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8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9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秸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主要综述秸秆饲料资源利用现状,影响秸秆饲料资源利用的因素、秸秆的化学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学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22.
谷胱甘肽提高牛冻精活力及受胎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冻前于牛稀释精液中添加32mmol/L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做为试验组,对照组冻精中无GSH。结果表明:冻精刚解冻后精子活力试验组比对照组高75%(P<001);解冻后稀释精液在37℃水浴中保存3小时后,精子活力和顶体正常精子数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高78%(P<001)和445%(P<005);37℃水浴条件下保存时精子寿命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延长32min(P<001);此外,GSH使母牛情期受胎率提高了624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23.
新西兰白兔又称美国大白兔,因其体型结构颇似美国的新西兰红兔以及本品种兔被毛纯白而得品种名称。一、起源与发展新西兰白兔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在美国育成,二十年代中期获美国家兔育种协会承认。它是由弗朗德兔、美国白兔和安哥拉兔几个品种杂交育成的。本品种三十年代在美洲大陆繁衍,四十年代扩散到欧洲,五十年代大量引入亚洲,后来扩展到世界各主要肉兔生产国家和地区。我国在七十年代以后大量引进,现已遍及全国。二、外貌特征新西兰白兔体质健壮,躯体紧凑,胸  相似文献   
24.
<正>种植关键点解决方案一是果农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果农普遍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弱,这种现实情况下,果农可以选择好的合作社加入进去,按合作社的要求去管理,遇到问题合作社由技术人员现场解决。另外,也由技术型的经销商或技术服务好的生产厂家咨询指导。二是科学管理平衡施肥。果树,包括所有农作物种植要按"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什么时期缺什么时期补"的原则进行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25.
棉籽粕源发酵蛋白质饲料的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对不同微生物棉籽粕源发酵蛋白质饲料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LC-MS法对对照组、假丝酵母组、酿酒酵母组、复合组的发酵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对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小分子差异代谢产物寻找.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代谢产物相对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在PLS-DA分析中得到了很好的分离,主要表现在甘露醇、琥珀酸等糖类代谢产物;磷酸胆碱、L-肉碱、甘油磷酸、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等脂类代谢产物;二肽、三肽、甜菜醛、同型半胱氨酸等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以及烟酸、阿魏酸、尿嘧啶、乙醇醛等其他途径代谢产物.除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甘油磷酸、PE、PC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之外(P<0.05),其他试验组小分子代谢产物相对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不同菌种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代谢途径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含量因发酵菌种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6.
棉籽壳是一种产量多、来源广的粗饲料资源,其重量约占全棉籽总重的40%~50%。一般棉籽壳粗蛋白含量为4%~6%,粗纤维含量较高为48%左右,对于反刍动物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纤维来源,适量添加能改善粗饲料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在牛羊体内消化率一般为40%左右。但由于其含有较多的棉酚(100~2 500mg/kg),长期或大量饲喂会降低公畜精液质量、造成母畜流产、产生尿结石等,危害家畜健康、降低经济效益。因此饲喂单胃动物时一般通过化学法、物理法或生物发酵法脱除棉酚,反刍动物由于其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适量饲喂。文章对棉籽壳的营养成分、脱毒以及动物饲喂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发挥棉籽壳更大的应用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探讨布拉氏酵母对犊牛腹泻率、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了48头新生重(38.16±3.73)kg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头且公母对半。各处理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1、3、5 g/(d·头)的布拉氏酵母。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1~21 d时,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1、3、5 g/(d·头)试验组犊牛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5%、52%和42%(P0.05)。试验第21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犊牛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试验第21 d和42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1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粪便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2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粪便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犊牛早期(1~21 d)饲粮中补充布拉氏酵母可以通过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定植,从而降低犊牛的腹泻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3 g(1.38×10~(10)CFU/g)布拉氏酵母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
影响畜产品安全性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顺红  张文举 《饲料工业》2005,26(21):12-14
安全畜产品,概括地说也就是“无疫病、无残留、无污染”的畜产品,在符合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要求的前提下,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强制标准规定的安全允许范围内。从养殖到餐桌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做到无重大动物疫病、药物残留不超标、对人类生活环境不造成影响。1影响畜产品安全性的因素分析1.1动物的饲养管理方面我国动物的饲养,大多数为农民分散饲养,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即使是肉类食品出口企业,也多采用“公司 农户”的养殖方式。虽然公司为确保产品质量,对农户实行统一管理,如统一供种、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  相似文献   
29.
甘草酸是甘草中的重要活性成分,是评定甘草质量的重要指标,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作者主要综述了甘草酸的生物学功能、提取工艺及其在单胃动物中的应用,以期为甘草酸在畜牧业中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益生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小肠黏膜形态、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4日龄健康黄羽肉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3%、6%和9%发酵棉粕,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肉鸡生长前期(14~28日龄)、中期(29~45日龄)、后期(46~65日龄)各阶段小肠黏膜形态,中、后期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后期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与Ⅰ组相比,Ⅲ组黄羽肉鸡前、中、后期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31.90%、25.17%、49.41%(P<0.01),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9.42%、11.31%、10.83%(P<0.01),V/C极显著提高45.65%、41.19%、67.84%(P<0.01);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28.72%、28.38%、27.61%(P<0.01),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下降6.65%(P<0.05)、6.18%(P<0.01)、7.37%(P<0.01),V/C极显著提高37.84%、36.69%、37.82%(P<0.01);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提高76.64%、40.36%、67.20%(P<0.01) ,隐窝深度显著降低4.09%、6.07%、6.02%(P<0.05),V/C极显著提高83.79%、49.27%、78.26% (P<0.01)。②中、后期Ⅳ组黄羽肉鸡CD4+/CD8+显著提高42.86%、34.95%(P<0.05)。③随着发酵棉粕添加量的增多,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乳酸菌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外,其余各组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逐渐减少,且差异越来越明显,除Ⅱ组十二指肠段外,其余各组各肠段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综上所述,6%发酵棉粕组在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V/C,降低其隐窝深度方面都优于3%、9%发酵棉粕组,而9%发酵棉粕组在提高CD4+/CD8+、肠道乳酸菌数量和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方面优于3%、6%发酵棉粕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