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平菇是我市常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栽培平菇规模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平菇产量,在苏州市科技局支持下,开展优质平菇新品种的选育,对引进10个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3个菌株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出发菌株。现将品比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2.
<正>本市的西瓜栽培经历了从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再到大棚春早熟栽培和秋季大棚延后栽培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探索出大棚西瓜一种多收的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下旬开始采收,陆续采收到11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53.
蚕蛹栽培蛹虫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又称蛹虫草,是一种名贵药用真菌,由于野生虫草资源不断减少,价格看涨。近年以大米为原料人工栽培的北虫草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不太稳定,而以蚕蛹为原料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市场前景较好,有较大发展空间。生产实践中,以蚕蛹为原料栽培虫草较大米培养基在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现将桑蚕干蛹为原料栽培蛹虫草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4.
通过分析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 sativa在原产地陇东栽植的生物物候与热量条件的关系,鲜、干质量与水分利用率随生长年限的变化特征,以及地上生长量和地下生长量在生长年的变化特征,认为陇东紫花苜蓿在陇东塬区完成3个生长周期从气候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陇东紫花苜蓿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鲜、干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等要素各年逐茬增加,现蕾期前后是紫花苜蓿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陇东紫花苜蓿生长前3年,地下生长高峰期出现在第2年第2茬生长发育期间.夏季根生长比秋季活跃,秋季主、侧根直径的增长较缓慢.陇东紫花苜蓿不但适宜原产地陇东地区栽植,在西北区域属于优质品种.但该品种干草率较低,适宜青饲,应以生产鲜草带动当地畜牧业发展为主,不宜作为当地商用草产业发展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55.
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苦瓜不仅能炒食,还可以加工,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近年来市场上已经开发出多种苦瓜产品,如苦瓜茶、超细苦瓜粉、苦瓜饮料、苦瓜蜜饯等,也有人研制生产苦瓜提取物。苦瓜作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前景广阔。现将苦瓜无公害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6.
金福菇(巨大口蘑)是一种适合温暖地区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其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味微甜而鲜,有突出菇香,生长过程中极少发生病虫害,且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市场售价较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我市在2003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又进行不同覆土材料比较试验,平均生物转化率达70%以上,出菇期7~9月正值蔬菜食用菌淡季,栽培金福菇有利于调节市场,丰富市民菜篮子。现将金福菇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PDSI和Z指数在西北干旱监测应用中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西北地区137个气象台站1961~2003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了西北地区的Z和PDSI两种干旱指数,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两种指数在多数地区多数季节可以互相兼容,但Z指数适宜于在雨季表征干湿事件,而PDSI则适宜于西北的所有地区和所有季节,并对当地干旱事件的反映更为敏感;在对不同程度干旱面积的表征上,PDSI对轻旱的表征反映较为敏感,而Z指数对重旱的反映更为敏感;对于中等程度的干旱而言,两种指数表征下的干旱面积较为统一;从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PDSI对干旱的表征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58.
通过秀山县2007~2008年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和肥效试验分析,得出该地区水稻、玉米、甘薯和油菜等主要作物的最佳施肥量。同时提出以种植大户为突破口,加大有机肥的培植和投入,尝试推广隔年施磷肥,因地制宜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9.
春番茄—夏豇豆—晚秋莴苣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益,江苏张家港市功国蔬菜基地一改过去传统的栽培模式,充分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特点,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春番茄-夏豇豆-晚秋莴苣"大棚栽培模式.春番茄于11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上市,5月下旬采收结束;夏豇豆于5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拉蔓出田;晚秋莴苣8月底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上市,翌年2月上旬清茬.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和研究,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0.
以沙洲早水芹为试材,比较了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栽培方式下产品的部分品质指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秋季淹水条件下产品与在春季湿润栽培下的产品相比,含水率基本相同,但在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等营养物质含量,以及粗纤维等保健物质含量,包括干物质的持水率等品质指标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