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1篇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旨在研究莜麦秸秆对肉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的肉兔12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分别饲喂含0%、8%、16%、24%莜麦秸秆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对照组、16%秸秆组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24%秸秆组,对照组、16%秸秆组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24%秸秆组,对照组与8%秸秆组、16%秸秆组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16%秸秆组的宰前重(P<0.05)、胴体重(P<0.01)高于24%秸秆组,与对照组、8%秸秆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全净膛屠宰率显著高于24%秸秆组,与8%秸秆组、16%秸秆组差异不显著;添加莜麦秸秆对兔肉品质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建议肉兔日粮中莜麦秸秆添加量不超过16%。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旨在探寻胃蛋白酶(pepsinogen,PEP)基因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在不同食性驯化表型鳜(Siniperca chuatsi)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通过2周食性驯化,挑选出最易驯化和最不易驯化的2组,提取各组鳜鳍条组织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irect sequencing,D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相似文献   
23.
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水平是评估其生物效应的基础。本研究以象山湾为例,研究了10种常见海洋生物(贝类、头足类、甲壳类和鱼类)的消化道、鳃和肌肉等组织内微塑料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的消化道和鳃等组织内,在61.0%的生物个体内共检出131个微塑料,平均丰度为(1.3±1.5)个/个体;其化学成分包括人造丝(RY; 74.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4.5%)、聚丙烯(PP; 3.8%)和聚酰胺(PA; 3.1%)等9种类型。检出纤维状、碎片状和颗粒状3种形状的微塑料,分别占95.4%、3.1%和1.5%;所有检测物种中均出现人造丝和纤维状微塑料。微塑料粒径在110~4796 μm之间,平均为(1246±1119) μm,以≤1000 μm的微塑料占比最高(55.2%)。养殖设施产生的典型泡沫状微塑料或聚乙烯(PE)、聚丙烯和聚苯乙烯(PS)塑料类型在生物体内出现频率和丰度较少。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近海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采用动态温升实验方法,以矛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个基础水温(8.0、14.0、18.0、24.0和28.0℃)和9个温升速率(0.5、1.0、2.0、3.0、4.0、6.0、9.0、12.0和15.0℃/h)下4种海洋生物的半致死温度(Lethal temperature of 50%,LT_(50))。结果显示,基础水温和温升速率均能显著(P0.05)影响实验生物的LT_(50)。特定温升速率下实验生物LT_(50)与基础水温呈正相关,即各个实验生物的LT_(50)随着基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温升速率对实验生物LT_(50)的影响因基础水温和物种而异。本研究在动态温升实验中结合使用不同基础水温和多个温升速率,构建了海洋生物重要的热耐受性评价指标LT_(50),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的热耐受性评价。  相似文献   
25.
为了将分子标记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家畜育种工作中。本文详细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畜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杂种优势预测、性别鉴定和抗病育种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应将表型性状、系谱和分子标记三者结合应用于家畜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6.
内生菌与药用植物的关系及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生菌与其宿主药用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互惠共生关系。在介绍内生菌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关系及内生菌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内生菌对药用植物生长、抗逆性、道地性的影响,提出了当前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7.
通过人为控虫及防治试验,对烟粉虱危害大棚番茄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从害虫防治经济效益出发,测定了标准大棚番茄栽培平均产量约为3600kg/667m2的烟粉虱危害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IL),并确定了在现有大棚番茄生产技术条件与番茄市场行情下,常规化学杀虫剂(蚜虱一次净)防治3次总体防效为85%时的经济阈值(ET),为广大菜农防治烟粉虱提供了科学可靠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28.
球虫病是影响家兔健康甚至是威胁家兔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针对当前我国规模养兔方式及球虫病流行的新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生产实践的积累,提出了对该病必须坚持常防不懈、综合诊断、科学用药、重在预防等方略,旨在为养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30.
彩色獭兔肺炎克雷伯氏菌病诊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打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青年獭兔进行剖检,肺部分实变,颜色变深,切面有白色脓汁样液体流出。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表明,该菌为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左氧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都可以用作预防和治疗该病的药物。该诊治报告表明,克雷伯氏菌也是引起家兔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之一,应引起养兔生产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