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8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寻夏玉米适宜的限额灌溉控制指标,通过灌水下限(适宜水分CK1;轻旱LD;中旱MD;重旱CK2)与灌水定额(30、45、60、75、90 mm)两因素组合,研究调亏模式下限额灌溉对夏玉米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耗水量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同一灌水定额下,轻旱处理的总耗水量总体较大;LD60和LD75两处理获得了较好的穗部性状表现和较高的籽粒产量,且年际间变异不大;LD60和LD90两处理的WUE值较高,但存在一定的年际间差异,主要与其耗水量变化有关.总之,夏玉米低定额补灌定额不宜小于60 mm,拔节后遭受轻度水分胁迫时灌水60 mm可满足需求,遭受中度以上干旱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更有利于夏玉米抗旱稳产.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生物炭影响土壤肥力的机理,通过盆栽实验,设置6个生物炭水平(0、10、30、50、70、90 t/hm2),测试塿土4个钾离子指标:水溶性钾离子、交换性钾离子、速效钾、全钾含量.结果 表明,在壤土中添加生物炭后,土壤水溶性钾、速效钾、交换性钾离子含量与生物炭添加量之间呈现y=aebx指数关系,土壤pH和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钾离子含量显著相关,与水溶性钾离子、全钾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关中塿土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提升土壤速效钾、水溶性钾、交换性钾离子含量.考虑到土壤钾离子、酸碱度、经济因素,提前30天,在塿土中施入50 t/hm2生物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3.
44.
养鸡专业村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张明智史红玫(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067411)1.鸡场废弃物的污染:目前专业村中最大的污染源是鸡粪、污水和死鸡。鸡粪不经发酵或晒干等处理堆于村口路旁或鸡舍旁边,污水直接排放到路边或河沟里,死鸡直接售给小商贩或随意丢弃等...  相似文献   
45.
46.
近年来,葡萄白粉病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个别乡(镇)发生较重,轻者造成减产,重者颗粒无收,严重地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7.
加气灌溉对大棚甜瓜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空气压缩机为大棚甜瓜根系供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滴灌带埋深(10、25、40 cm)、加气频率(每天加气1次、每2 d加气1次、每4 d加气1次、不加气)、灌水上限(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70%、80%、90%)对大棚甜瓜种植下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加气灌溉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细菌、放线菌数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加气频率、滴灌带埋深和灌水上限;对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真菌数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滴灌带埋深、加气频率和灌水上限。2最适宜的滴灌带埋深为25 cm。3每天加气1次土壤脲酶活性最高,细菌数量也最多;每2 d加气1次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真菌数量最多。4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80%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放线菌数量最多,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90%脲酶活性最高,细菌及真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48.
泰麦一号(原代号9428—50)系山东省肥城市良种示范繁殖农场用淄农003为母本,用(841527/泰9010106)F2为父本,于1994年进行聚合杂交,采用系普法选育而成。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农艺性状好,综合抗性强等特征,超过国家优质小麦标准,是优质专用面包小麦品种。200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51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不同杀菌剂对新疆哈密瓜蔓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 d后7种新型杀菌药剂的0.625~10 g/L五个浓度梯度对哈密瓜蔓枯病病原菌(Mycospharella melonis)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ZH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新疆哈密瓜蔓枯病病菌中浓度10~1.25 g/L的抑制率均为100;,测试中最低浓度0.625 g/L抑制率达89.85;,其次为扑海因,两种药剂在浓度为10~2.5 g/L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各药剂高浓度时,哈密瓜蔓枯病病原菌对7种药剂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采用spss数据处理,7种杀菌剂有效成分EC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甲基托布津>秀苗>多菌灵>翠贝>绿本色>生物制剂>扑海因.其中甲基托布津最高为2.507 μg/mL,扑海因最低0.054 μg/mL.  相似文献   
50.
覆膜方式毛管密度和灌水下限对温室甜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在日光温室内不同的覆膜方式、毛管密度、灌水下限等农艺措施对甜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覆膜方式(全覆膜、半覆膜、无膜)、滴灌毛管密度(1管1行、3管4行、1管2行)和灌水下限(田间持水量的60%、70%、80%)组合对日光温室甜瓜的植株生长、光合效率、生物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分析了甜瓜产量与植株生长、光合效率、生物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半膜覆盖的根区土壤温度较高、水分分布更均匀,其叶面积指数、根鲜质量、根冠比等指标优于全膜和无膜处理,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等也显著高于全膜和无膜处理,提高了甜瓜的生物量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毛管密度对甜瓜生长与产量具有显著影响,3管4行的植株鲜质量和植株干质量等均低于1管1行和1管2行处理,但茎粗、根鲜质量、根冠比等高于其他两个处理。3管4行模式有利于作物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光合产物更多地向果实分配,产量比1管1行和1管2行分别提高了8.56%和3.37%,其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灌水下限是影响甜瓜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与田间持水量的60%和80%比较,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时,植株平衡生长,产量比60%时和80%时分别提高了22.58%和2.42%。全膜、半膜覆盖的水分利用效率(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IWUE)分别比无膜高57.21%、56.41%,3管4行的IWUE分别比管1行和1管2行高3.54%和0.80%,灌水下限70%田间持水量的IWUE比80%时高58.46%。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日光温室的甜瓜栽培宜采用半膜覆盖,3管4行和70%田间持水量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