分层施肥作业机。该机械防堵性能好、施肥深度稳定、可实现种肥同行且肥量稳定。对棉花精准对行分层施肥机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为:断条率为0,施肥平均深度为8 cm与13 cm,施肥均匀度变异系数为6.5%,上、下层肥量比为2:3,施肥量为25 kg/667m~2,节肥37.5%。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优化根瘤农杆菌产琥珀酰多糖的发酵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根瘤农杆菌产琥珀酰多糖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最终得到的优化培养条件为:蔗糖70 g/L,酵母粉6 g/L,CaCO_310 g/L,MgSO_41.5 g/L,KH_2PO_40.025 g/L,发酵时间4 d,种子接种量2.5%,培养基初始pH 7.2,发酵温度30℃,摇瓶转速250 r/min。在上述最优方案下,根瘤农杆菌琥珀酰多糖产量达18.550 g/L,比其初始条件下产量(8.010 g/L)明显提高。[结论]该研究为利用根瘤农杆菌生产琥珀酰多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水射流剥离扇贝闭壳肌的试验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满足扇贝闭壳肌剥离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要求,该文将水射流技术应用于海湾扇贝闭壳肌剥离中并进行试验研究。为了保证闭壳肌的剥离质量和效率,优化水射流喷射路径,对水射流喷射路径进行拟合,得到闭壳肌剥离时水射流的初始入射角。以闭壳肌剥离效果的感官评分为考核目标进行了剥离试验,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了射流压力、入射角度和喷射距离的取值范围。应用Box-Behnken design进行试验设计,并应用响应面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了剥离效果评价标准和数学模型。通过对响应面图的分析,得出了适用于水射流剥离闭壳肌的优化工作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射流压力应控制在2~4 MPa、射流入射角度控制在23°~33°、射流喷射距离控制在30~40 mm。当射流压力为3 MPa、射流入射角为23°、喷射距离控制在30 mm时,扇贝闭壳肌剥离效果最好。该文可为扇贝剥离设备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984-2009年贵州关岭县鼠类种群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省关岭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关岭县1984-2009年住宅、稻田和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岭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黄胸鼠、褐家鼠均为住宅区和农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量的67.15%、31.86%和62.78%、26.11%,合计占总鼠数的99.01%和88.89%,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多年平均捕获率为12.70%,明显高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2.76%。住宅区混合鼠种每年在5-7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多年平均捕获率均达13%以上,农田区混合鼠种每年在4-9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多年平均捕获率均达3%以上,每年4-5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6.
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土壤盐碱化开发利用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年限的棉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的运移研究,从土壤空间、棉花生育期两个方面对不同年限土壤盐分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滴灌前,土壤垂直方向上盐分变化幅度大;滴灌后,垂直方向0~40 cm处于脱盐,60~100 cm表现为积盐。灌前和灌后在土壤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含盐量高低变化是膜中滴头处低于棉花窄行,两者且低于膜间裸地。在棉花生育期内,播种前土壤含盐量较高,苗期含盐量降低,从蕾期到盛铃期土壤盐分逐渐升高,随后吐絮期至收获期逐渐减小。在不同年限棉田监测中,随滴灌年限的增加,土壤耕层盐分逐渐运移到土壤深层,土壤盐分经较长年限逐渐累积。  相似文献   
107.
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根袋法研究了荒漠盐土和灌耕灰漠土中6种不同荒漠盐生植物根际养分和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根际土全氮含量比非根际土高,但全磷却比非根际土低.根际土有效态养分的变化则与全态相反,6种植物的根际土有效氮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根际土,除芦苇外,根际土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6种植物中,钠猪毛菜根际土有效氮亏缺最高,有效磷富集也最少.分析测定了根际土和非根际土转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蛋白酶在两种土壤的植物根际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荒漠盐土中,根际土3种酶的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而灌耕灰漠土的根际土3种酶活性均低于非根际土.荒漠盐土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与几种主要养分含量有很强的相关性,较好地体现了荒漠盐土根际的养分状况,也说明盐生植物对荒漠盐土酶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基于RDVI的尉犁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植被覆盖度是绿洲生态环境变化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在尉犁地区地形图数字数据和土地利用图数字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遥感技术 ,使用不同年份同一季相的 TM图像数据为基础底料编制重规一化植被指数图 ( RDVI) ,根据尉犁绿洲的生态环境特征 ,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的结果 ,研究植被指数灰度级与盖度级的对应函数关系 ,将其转换成植被覆盖度图。最终利用植被覆盖度度度图像所提供的各盖度级的数量和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图像所包括时段 ,即 1 991年至 2 0 0 0年期间植被环境质量的变化 ,并阐明原因 ,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为快速测量红枣的体积和表面积,给红枣三维信息的分级装备开发提供依据。该文搭建图像采集装置,由工业相机连续拍摄旋转圆盘上物体的二维图像,编写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图像的二维轮廓特征,再由二维图像的轮廓构建三维多轮廓模型,测量模型的体积和表面积。探讨不同轮廓间角(4°~15°),不同投影高度(0.1~0.5cm)和不同直径(24~42 mm)对多轮廓模型测量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轮廓球体模型的直径为固定值,体积的相对误差随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表面积的相对误差随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小相对误差分别为6.0%和1.0%;多轮廓球体模型的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为确定值,模型的体积和表面积的相对误差随直径的变化不明显,但直径越小误差越大,体积和表面积相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9.1%和4.34%;多轮廓红枣模型的轮廓间角和投影高度为确定值,模型体积的平均相对误差随等级的增大而增大,表面积随等级变化不明显,其中体积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的均值为2.45 cm3和10.2%;表面积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的均值为3.65 cm2和7.09%。红枣多轮廓模型测量方法为红枣分级装备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弹塑性理论对轴弯曲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初始曲率和反弯曲率的关系模型。对在线测量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求解出最大初始曲率、最大初始曲率对应的位置及最大变形量。对初始曲率和反弯曲率的关系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求得反弯曲率,进而求出反弯量的大小,为轴矫直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