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7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试验旨在适当降低饲粮氮水平条件下,通过饲粮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及小肠灌注葡萄糖,研究其对绒山羊小肠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血液理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7只体况良好、装有永久性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按年龄和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9组,每组3只。饲粮分为3个处理:低氮[粗蛋白质(CP)10.5%]、低氮+NCG(0.20 g/d)和高氮(CP 13.5%);每个处理的山羊分别进行3个水平的十二指肠葡萄糖灌注:0、20和40 g/d。饲养试验(1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结束后,屠宰取空肠和十二指肠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营养感应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血液理化指标、血清和空肠相关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基础饲粮条件(无葡萄糖灌注)下,随着饲粮氮水平的下降,空肠和十二指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含量,血清瓜氨酸、胰岛素含量,血清和空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和促胰岛素肽(GIP)含量减少,而空肠和十二指肠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9(SLC7A9)、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SLC7A1)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2)增加适宜过瘤胃葡萄糖后,随着饲粮氮水平的下降,SGLT1、味觉受体1型1、味觉受体1型2、味觉受体1型3 mRNA相对表达量呈增加趋势。3)低氮饲粮条件下灌注20 g/d葡萄糖,额外饲喂NCG能够缓解饲粮氮水平降低引起的空肠和十二指肠SGLT1 mRNA相对表达量,血浆尿素氮、葡萄糖含量,血清瓜氨酸含量,血清和空肠GLP-1、GLP-2和GIP含量的下降。结果提示,适当降低饲粮氮水平,补饲NCG和增加过瘤胃葡萄糖(十二指肠灌注20 g/d)对绒山羊机体代谢及肠道营养物质感应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熟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及其对肉牛氮沉积和血糖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4拉丁方设计,4头杂交肉牛按1.2倍维持需要(1.2M)饲养水平供给羊草,在此基础上由真胃灌注的熟玉米淀粉以研究其对肉牛氮沉积的影响,结果如下:真胃灌注熟玉米淀粉量300,600,900g·d~(-1)与对照组(0g·d~(-1))相比,沉积氮(RN)均有极显著的提高(P<0.01),沉积氮/可消化氮(DN)亦有显著提高(P<0.05);真胃灌注熟玉米淀粉量300,600,和900g·d~(-1)时,瘤胃后段消化道的熟玉米淀粉的消化率分别为71.36%,80.27%和64.71%;真胃灌注熟玉米淀粉后,血糖浓度提高,血液胰岛素和尿素氮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83.
锯末基质中氮磷钾施用量与番茄幼苗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以V(锯末)∶V(蛭石)∶V(煤灰)=6∶2∶2为基质培育番茄幼苗时,基质中氮磷钾施用量与幼苗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氮、磷和氮磷互作对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幼苗生长随氮磷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直线关系,幼苗各指标在尿素2 4kg·m-3,过磷酸钙29 5kg·m-3时达最大值.氮磷互作对幼苗生长也有促进效应,但磷对幼苗生长的效应取决于氮的水平.低氮时,幼苗生长随磷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弱;高氮时,磷对幼苗生长则有促进作用.钾对幼苗的生长没有影响,所有偏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因此,在以该基质培育番茄苗时,可用氮磷复合肥液替代完全营养液.  相似文献   
84.
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环境边际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索日光温室边际区域的界限和边际环境特点,在暖温带的河南省郑州市冬春季,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全钢架无支柱日光温室,实测了边际土壤温度,测试确定日光温室边际区域的界限点。结果表明:土温界点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11月下旬土温界点距离南底脚105 cm。在最冷的1月,土温界点距南底脚270 cm。3月下旬,此界点距南底脚仅为45 cm。土温界点在一天中也是不同的。代表最冷季节的1月中旬最远界点出现在6︰00~8︰00,距南底脚285 cm,最近界点出现在15︰00~17︰00,距南底脚150 cm。边际区域的界点可作为日光温室优化设计的指标,并指导设施保护区域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85.
垦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按照农垦总局的战略部署,实施“大力发展水稻,以稻治涝”战略。截至到1999年,农场全部实现了旱田改水田,到2009年60万亩水稻平均亩产已达580kg。水稻生产成为农场粮食增产、职工增收的重要保证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6.
[目的]全面分析近20年国内外肉品质溯源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并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的发表于2000—2021年的肉品质溯源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CiteSpace 6.0.R2软件,对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国家、机构、期刊、关键词和被引文献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结果]在设定的检索条件下,共获得肉品质溯源相关英文文献199篇。近20年国际肉品质溯源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文献被引量排名第一,但影响力与欧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农业科学院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以Meat Science为代表。研究内容涉及食品安全、肉品质鉴定、溯源检测技术、肉品质信息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结论]我国在肉品质溯源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影响力逐步上升。以食品安全研究为核心,围绕全产业链开展肉品质鉴定,提升动物生产性能和肉品质、优化溯源检测技术、完善信息管理和建设法律法规等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选育生长速度快、肉产量高、肉...  相似文献   
87.
在基质中添加不同载体型脲甲醛肥,研究其对番茄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为缓释肥在蔬菜集约化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两叶一心和三叶一心2个生育时期,A1处理(加入生物质炭载体型脲甲醛肥2.0 g/L)番茄幼苗地下部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均最高,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是177.0、488.6 mg(6株),与CK1(加入普通脲甲醛肥2.8 g/L)、CK2(恒先牌育苗基质育苗)相比差异显著,根系活力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K2叶绿素含量在2个生育时期均最高,地上部、地下部A1处理的钾素含量和钾素吸收量均最高,A1处理地上部钾素吸收量分别比CK1、CK2高出29.39%、85.86%,差异显著。综合分析,在育苗基质中添加固定量钙镁磷肥、过磷酸钙、黄腐酸钾的基础上,A1处理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灌溉方式对巨型塑料大棚环境因子的影响,采用膜下滴灌、膜下沟灌、裸露沟灌3种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结露时间、土壤水分、棚内气温以及地温的综合效应。测试结果表明:与裸露沟灌相比,膜下沟灌、膜下滴灌均可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其中膜下滴灌的降湿效果优于膜下沟灌;不同时刻、不同天气下的降湿效果不同,表现为白天的降湿效果优于夜晚,晴天的降湿效果好于阴天;膜下滴灌与膜下沟灌可以降低棚内的结露时间,提升棚内的气温与10cm地温,增加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89.
发展设施园艺产业 确保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对食品需求的不同,对设施农业的重视程度和生产形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我省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解决食品安全和“三农”问题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达170万公顷,居世界之首,但多为简易设施.这些设施空间小、土地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果菜类的生产潜力.一些单位相继从荷兰或以色列等国引进大型连栋温室,其单位规模大,棚内环境能实现自动调控,但一次性投资大、运转费用和生产成本高,在短期内难以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