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螟纹杀克对 2代三化螟防治效果良好。用量 1 0 50~1 350g/hm2 ,杀虫效果药后 7天在 95.3%以上 ;药后 2 0天的保苗效果在90 .5%~94.9%。  相似文献   
22.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冬闲+不施肥(0GM+0CF)、冬闲+常规化肥(0GM+100%CF)、紫云英+常规化肥(GM+100%CF)、紫云英+92%化肥(GM+92%CF)、紫云英+84%化肥(GM+84%CF)、紫云英+76%化肥(GM+76%CF)、紫云英+68%化肥(GM+68%CF)和紫云英+60%化肥(GM+60%CF)8个处理,分析紫云英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水稻养分含量和养分偏生产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紫云英替代32%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养分偏生产力显著上升。紫云英替代40%化肥处理,水稻籽粒磷含量显著降低,养分偏生产力和水稻秸秆氮含量显著提高。紫云英替代32%和40%化肥处理水稻均无显著减产。综合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指标,紫云英替代32%化肥生产单季水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3.
蚜粉克星防治小麦主要病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蚜粉克星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麦圆蜘蛛及麦穗蚜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且 1次用药可病虫兼治。建议用量以 13 5 0~ 15 0 0ml/hm2 为宜。  相似文献   
24.
园艺设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中的重要成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江苏省园艺设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分析江苏省三大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的设施发展情况与配套设备,对四大种植模式(设施农业模式、观光农业模式、无土栽培模式、精准农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园艺设施现存的问题,提出农艺-设施-农机高度融合策略及四大趋势导向(产品市场趋势、产业提升趋势、现代化发展趋势和智能化生产趋势)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之路的观点。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现代化设施园艺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并有望对江苏省园艺设施产业的未来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浙江省绿肥发展历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总结了浙江省绿肥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结合浙江省绿肥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浙江省绿肥产业发展的对策,对指导浙江省绿肥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油菜与紫云英不同用种量配比对油菜产量和紫云英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与紫云英混种直播,油菜用种量60 kg·hm-2,紫云英用种量135 kg·hm-2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用种量配比方案,这一方案在获得较高油菜籽产量的同时,还可获得一定数量的紫云英绿肥养分,可以作为油菜与紫云英混种直播的技术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7.
不同材质传热风道性能及蓄热土壤温度场CFD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道在园艺设施中应用较为广泛,通常作为土壤及墙体热量传递的载体。该文搭建了风道传热试验台,以聚氯乙烯管道(polyvinyl chloride pipe,PVC)、镀锌铁皮管道(galvanized iron pipe,GI)及钢筋网外缠绕土工布管道(steel mesh skeleton-geotextile composite pipe,SFG)3种管材作为传热风道,以土壤为蓄热体进行试验,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蓄热土壤温度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FG的传热效果最好,测试期间的换热量达到299.44 kJ,约是GI的4倍、PVC的3倍;SFG进、出口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有效蓄热范围均远大于240 mm,PVC与GI的有效蓄热范围相似;通过CFD所建立的3个传热风道计算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4%,模拟发现蓄热土壤截面温度从进风口到出风口具有一定的"坡降"。因此,SFG的传热效果明显优于PVC与GI,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紫云英绿肥还田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以及与碳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在浙江省金华市红壤黄筋泥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上进行。供试紫云英 (Astragalus sinicus L.) 品种为‘宁波大桥’,每年4月在紫云英盛花期异地翻压。试验连续进行了6年,处理包括空白对照 (CK)、单施常规量化肥 (CF),单施紫云英 (MV),紫云英配合20%、40%、60%和80%的常规化肥量共7个处理。除空白和单施化肥处理外,其它处理均翻压45 t/hm2紫云英鲜草。N、P2O5、K2O化肥常规用量分别为210、56.3、112.5 kg/hm2。水稻收获后,采集0—20 cm表层土样,测定了土壤活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DOC)、热水提取态有机碳 (HEOC)、微生物生物量碳 (MBC)、颗粒有机碳 (POC)、易氧化有机碳 (ROC)) 和总有机碳 (TOC) 含量,以及碳转化酶 (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 活性。【结果】与CF相比,MV处理能够显著增加DOC、HEOC和ROC含量,对MBC和TOC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增加纤维素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对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四个紫云英配施化肥处理中,DOC和POC含量以MV + 60%CF处理最高,显著高于MV处理。随着配施化肥量的增加,土壤碳库管理指数随之增加。MV处理的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与化肥配合处理,上述五种酶活性均以MV + 60%CF处理最高。几何平均酶活性和总体酶活性均表现为MV < MV + 20%CF < MV + 40%CF、MV + 80%CF < MV + 60%CF处理 (P < 0.05)。通径分析表明纤维素酶活性对HEOC具有最大的直接正效应,蔗糖酶活性分别对DOC和MBC表现出最大的直接正效应,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对POC和ROC表现出最大的直接正效应。酚氧化酶活性对DOC表现出最高的间接效应,β-葡萄糖苷酶活性则对HEOC具有最高的间接效应,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对MBC、POC和ROC表现出最大的间接效应。【结论】紫云英还田量为45 t/hm2条件下,适当减少常规化肥用量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酶活性,以配施60%的化肥用量效果最佳。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受纤维素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直接影响,而受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9.
为了明确浙江油-稻轮作土壤基础肥力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为土壤定向培肥提供依据,根据土壤基础肥力的差异(低、中、高3种肥力水平),选取浙江8个县(市、区)24个典型油-稻轮作田块进行取土分析,同时对所在田块的油菜、水稻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田块的土壤pH值均为酸性,但大多数情况下相同样区内高肥力土壤的pH值略高于低肥力区。随土壤基础肥力水平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显著(P<0.05)增加,全氮、速效钾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仅在低、高肥力水平下有显著(P<0.05)差异。土壤基础肥力水平越高,油菜和水稻的产量越高。高肥力水平田块的油菜、水稻平均产量分别是低肥力田块的3.1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30.
红壤生地种植不同品种绿肥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品种绿肥在红壤水田生地的产量和养分累积差异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壤生地施肥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品种绿肥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在现有施肥条件下,紫云英+黑麦草混播处理在鲜草产量、干物质总产量和氮磷钾素养分总累积量分别达到92 505、26 835和1 099.6 kg·hm-2,均高于黑麦草、紫云英、油菜单播处理,是熟化红壤生地土壤首选的绿肥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