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稻单茎茎鞘重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于1987~1990年在扬州进行。以汕优63和盐粳2号为材料。采用施肥量、栽培密度等不同因素处理。塑造抽穗期不同的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的群体。结果表明:水稻抽穗期单茎茎鞘重与植株性状(比叶重、消光系数、穗粒数等)、群体粒叶比、经济系数等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呈二次曲线关系,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速度呈显著负相关。在最适叶面积指数相近时。单茎茎鞘重高的群体,最适叶面积指数保持时间长,抽穗后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高,产量提高。因而塑造一个抽穗期叶面积指数适宜,单茎茎鞘重高的群体是水稻超高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水稻群体茎蘖动态与成穗率和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试验以中粳稻盐梗4号为材料,通过不同不运筹等处理,研究了群体茎蘖动态类型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如下:(1)根据水稻主要生育期的茎蘖苗数的消长动态变化、生长速率及其其成穗率大不,可以将茎蘖动态分成4种类型,4型是合理的茎蘖动态类型。(2)合理的群体茎蘖动态,拔节期干物质重量高,拔节到抽穗期干物质重量适宜和茎鞘重量高是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力高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
抽穗后水稻株型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代表性品种中粳武运粳8号和杂交中籼汕优63为材料,研究高产水稻株型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水稻的株高在适宜范围内的上限,穗下节间较长,基部第1、2节间较短,穗下节间与秆长之比为32%~35%,茎生3叶叶角和弯曲度小,茎生5叶叶长配置合理;抽穗后高产株型势粒比为45.0~49.0cm2·粒-1。不同株型植株上部枝梗籽粒灌浆速率差异较小,中、下部枝梗籽粒灌浆速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4.
施氮量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丰优香占、汕优63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当施氮量增加到150kg·hm-2时,产量最高,再增加施氮量,产量下降;穗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达一定值下降;每穗粒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量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干物质积累量,拔节期、抽穗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随施氮量增加到150kg·hm-2时干物质积累最高,再增施氮肥后下降,移栽至拔节期、拔节至抽穗期干物质积累占总干物质重的比重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而抽穗至成熟期则随着施氮量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有一个适宜值。  相似文献   
45.
利用预先结合到细胞膜上的酸性磷酸酯酶溶解能力的动态测定来估计结冰对植物细胞引起的损害。这些酶是按化学作用与细胞膜结合的蛋白质。酶和一部分内脂的结合与加进Tri—ton X—100的促使体外酶的激活作用和增溶作用一样,在同一条件下,都受到12(烷)基磺酸钠的抑制。这就表明:这种酶是同细胞膜结合的  相似文献   
46.
穗肥不同施用期对水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广陵香粳(迟熟中粳稻)和两优培九(杂交中籼稻)为材料,研究穗肥施用期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穗肥不同施用期对产量的作用,品种间有差异。两优培九在15kg/mu施氮量下,于倒3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在10kg/mu施氮量下,于倒4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获得较高产量。广陵香粳在适宜施氮水平下,倒4叶、倒2叶期等量分次施用穗肥,有利于穗粒协调,并能提高结实率与粒重,产量提高。(2)两优培九同一施氮水平,随着穗肥施用期推迟,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降低,整精米率提高,直链淀粉的含量和胶稠度减少,粗蛋白的含量增加。广陵香粳的垩白率、垩白度、整精米率和粗蛋白含量随着穗肥施用期推迟而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有所降低。因此两优培九穗肥宜在倒3叶、倒1叶期,广陵香粳在倒4叶、倒2叶期分次施用可改善稻米品质,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47.
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阐述了水稻合理密植(水稻合理栽插密度)研究现状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合理基本苗(每667m2穴数),合理行株距和每穴苗数的涵义,从高产角度归纳提出了合理基本苗和行株距的标准和计算方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5,自引:3,他引:85  
凌启鸿  苏祖芳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在基本苗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肥料和搁田处理,造成适宜穗数相近,成穗率不同的群体。结果如下:在适宜穗数范围中,成穗率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总颖花量,粒叶比、有效及主同效叶面积率,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顶三叶比叶重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成穗率与抽穗期后叶面积下降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在合理群体下,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有利于改善冠层结构和群体质量,改善中后期群体光照条件,延长功能叶片寿命,提高抽穗后  相似文献   
49.
水稻潜伏芽生长和穗分化形成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86-1987年在扬州对7个水稻品种茎秆上的潜伏芽幼穗分化进程和生长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⒈潜伏芽幼穗分化始期是在前季稻颖花分化期到雌雄蕊分化期;前季稻抽穗期,母茎中部或偏上部节上潜伏芽幼穗分化已达颖花分化期,基部节上的潜伏芽为一次枝梗分化期,少数为苞分化期;前季稻抽穗到成熟,潜伏芽穗分化进程为休眠状态,幼穗发育处于一次枝梗到颖花分化期。⒉水稻潜伏芽的发生率,依据品种母茎茎秆各节潜伏芽发生率的差异,可把品种分为低节位型、高节位型和全节位型。⒊在前季稻收割前7-10天施氮肥,可促进潜伏芽出苗,提高再生稻的每穗粒数和穗重。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凌启鸿等从研究水稻的出叶与分蘖发生、节间伸长和幼穗分化的相关关系着手,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不同品种类型生育进程的叶龄模式.通过公式计算,解决了生产上每亩栽多少基本苗比较适宜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田分蘖和穗粒结构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栽插密度,并验证基本苗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在生产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